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醉酒的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理论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醉酒的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由于刑法理论与司法解释每年都会出现新变化,苏义飞律师将在此网站页面每年更新一次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司法理论:

5刑事责任能力判定标准

5.1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5.1.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a)被鉴定人实施某种危害行为时,精神状态正常;或虽然能建立明确的精神障碍诊断,但其对危害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完整;

b)参考标准:标准化评定工具检验在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范围内。

5.1.2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a)在发生危害行为时,能建立明确的精神障碍诊断;

b)被鉴定人对危害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削弱,但尚未到达丧失或不能的程度;

c)辨认或控制能力削弱由精神障碍所致;

d)参考标准:标准化评定工具检验在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范围内。

5.1.3无刑事责任能力

b)被鉴定人对危害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

c)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丧失由精神障碍所致;

d)参考标准:标准化评定工具检验在无刑事责任能力范围内。

5.2特殊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5.2.1反社会人格障碍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5.2.2普通(急性)醉酒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5.2.3复杂性醉酒者,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或明显削弱状态的,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再次发生复杂性醉酒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5.2.4病理性醉酒者,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的,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再次发生病理性醉酒时,对自愿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5.2.5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如为非自愿摄入者按5.1条款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对自愿摄入者,如果精神症状影响其辨认或控制能力时,不宜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可进行医学诊断并说明其作案时精神状态。

13.依法对残疾被告人从宽量刑。刑事案件中的残疾被告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百七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三)其他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

第二百一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第二百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速裁程序: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的;

(五)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

第六百一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羁押期限执行情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一)未按规定办理换押手续的;(二)决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经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未书面通知人民检察院和看守所的;(三)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病鉴定,没有书面通知人民检察院和看守所的;(四)其他违法情形。第六百一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执行情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一)在一审、二审和死刑复核阶段未按规定办理换押手续的;(二)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新计算审理期限、批准延长审理期限、改变管辖、延期审理、中止审理或者发回重审的;(三)决定重新计算审理期限、批准延长审理期限、改变管辖、延期审理、中止审理、对被告人进行精神病鉴定,没有书面通知人民检察院和看守所的;(四)其他违法情形。

(二)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1.具有单个量刑情节的,根据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直接调节基准刑。

2.具有多个量刑情节的,一般根据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具有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再适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第八条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二)接受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辩护人;

THE END
1.反邪教知识一百问答:该教是由韩国人李长林于1988 年创立,八十年代末传入我国,编有《你等待着像贼一样降临的耶稣》《耶稣基督》《携举》《七年大灾难最后的教援》等书籍。“达米”意为“未来临近”。该组织以宣扬“末世论”为宗旨,多次派人入境,在中国建立“达米宣教会”中国“本部”及各“支部”,其组织成员发展到吉林、辽宁https://m.jnnews.tv/jnxwrmpp/p/695317.html
2.三校名师:2006年司法考试测试卷一及答案a.法律原则不预先确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适用b.法律原则根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现实中,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c.法律原则不具有强制的作用d.法律原则是一种衡平性的规定 3、关于法的价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的价值不是以人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sifakaoshishitiku/0761713085930716_649.htm
3.小学禁毒试卷答案7篇(全文)作者:许洪祥 [字体:大中小] 禁毒教育测试卷(一二年级) 班级 姓名 得分 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禁毒英雄是() a.文天祥 b.林则徐 c.岳飞 2、国际禁毒日是() a.5月20日 b.6月3日 c.6月26日 3、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a.不追究 b.追究刑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8d56mi8.html
4.刑法学(精选十篇)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1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2、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作斗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po51b0.html
5.刑法总论期末答案2023秋1.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基本标志是( )A: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B: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C:犯罪分子是否已经接近作案目标D: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答案: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是( )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最https://www.wkebb.com/c/c623d3f6c27f251dabc8628a6f58f4dc.html
6.国家司法考试:法的运行考试答案(题库版)考试题库18、多项选择题 我国《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条规定属于何种解释?() A.立法解释 B.有权解释 C.字面解释 D.限制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19、多项选择题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有关立法权限的规定,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http://www.91exam.org/exam/87-2962/2962293.html
7.hnjkxy.com/xxxr58827848.shtml连续几天监测、观察,但对机器不操作、不干预。终于确定,无人化是可行的,消除了大家的惶恐心理。?。 口述|公交车司机谈身心“通病”:开车时有三重精神压力 长期以来,眼镜制造业都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而如今,在余江的眼镜企业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生产。_——。 多位救援人员告诉《中国慈善http://hnjkxy.com/xxxr588278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