根据《消防救援队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和2022年审计工作计划,总队审计组对××支队被审计领导干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履行经济职责情况进行了现场审计。
一、审计要情
合同公章造假涉嫌伪造国家行政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涉嫌合同诈骗罪,都会追究刑事责任。因订立合同权益受损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法院起诉。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单位、单位、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审阅文件查看合同印章真伪技术方法
(一)看字体。印章必须用宋体字,如果对方加盖的印章并非宋体字,即疑似假冒印章。
(二)看颜色。由于质材和力度原因,真正加盖公章的颜色一般不均匀,而电脑制作的印章则颜色一致,且更加鲜明。
(三)看形状。包括字的形状和周围圆圈的形状。①圆形或椭圆形印章,虽然字非横平竖直,但每个字单独看均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不可能扭曲,或者上胖下瘦、呈梯形。②看印章周围圆圈的形状,具有一定宽度,且仔细看边缘(包括印章上字的边缘),不可能非常平滑,经常有一些小的缺口、棱角或空白,这是由于沾油墨和盖印过程中,油墨密度和盖印力度不一致造成的。电脑直接制作的印章就无这些问题。
(四)看角度。虽然绝大多数人盖章时都希望把章盖正,但总会出现一点偏差,特别是圆形印章更不好把握。但电脑制作印章时,默认情况下100%是正的。
(五)看位置。看公章是盖在协议的空白处,还是盖在文字上。一般而言,真印章都盖在单位名称上,而制作粗劣的假印章一般盖在空白处,因为假印章是电脑做的,如果盖在文字上会挡住后面文字。但制作水平较高的假印章,为了看起来真实,也会盖在文字上。此时需仔细看,印章上的字和纸上印刷的字重合的地方,如果是真印章,即使重合,后面的文字可透过油墨显示出来;而电脑制作的假印章,就会完全挡住下面的文字。
(六)看双角。公章中五角星两个朝下的角,通常对准了单位名称的首位和末位文字的,印章中的单位名称大小会根据名称的长短来调整,以便让朝下的两个角对着单位名称的首位和末位文字。如果看到印章中五角星朝下的角,未对准单位名称的首位和末位文字,即疑似P图过的印章。
四、启示思考
审计组从一个印章留存资料的小端倪入手,逐层剖析,从发现问题,到深入分析具体情况,再到统筹协同综合分析进行问题处理,审计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内审从业者,要善于从一个小问题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通盘考虑,一定能获得最大收获。
内部审计重视风险样本的揭示,但更强调对问题背后原因的发掘,提出“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要求。以案防管理审计为例,在分析虚假业务(伪造印章、虚构借款主体、虚构合同、发票、权证等)这一案件的表象时,需区分手段能力有限无法识假、思想认识淡薄怠于反假、内外部相互勾结协助造假等不同动机与成因,从而给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一)提升履职能力:开展反假培训,加快系统直联。
(二)强化合规意识:加强警示教育,树立正确业绩观。
(三)加强岗位制衡:设立反欺诈专岗,杜绝业务“一手清”。
五、印章最全风险汇总
(一)印章分哪几种,分别有什么用途
印章主要分为五种:
1.公章,用于单位对外事务的处理,工商、税务、银行等外部事务处理事需要加盖。
2.财务专用章,用于单位票据的出具,出具支票时需要加盖,通常称为银行大印鉴。
3.合同专用章,顾名思义,通常在单位签订合同时需要加盖。
4.法定代表人章,用于特定的用途,单位出具票据时也要加盖此印章,通常称为银行小印鉴。
5.发票专用章,在单位开具发票时需要加盖。
(二)刻制印章需要什么程序和手续
通常来说,单位需要拿着税务登记证副本,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身份证,先到公安局登记备案,公安局开出证明后,到指定的地点刻章,一般需提供以上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印章被盗、被抢或丢失了怎么办
如果确属印章被盗或被抢,则因印章的使用而发生的纠纷,单位不承担责任。
首先,因为公章在公安机关有备案,所以丢失后第一步应该由法人代表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到丢失地点所辖的派出所报案,领取报案证明。
第四个步骤,办理好新刻印章登记后就可以在公安局治安科的指导下新刻印章了,新刻的印章需要与之前丢失的印章有所不同,些许不同也可以。
最后一步就是持以上办理的材料到印章店刻一个新的印章了。
(四)不同的印章是否有法律效力大小的区别
没有严格意义上法律效力大小的区别,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盖章要求并且意思表示真实,印章均有效。但是,由于印章的使用范围大小不同,导致人们以为印章有效力大小之分。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广的使用范围,是法人权利的象征,在现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审查是否盖有法人公章成为判断民事活动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准。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如发票的盖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对外签订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单位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明或其他单位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五)公章可以代替合同专用章吗
可以。在合同、协议的签订中,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将公章与合同专用章并列使用,也足以说明公章与合同专用章在合同签订方面的效力是一样的。
(六)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电子印章
除了法律法规规定不适用电子文书的情况,都可以约定使用电子印章。
电子印章不适用于:
1.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2.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
3.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七)合同上没有加盖合法有效的公章但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合同是否有效
(八)公章外借他人使用,他人私下签订的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九)单位在印章方面会遇到哪些风险
单位在印章方面常见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他人使用假冒的印章;
2.他人使用扫描打印出来的印章;
3.对方使用的是没有备案、没有资质的内设部门章;
4.使用有数码符号的印章;
5.同时使用多枚印章。
由于上述风险的高发,单位应该提高警惕,做好审查工作。例如,可以通过要求对方提供单位局的刻章许可或者委托律师调查对方的印章备案情况来检查印章的真伪性,仔细审查是否有油印等公章正常使用时所具有的印迹,拒绝对方不符合规范地使用印章等。
(十)如何识别印章的真假
1.看字体。根据前述规定,印章必须要用宋体字,如果对方加盖的印章并非宋体字,应该就是假冒的印章了。
2.看颜色。由于质材和力度的原因,真正加盖的公章的颜色往往不均匀,而电脑制作的印章则颜色一致,而且也更加鲜明。
3.看形状,包括字的形状和周围圆圈的形状。首先,无论是圆形还是椭圆形的印章,虽然字都不是横平竖直的,但是每个字单独看都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不可能扭曲,或者上面胖下面瘦看起来呈梯形。其次,其次是看印章周围圆圈的形状,这个圆圈是有一定宽度的,并且仔细看边缘(包括印章上字的边缘),不可能非常平滑,经常有一些小缺口、小棱角或者小空白,这也是由于沾油墨和盖印的过程中油墨的密度和盖印的力度不一致造成的。电脑直接制作的印章就没有这些问题,完美的只能用假来形容了。
4.看角度。虽然绝大多数人盖章的时候都希望把章盖的很正,但是总会出现一点点偏差,特别是圆形的印章更不好把握。但是电脑制作印章时默认情况下肯定100%是正的。
5.看位置。看看公章是盖在协议的空白处,还是盖在文字上。一般而言,真印章都盖在单位名称上,而制作粗劣的假印章都喜欢盖在空白处,因为假印章是电脑做的,如果盖在文字上就会挡住后面的文字。但是制作水平高一些的假印章为了看起来更真,也会盖在文字上,这个时候你需要仔细看一下,印章上的字和纸上印刷的字重合的地方,如果是真印章即使重合了,后面的文字还是可以透过油墨显示出来;而电脑制作的假印章,就会完全挡住下面的文字。
(十一)单位在印章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印章刻制不在公安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不在公安机关备案,随便找一家单位刻制公章,刻完就用,为以后发生印章使用风险埋下了隐患。
6.个别单位为追求收益,允许不具备资质的单位挂靠施工,个别情况下甚至允许挂靠单位使用印章,一旦挂靠单位出现问题,单位就要承担相应责任。
7.个别单位印章被仿冒后,未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放任风险发生,给单位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8.个别单位在下属单位、部门被撤销和关闭后,没有及时收回和销毁这些单位的印章,造成印章的流失,形成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十二)印章的保管方面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①首先是建立日常保管制度:
1.印章采取分级保管的制度,各类印章由各岗位专人依职权需要领取并保管;
2.印章必须由专门保管人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委托他人保管并在其岗位职责中予以明确;
3.公章应妥善保管,注意安全,防止损毁、遗失和被盗。
②其次是明确保管人责任:
1.印章保管人必须妥善保管印章,不得遗失。如遗失,必须及时向单位办公室报告;
2.必须严格依照单位对印章的使用规定使用印章,未经规定的程序,不得擅自使用;
3.在使用中,保管人对文件和印章使用单签署情况予以审核,同意的则用印,否决的则退回;
4.检查印章使用是否与所盖章的文件内容相符,如不符则不予盖章;
5.在印章使用中违反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由单位对违纪者予以处分,造成严重损失或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十三)印章的使用管理方面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1.单位要建立岗位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印章管理岗位人员要签订法律风险岗位承诺书,明确印章管理岗位的法律风险防控职责;同时,要加强对印章管理岗位人员法律风险防范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印章对单位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印章管理的技能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2.单位要制定印章管理规定,指定印章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单位各部门印章管理职责,明晰印章刻制、使用的业务流程,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5.禁止在空白介绍信、空白纸张、空白单据等空白文件上盖公章。如遇特殊情况时,必须经领导同意,而且公章使用人应在《公章使用登记表》上写明文件份数,在文件内容实施后,应再次进行核准登记。公章使用人因故不再使用预先盖章的空白文件、资料时,应将文件、资料退回行政部(或办公室),办理登记手续。在使用预先盖章的空白文件、资料过程中,公章使用人应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6.单位必须定期检查印章使用情况。单位印章管理部门应按照印章管理规定组织法律、监察等部门对所属单位印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单位所属部门发生变更或被撤销后,印章统一管理部门必须收缴部门印章及用印记录;所属分单位注销后,在工商注销手续完成后,必须收缴分单位包括行政印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负责人名章等在内的全部印章及用印记录。单位印章管理部门会同法律部门将收缴的印章统一销毁,用印记录由印章管理部门按档案管理规定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