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中国式问答产品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极客公园

中国式问答正在从知识转向内容和变现,如今它站在了一个多选择的十字路口。问答在中国未来还会如何发展?这是个值得聊聊的话题。

微博和知乎真的要越变越像了?这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问答已经成了微博一个至关重要的业务部分,这两天,又传出了微博上线全新问答功能的消息,该功能与付费问答不同,对提问者和回答者都实行零门槛限制。在今日头条推出悟空问答后,微博这一举动无疑又搅动了问答这池没平静多久的「浑水」。

最近两年,围绕问答铺开的战场上玩家越来越多,无论是今日头条、微博这样的平台,还是如懂球帝这样的垂直App;玩法同样是花样翻新,从内容到直播、从社区到全网,只有你想不到的加持方式,没有问答套不进的产品模板。

问答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内容不够问答来凑、变现困难问答帮忙,当更便捷的支付与内容的话语权的分散逐渐催熟内容创业的生态,一夜之间,让问答在中国似乎成了C端互联网产品的标配。

把时针拨回2010年,那时候海外的Quora带火了问答社区,次年Quora的中国学徒知乎诞生,但从那以后,问答社区在中国,就走上了一条和世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路。

所有人都清楚,问答在中国变了样,但究竟什么才是问答最初的样子?

互联网开始出现时,因为信息在需求和供给两端的爆发增长,海量的冗余信息催生了更精确的信息需求,问答的概念应运而生。从最早的Answers.com到谷歌在2001年尝试的GoogleAnswers,从FAQFarm(WikiAnswers的前身)到Yahoo!Answers,再到之后Fluther.com,以及知乎的鼻祖Quora;而在国内最早从2004年的新浪爱问知识人到2005年的百度知道,那时便出现了问答的影子,以及之后的SOSO问问,再到后来雅虎中国上线的雅虎知识堂和谷歌联合天涯社区开发了天涯问答。

问答社区早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特别是当Quora出现之后,有着Facebook血统的Quora创始团队将社交属性添加到问答社区,改变了一问一答单向模式,结合了精确搜索和社交的问答社区开始崛起,当时的硅谷甚至一度有观点认为一些「问答式」创业型企业和网站逐步发展,将对谷歌在搜索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构成威胁,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谷歌。

看回国内,知乎无疑是中国互联网问答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作为国内最早的对标Quora的问答社区产品,知乎引入问答社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问答社区在中国的生存形态。

第一批互联网圈的种子用户奠定了知乎的氛围,高参与度和优质内容,那时的知乎拥有近乎理想的用户土壤。没有所谓大V、没有话题营销、没有变现困扰,那是一段知乎的「田园诗」时代。

可惜,这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知乎在快速完成体量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稀释了高质量问答的占比。

因为在中国这个资本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里,用户数量成为了判别产品价值的唯一单位,受困于此的知乎想要生存就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用户图谱,让产品下沉触及普通用户。

知乎从2011年开始到2012年,最初一批种子用户的占比很快被稀释到了15%,2013年知乎用户量又增长了15倍、2014年知乎流量首次超过人人、2015年注册用户达到1700万,而截止2017年3月知乎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6900万。这样的规模早已不是一个小众的精英产品,知乎完成了用户量膨胀,高质量问答的比例也在下降,知乎对那部分专业用户的吸引力逐渐变小。

知乎始终在寻求平衡点,在用户量和内容质量之间。

只可惜知乎的产品特性又决定了在知乎上用户的喜好决定着平台的内容呈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越来越多「如何做到25岁前年薪百万?」、「有一个逗比女友是什么样的体验?」……等娱乐性、抖机灵的问答内容。

问答在中国,开始从知识型往内容型发生偏移。

紧接着,分答在2016年的突然出现又借着知识付费的风口,将付费问答的模式彻底普及,这也加速了问答的中国化进程。

分答、得到、值乎、小密圈、微博问答、悟空问答……这些「一夜间」出现的问答产品彻底将中国式问答带入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赛道,问答开始变为一种内容补充、一种变现手段。

另一面,像微博和今日头条这样的内容型大流量玩家而言,问答则给了他们不一样的启发。

最好的例子自然是不久前抢走知乎300大V的今日头条,砸钱、拉大V、聚人气、搞话题,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其实本质上更像是百度知道,一种面向广众的内容形态,只不过依托于「问答」的形式,能够更好的进行话题运营,带来更好的流量,本质上还是流量生意价值最大化的那套逻辑。作为头条资讯之外的内容补充,是一个很好流量增长点。未来,这种问答的话题模式商业化价值也很高。

至此,中国式问答算是完全脱离Quora的影响,完成了彻底的本土化。

说到底,中国式问答的未来在哪?这些利用问答做生意的尝试或许也分担问了答在国内的商业化需求,严谨的问答可以更纯粹。不如让生意的归生意,知识的归知识。

(责任编辑:王伟)

3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聊科技,谈商业。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51D·Park正东集团院内C8座105室极客公园

THE END
1.略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三个基本观念近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友人张永斌先生馈赠郭建教授所著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讲》一书。作者独出心裁地提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三个最基本的法律理念:一是天理人情国法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规范体系,虽有法律、但不限于法律;二是法律主要是管理社会和臣民的工具,而非约束皇帝而设;三是法律忽视程序的重要性,只要能够以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04/content_9092486.html
2.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报告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具体安排,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和决策部署。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M.php?id=12831
3.手游我们的法则攻略,游戏的法则中国版叫什么萌闪靓倩 2024-12-11 03:41:36 http://www.98au.com/sygame/q960866.html
4.什么叫负指数分布?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是什么?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是什么?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m,n都是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m,n都是正整数)。分式乘方,分子分母各自乘方。http://qiye.hg-news.cn/qiye/202304/999980917.html
5.你理解的法则是什么?更何况,书法的高度是意高于法。//@小月楠公:请你理解的法则是什么?更何况,书法的高度是意高于法。//@小月楠公:请问,几位“大师”写的是什么字?所谓书法是中国汉字的书写法则,超出法则的也不能称为书法!//@芥藏山房:写字和书法是两回事。开车和赛车是两回事。体操和舞蹈是两回事。别混为一谈。https://www.toutiao.com/w/7006338021608489762/
6.销售二八法则是什么?二八法则库存管理方法销售二八法则是什么? 销售界的二八定律是指百分之二十的客户,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营业额或利润。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非决定性,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http://www.myjjw.001ce.com/bwyc/2023/0106/444205.html
7.宗教知识问答(一)90、宋元时期,道教内丹派修炼的基本法则是什么? 答:宋元时期,“性命双修”成为道教内丹派修炼的基本法则。 91、什么是道教三坛大戒? 答:道教三坛大戒是指初真戒律、中级戒和天仙大戒三种戒法,又称三堂大戒,是道教全真派授受传承的根本戒律。 92、道教辟谷法主张什么? http://mzzjw.gd.gov.cn/mzzjw/dtyw/zmhd/wdzsk/content/mpost_3911284.html
8.竞底:大多数中国企业都一边挣扎一边竞相奔向底线竞底? 竞底法则七:中国消防通道法则--平时用于防范风险的备用资源,一定会被逐渐占用,不到引发重大后果,不肯回头。这个逐渐占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向底线滑动的竞底过程,只有击穿底线,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或警醒,让问题得以解决。但这种解决,又可能是另一次竞底的开始。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9317333/
9.生肖文化羊年说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711/22/14421628_923634980.shtml
10.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中国!高科乘龙现如今啊,中国科幻的巅峰之顶,无疑就是《三体》了。 而在《三体》小说里,那精彩剧情的巅峰之顶,无疑就是罗辑参悟“黑暗森林法则”之后,对三体人发出的致命性威慑了。 黑暗森林法则的大意是说: 宇宙就像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狙击手,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竭力不让自己发出气息与一丝声响;当一个文明发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219825.html
11.“正确的废话”是官场最受用的生存法则“正确的废话”是官场最受用的生存法则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只有有了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才能让更多的发言人走到台前,张开口。对那些该讲不讲、永远讲正确废话的人该给予批评,至少不升职。”《北京晚报》“新闻点点评”对此的评价是:您这也是正确的废话http://views.ce.cn/view/ent/201109/01/t20110901_226658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