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民事行为的类型有哪些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民法通则》第58条第2项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但是《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3、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欺诈,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而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自然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即能够理智地、审慎地处理其事务。对此,各国民法均以自然人的年龄作为判断其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主要标准,同时,自然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也是判断其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重要标准。

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独立地实施法律规定自然人有权实施的一切民事行为。

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如果已经从事一定的职业,具有相对固定的经济收入,则法律认为他们已经具有判断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及独立地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因此,法律特别赋予他们以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利于满足这部分自然人的正当需要。但是,在认定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是否应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时候,应当掌握两条标准:

一是他们必须有自己的劳动收入,如果他们仅仅拥有一定财产甚至巨额财产,其也不构成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事由;

二是他们的收入必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达到一定数额,即能够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的生活水平。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完全,在法定范围内,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地实施民事行为;但在法定范围之外,其民事行为能力有所欠缺,不能独立地实施民事行为。

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年满八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还包括对比较重要的民事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患痴呆症的人。

此外,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接受奖励、赠与及报酬的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此类被称之为“纯法律上利益”的行为,不需要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相对方行为人也不得以其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为理由否定行为的法律效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需要参加重要的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事前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也可事后征得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无民事行为能力指完全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原则上不能参加任何民事活动。

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满十周岁的儿童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还包括痴呆症患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既不能自己独立实施民事行为,也不能经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而独立实施民事行为。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实施民事行为,只能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不过,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及报酬的行为有效。

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条件。权利能力表明了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行为能力则表明了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为民事行为的资格。

其特征为:

(2)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负责的资格。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才有效,才能对其不法行为承担责任,否则,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3)民事主体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有民事行为能力就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通过民事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权利和设定义务。民事行为能力依民事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THE END
1.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导读:合同无效有以下五种情形:其一,由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签订的合同;其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未真实表达自己意愿的合同;其三,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不过要除去那些不会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其四,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同;其五,恶意串通起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https://www.64365.com/zs/3580397.aspx
2.民商实务丨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合同纠纷是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纠纷之一,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时首先要审查的便是合同的效力问题,《民法典》总则编对合同无效的情形做了以下几种原则性规定。 正文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民法典》第144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http://m.gdshlawfirm.com/nd.jsp?id=119&id=119
3.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律师普法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包括: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3、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https://www.110ask.com/tuwen/4379671116554246799.html
4.「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自始无效、当然无效和绝对无效。自始无效: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当然无效: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绝对无效:绝对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包括哪些 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minshifalvzd_3680183/
5.民法必考知识点之民事法律行为之三:效力体系如果民事法律行为尚未成立,则不存在效力的判断问题。无论我们判断某一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无效还是应被撤销,其共同的前提是该行为已经成立了。例如,甲、乙二人在街头已经就10克海洛因的买卖达成了意思一致,则该合同已经成立但属于无效的合同;但如二人还在讨价还价时,警察从天而降将其擒获,则买卖合同尚未成立。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78079976305454741.html
6.(二)《民法典》中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制度无效合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以及公序良俗而遭受否定性评价,此处的违法性,是指《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五种情形,《民法典》将上述情形统一规范在总则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部分。应当注意的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认定合同无效依据的是法律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及地方性法规一https://www.meipian.cn/3bn8fyv9
7.《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事由)释义与案例解读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其基础是,《民法总则》第7条把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在第14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其中包括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8/22/31530813_643984429.shtml
8.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精选5篇)[17]同时,《民法通则》创立了“民事行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以避免使用“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因为,大家认为这种说法存在逻辑错误。[18]民事行为则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即民事表意行为。[19]这实际上是用“民事行为”取代了传统上的“民事法律https://www.1mishu.com/haowen/174799.html
9.无效民事行为⑶意思无效。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是指当事人意思不发生效力,而不是说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如果该无效行为满足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或其他损害赔偿的法律要件时,仍得发生侵权、不当得利等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效力。易言之,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是意思表示无效,而不是该行为完全没有法律效力。 2 类型 漫画 《民法总则》第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97255
10.《民法典》解读15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本条是关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 一、本条的历史由来 《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下列民事行为无效:……(四) 恶意串通,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88563387367484
11.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153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https://www.gzswtzb.org.cn/dbbanner/xfxcz/dnfg/202112/t20211203_71911708.html
12.房屋租赁合同类案办案要件指南之无效租赁合同的审查要点和裁判规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此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注意事项】 若相关规定未直接规定合同无效且难以判断是否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时,应综合该规定的立法目的、规范对象、所保护的法益类型、违法行为是否损害公共利益、是否有违公序良俗以及交易安全保护等方面审慎判断其性质,并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780.html
13.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5轮背诵法硕 深入理解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其适用条件。 结合案例分析,掌握不同类型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具体处理方式。 与同学组队讨论,通过模拟法庭等方式加深对法律后果的理解。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定期复习并总结相关知识点。 #2025法律硕士考研[话题]# #法律硕士[话题]# #觉晓法硕[话题]# #法律https://blog.csdn.net/xiaoliangkaoyan/article/details/14098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