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钉子户”,拆迁补偿制度应怎样完善?

老宅子没有了,樱桃树没有了,皂角树没有了,无花果树也没有了。

除此之外,每次提起补偿金,高女士就有些许烦恼,因为早早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她拿到的补偿金比邻居少了不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遵循及时合理补偿原则,完善国家补偿制度,进一步明确补偿的范围、形式和标准,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在征地拆迁中,随着国家顶层设计的完善、法律法规群的修改、执法与司法尺度的统一,类似于高女士遭遇的烦恼将不再出现。

一些地方补偿有失公平

高女士老家在河南某地级市,年轻时和先生起早贪黑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盖起了一座三层小楼,外加一个大院子。

几十年悠忽而过,小楼几经翻新,院子也绿树成荫。高女士在院子里种上了樱桃树、核桃树、皂角树,外加各种花花草草。

春天,樱桃树满树红艳艳的樱桃,引来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啄食鸣叫;夏天,无花果树和核桃树遮天蔽日,凉爽宜人;秋天,满树的皂角直垂下来,煞是好看。

高女士退休后,一直生活在这个院子里,惬意非常。家里果树结的果子太多,还时常给邻居送些,邻里相处融洽。

高女士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年在省内读书,毕业后回到当地工作,二儿子在北京读大学后留在了北京。

考虑到年纪大就医需求多,高女士这几年一直跟着二儿子杨先生生活,住在北京市海淀区。每隔几个月,高女士就回家看看,在家里住上半月。高女士不在家的时候,二儿子负责照看老宅子。

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候,是过年期间,全家聚在老宅子里,尤其是高女士的孙辈,在院子里撒欢跑。

今年年初,当地实行旧城改造,高女士的老宅子被划入拆迁范围。

半年之后,高女士拿到了补偿款,离开了这座历时几十年的宅院。

今年国庆节期间,一位邻居的话给高女士带来些许烦恼。原来,邻居们并非都像高女士这样很快签字,有的邻居一直不同意补偿标准,几经“谈判”,总共多得十几万元补偿。但即使如此,每平方米的补偿价格距离周围的房价还有不小差距。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土地和房屋征收实践中,拆迁补偿最大的问题是显失公平,“补偿太低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起草阶段,刘俊海曾参加论证。

刘俊海认为,有些拆迁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是为了商业利益,但是补偿标准又不按照市场价格走,不公平,老百姓意见很大,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孟强对《法制日报》记者说,目前土地和房屋征收的补偿标准不统一,补偿价格过低,补偿程序不透明,补偿款的发放也不及时。

缺乏专门补偿法律法规

高女士眼见着城市一天天在变样,高楼接连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名字渐次出现在当地的地图上,但她没有想到,身处接近市中心的地方,仍然遭遇被拆迁的经历。

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开始施行。

到了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公布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该条例第二条还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杨建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物权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还有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在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了补偿制度。

杨建顺认为,现在的问题是,有关补偿制度的条文散见于众多法律法规中,没有建立系统的、统一的专门法律法规,距离国家补偿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刘俊海看来,具体到拆迁实践中,补偿问题并没有一个法定的规范程序,比如补偿的范围不明确、补偿的标准过低、补偿的形式不公平,补偿不及时,“导致当前征收征用领域矛盾聚集”。

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发布。

其中提出,遵循及时合理补偿原则,完善国家补偿制度,进一步明确补偿的范围、形式和标准,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刘俊海认为,中央正是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重要隐患,所以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孟强则认为,中央政策的亮点恰在于补偿要及时、合理。

完善国家补偿制度

如今,高女士在大儿子多方宽慰下,已经不太在意邻居多得的十几万元,她不理解的是,为啥当地政府确定的补偿标准还能变动。

高女士还提到,院子里种的果树,也没有补偿多少钱,更是觉得可惜,“那樱桃树,一年得有几十斤;还有核桃树,每年能装几袋子核桃”。

高女士也知道,自己虽然时常叨叨老宅子,但毕竟已经被拆了,那个家再也回不去了,“如果我以后再有房子被拆了,国家给补的总该让我明白点儿吧”。

对于这种担心,“意见”中也专门提出,“完善国家补偿制度,进一步明确补偿的范围、形式和标准”。

刘俊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补偿的范围应该全覆盖,包括土地、房屋本身和地上的附着物;补偿的形式,可以是现金,可以是房屋,也可以是股权,可以多种多项,但一定要允许被征收征用人自由选择,不能强制;补偿的标准应该坚持市场化标准,不应该是适当补偿、必要补偿,就是说有多少损失就补偿多少。

杨建顺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对于完善国家补偿制度,可以有三条路径。

杨建顺还提醒说,各方争议的补偿标准,是否应该全国按照一个标准?“我认为也不行,因为每个地方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国家层面可以制定一个原则性的标准规范,确保标准的整体统一适用,同时,具体补偿标准要强调个体的平等性,照顾每个人的不同情况”。

THE END
1.上海市关于违章建筑的最新法规八、拆迁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违法建筑调查取证后,拟责令限期拆迁决定的,应当以统一的事前通知书的形式,将有关情况告知当事人。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他们的陈述和享有的权利。辩护权。 九、当事人逾期不陈述或者申辩,或者当事人提出的事实和理由不成立的,由拆迁执法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拆迁的书面决定。 https://www.yoojia.com/ask/5-14710643395699570478.html
2.警察网第一条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按照城市规划,有计划地改造旧城、建设现代化城市,妥善处理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范围内的一切空地、街基、房屋基地,均为国有土地(农村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土地除外)。凡定点在本市国有土地上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44398
3.解读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51部国家级法律法规法治聚焦也应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https://www.lawyers.org.cn/info/8022fc35401f49f199ba5670fe81ea3a
4.最新《行政处罚法》,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全文)(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第五十九条 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http://www.kncqls.com/kncqls/vip_doc/20980910.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拆迁法》6篇(全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房屋拆迁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互相配合,保证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城市房屋拆迁有关的土地管理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hp7f62t.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拆迁法(精选6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房屋拆迁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互相配合,保证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城市房屋拆迁有关的土地管理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tu9pm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