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立法原则是什么?

《立法法》第3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这就是立法的合宪性原则。这是立法工作的灵魂也是衡量和检验制定法律的质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准绳,其目的在于维护宪法的权威。

那么,《立法法》本身的规定与《宪法》之规定不一致,是否违宪呢?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问题:《立法法》违宪——《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他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而《立法法》第89条第2款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无独有偶,《立法法》关于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备案规定,存在着相同的违宪问题。

(二)、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其应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法律应为“良法”,一是法律应得到公众普遍地服从。虽然近代意义上的法治不同于古希腊人祈求的法治,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今天仍是世界各国进行法律创制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法治原则被赋予了中国特色。我国《立法法》第4条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就是我国立法的法治原则。国家机关应当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也不例外。

(三)、民主原则

《立法法》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这就是立法的民主原则。

在立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许多规范性文件没有反映和体现人民意志,正如李步云所言,不少立法不是“国之法”、“全局之法”,而是立“家之法”、“部门之法”。立法考虑的不是老百姓的合法利益,而是局部的、少数人的利益。有些部门把立法看成是划分势力范围、抢占地盘、巩固既得利益的手段。争抢法规的起草权,争罚款权、许可权乃司空见惯,有权必争、有利必夺。更具有讽刺性的是某项立法得以“顺利”出台往往是部门利益均沾的结果,而不是保护人民利益上达成一致。

此时,立法的民主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坚持民主原则就要体现人民意志,限制公权尊重私权。列宁曾说,民主组织原则,“意味着使每一个群众代表,每一个公民都能参加国家法律的讨论,都能选举自己的代表和执行国家的法律。”可见,保证公众对立法的参与也是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

(四)、科学原则

立法的科学性原则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第一,立法要体现理性化。法律本身是人类理性化的产物,理性化是立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要素,是科学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二,要体现合理化。既要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又要科学、合理地规定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法律、法规、规章的质量和效能。

第三,就是要主观符合客观。在立法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注重理论指导相结合,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变动性相结合,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大势相结合。

我国的立法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

1、法律案的提出

(1)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国家机关,即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2)是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联名,也可以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人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2、法律案的审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会议举行前一个月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以便代表进行认真研究,准备意见;

(2)二是在大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作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

(3)三是各代表团全体会议或小组会议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

(4)四是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然后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法律草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并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3、法律案的表决

(1)列人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法律案,经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进行审议,然后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议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经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常委会进行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议表决稿,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4、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条件。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

法律签署后,及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在常委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文本。所谓标准文本,就是凡发现各种法律文本之间不一致的,均以常委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以维护法制统一,保证法律的正确贯彻实施。

立法具有很重要的功能,是国家职能和作用的必要手段和具体体现形式。其目的如下:

第一,它是国家意志形成和表达的必要途径和方式。

第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必须利用立法手段,来确认那些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第三,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

第四,立法还有指导未来的预测功能。

第五,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条件,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活动。

THE END
1.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教案懂得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作业:1.自学课本P91,读一读“探究与分享”栏目。 2.想一想国家强制力包括哪些方面? 下节课同学们之间分享这两个问题。 五、板书设计https://m.hlj.offcn.com/html/2022/04/198725.html
2.《金字塔原理》干货篇3)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程度顺序要点总结 指明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列入一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该特性表现最鲜明的问题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第七章:概括各组思想 https://www.jianshu.com/p/cac5bc370b42
3.我们国家打架法律如何规定的?一、我们国家打架法律如何规定的? 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伤害案件应当及时报警,出院后要求派出所出具伤情鉴定函进行伤情鉴定,经鉴定,如果属于轻微伤就只能按普通治安案件处理,派出所可以对加害人治安拘留15天,罚款500元;如果构成轻伤,加害人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了,根据《刑法》第234条之规定,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https://mip.64365.com/zs/915017.aspx
4.党校纪律修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纪律修养;二是组织纪律修养;三是生活作风修养。共产党员应当堂堂正正做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3、自觉接受国家法律的监督和约束 党员和党组织遵守国家法律,是党的纪律的基本要求。维护党的纪律也是维护和实施国家https://dx.csuft.edu.cn/xxyd/jaxd/201104/t20110408_27646.html
5.CBCConsumption体验后的问题总结客户会继续通过发起事件申请Scope和扩展国家吗? 除非是收费Scope,客户并不需要发起事件,可以通过CBC直接完成扩展。 客户可以创建自己的Scope Bundle吗? 客户可以将non-standard scope items和license-dependent scope items加入到默认Scope Bundle来创建自己的Scope Bundle。 比如美国、巴西国家的法律需求包括在CBC中吗? CBChttps://blogs.sap.com/?p=1285360
6.2020年中考各科考点一遍过讲义01②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235477
7.服务条款2.3 您充分理解并同意,我们会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将您的实名注册信息(包括相关实名认证及年龄情况等)运用于防沉迷系统之中,即我们会根据您的实名注册信息判断您是否年满18周岁、您提交的实名身份信息是否规范或实名验证是否通过等,从而决定是否对您的本平台账号予以防沉迷限制 2.4 您充分理解并同意,我们有权根据法律法规https://arena.5eplay.com/page/agreement?lang=english
8.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全册复习纲要12、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977006
9.在线帮助7、在动态的评论中刷屏(包括但不限于:广告、求赞、求祝福等); 8、其他扰乱正常秩序或有损Blued利益的行为; 9、上述情况未包含的其他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违反以上9种情况的用户账号,都有可能导致账号或者手机设备被永久封禁,请珍惜账号,切勿尝试。 二、其他使用问题: 1、如何增加热度? 答:当其他用户添加您https://www.blued.cn/help.html
10.看政策说重点:最低工资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为什么要说这个规定呢? 又快到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窗口期了。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低工资标准近期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94942136&efid=eQZFnFo6CmEiqys1nx_vTg
11.党内法规文件总结8篇(全文)在党内法规中,除构建和完善以层级为标准的党内法规体系之外,可仿照国家法律体系构建一套以模块内容为标准的党内法规体系。2010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党内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包括重要的立法原则、较完备的立法程序、科学的立法技术等,都可以为党内法规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帮助和借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v2fvoql.html
12.第五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三单元:纠纷的多元解决学界要闻第二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处于纠纷解决金字塔顶端的公诉权,是解决纠纷的最严厉的一种方法,那么综合全案情况包括犯罪原因等,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准确起诉或不起诉,是国家法律赋予公诉权的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化解纠纷,作者提出公诉权要向金字塔低层延伸,要主动承担未上升为刑事案件的民间纠纷化解职能而不是等案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php?id=4396
13.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包括什么律师普法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包括什么2022-06-30 9,471 普法内容中国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如下: 1、维持保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所有民族的团结; 2、遵守根本法和其他法律,保护国家的秘密,而且要爱护社会公共的财产; 3、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名誉和尊荣; 4、保卫祖国,抵抗外来的侵略,依法服https://www.110ask.com/answer/1406069628624517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