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各科考点一遍过讲义01备战2020年中考政治考点13坚持宪法至上备战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一遍过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①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①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2)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①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3)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①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③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④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二)保障宪法实施

1.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①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②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③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④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加强宪法监督

(1)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3)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4)如何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就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a.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b.认同宪法。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c.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d.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考向一宪法确保我国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易混易错】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我们也应该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力量。

【典例1】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由宪法确认的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观点表明宪法规定国家性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②本身说法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D。

考向二宪法是怎样规范权力运行的

(1)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易混易错】(1)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了宪法的权力。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①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②滥用权力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只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就能杜绝一切腐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考向三宪法规定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典例3】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下列不属于宪法规定的根本问题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国旗、国歌

【答案】C

【解析】宪法规定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A、B、D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因为本题是从错误角度考查,所以选C。

考向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易混易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典例4】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这是因为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①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选B。

考向五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易混易错】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典例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依宪治国B.依法治国

C.四个全面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抓住题干要求中的“基本方略”来选择。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所以选B。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CD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向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典例6】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这是因为

A.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宪法只涉及政治领域的问题

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根本的活动准则。据教材知识,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宪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C是说宪法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D说法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故选A。

考向七增强宪法意识

【易混易错】有的同学认为宪法高高在上,离自己很远。

【典例7】青少年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崇尚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①认真学习宣传宪法,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宪法意识

②为修改宪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③积极行使监督权,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

④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办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所以青少年要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①③④都是青少年的正确做法;②“修改宪法”不是青少年的行为,排除。故选B。

1.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_______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工人阶级基础B.工人阶级基本

C.农民阶级保障D.农民阶级根本

2.宪法规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尊重和保障人权

C.人民当家作主

D.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胡适说:“人一出生就口含着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这说明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A.建成法治政府,实现依法行政

B.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C.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D.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4.某班同学对国家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进行列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BC.CD.D

5.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下对我国人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权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等个体,不针对群体等

②人权作为“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并不是宪法赋予的,宪法的作用仅仅是保障和实现人权的一种手段

③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④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是公民享有权利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6.课堂上小闽展示漫画《问责》,对为官“不作为”“胡作为”问责,说明国家机关必须

①依法行使权力,不能滥用职权

②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运行

③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④遵循中央统一领导的原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漫画“为官不为被问责”的主要寓意是

B.法无禁止皆可为

C.法定职责必须为

D.行政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8.权力是把“双刃剑”,更是一匹烈马,驾驭得好,权力就会成为“千里马”;驾驭得不好,权力就会成为“害群之马”。要让权力成为“千里马”需要

①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④缩减公职人员的公权力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9.从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我国国家机构实行

A.民主集中制原则B.依法治国的原则

C.以德治国的原则D.民主监督的原则

10.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的实施就要加强宪法监督。下列国家机关中负责监督宪法实施的有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②中央人民政府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④最高人民法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有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这是因为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

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同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公职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誓。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是为了

①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

②让国家公职人员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

③在形式上树立宪法的权威

④让国家公职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为此,青少年学生应该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②完善宪法,亲自参与宪法制定和修改

③认同宪法,自觉抵制其他法律法规

④践行宪法,在生活中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2019·湖北武汉)习近平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要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表明

A.党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D.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扶贫济困

2.(2019·重庆A)以下是中学生程颖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些信息及她对信息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①2018年国家宪法日期间,X省举办宪法宣传周、宪法进高铁、宪法知识有奖竞答、普法讲师团和法学家巡回讲法等活动——X省通过宣传宪法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②2019年1月开始实施的电子商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电子商务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2019年2月,人社部,司法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对招聘环节中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作了细化规定,明确招聘时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等——我国重视和保障妇女的人权

④2019年3月,国务院发表的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书指出:西藏各族人民直接选举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又选举出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西藏各族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地区事务的权利——西藏各级人大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2019·湖南株洲)2018年7月9日,株洲市委派出7个巡察组对市委政法委等12个单位党组织开展了常规巡察。本轮巡察共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100件,涉及案件121人,现已立案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组织处理2人。本轮巡察处理结果说明

①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受到相应的惩处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④只要加强巡察就能杜绝权力被滥用,就能消除腐败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法。下列能够直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是

①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③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④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5.(2019·湖南娄底)如图所蕴含的寓意是

A.规范权力运行,能够完全杜绝权力滥用

B.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削弱政府权力

C.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有制度无权力,有权力无制度

6.(2019·湖南永州)读下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图,下列选项与关系图内相符合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国家行政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人民政府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对它负责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A.B.

C.D.

8.(2019·甘肃白银)下图漫画形象的说明了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9.(2019·福建)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因为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D.宪法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10.(2019·湖北武汉)2018年12月2日至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让宪法深入人心。国家设立“宪法宣传周”,是因为宪法

A.是其他法律的概括和总结

B.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与其他法律内容相同、性质不同

D.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11.(2019·江西)以下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师生的一段对话。

老师:小鄱,你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外商投资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什么?

小鄱:宪法。

以上师生对话的内容体现了

A.宪法具有最髙的法律效力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其他法律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2.(2019·江苏连云港)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图说明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与其他法律相互制约

③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④地方性法规、各类条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13.(2019·江苏苏州)“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A.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B.认同宪法,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

C.践行宪法,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D.完善宪法,努力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

14.(2019·江苏淮安)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组织国家机构,但未授予国家机构相应职权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C.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法

D.宪法通常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某一方面的内容

15.(2019·山东威海)2019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①宪法是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科学立法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6.(2019·陕西)小秦同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教材没进行了梳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A.①各级人大代表②合宪性B.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②合宪性

C.①各级人大代表②合法性D.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②合法性

17.(2019·海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明确写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内容。这体现了宪法

①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②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

③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8.(2019·四川自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

A.依法行政B.简政放权

C.依宪执政D.保障人权

19.(2019·吉林)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宪法学习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9·黑龙江绥化)材料: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维护宪法尊重人权】

21.(2019·湖北鄂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取得显著成效和重要进展。如设立国家宪法日,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等,彰显了宪法精神和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从公民的角度、国家的角度各谈一点宪法的重要性。

(2)国家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方面,是如何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的?

22.(2019·浙江绍兴)2018年国务院发布作为内部自律规范的工作规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工作规则》(摘录)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制定本规则。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十八、国务院及各部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

三十二、国务院要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依法备案行政法规;自觉接受全国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上述条文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宪法怎样的地位?

23.(2019·山东枣庄)认同宪法与法同行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迎来了第一个“宪法宣传周”。这次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同学们在学校组织的宪法宣传活动中,围绕“宪法”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请你将“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补充完整。

(2)请任意选择小方或小羽其中一位同学的看法予以判断并简要评析。

24.(2019·黑龙江龙东地区)【宪法权威法治中国】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迎来了第一个“宪法宣传周”。为了贯彻落实“宪法宣传周”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龙江,我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法治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法律进班级,法律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请你说明理由。

(3)青少年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BCD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A。

2.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观点正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A、C观点不合题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B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D。

3.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权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与发展,B是正确的;A是法治社会对行政机关的要求;C是对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要求;D错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选B。

4.D【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根据所学,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体现了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观点D正确;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不是依法执政,观点A错误;立法机关要严格立法,不是执法,观点B错误;权力机关要依法监督,不是依法行政,观点C错误;所以选D。

5.D【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因此①说法错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因此②说法错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因此③说法正确;宪法保护人权内容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是公民享有权利,因此④说法正确。故选D。

8.C【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监督权力行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监督是权力正确的根本保证,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行使的制度体系。分析材料要让权力成为“千里马”需要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所以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保证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④说法错误,公职人员要依法行使权力,不是缩减。故选C。

9.A【解析】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BC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故选A。

10.B【解析】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①③说法正确,②④属于我国的行政机构和审判机构。故选B。

11.C【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③符合题意;“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宣誓的认识。根据所学,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国家公职人员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B。

13.C【解析】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为此,青少年学生应该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践行宪法,在生活中遵守宪法和法律。所以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完善宪法,宪法制定和修改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③说法错误,认同宪法,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要自觉遵守其他法律。故选C。

【直通中考】

1.A【解析】习近平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要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说明党和中央尊重和保障人权,A项正确;B项错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项人权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这是人权主体的广泛性,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文不符,排除;D项错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故排除,故选A。

3.C【解析】此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题干材料中巡察处理结果说明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受到相应的惩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故选C。

4.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体现在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④观点正确;②③表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5.C【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结合教材,认真分析漫画,说明了权利需要监管,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否则,容易造成腐败。所以C正确;A错误,说法太绝对;B错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会削弱政府权力;D错误,没用正确认识权力与制度的关系。故本题选C。

6.C【解析】此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依据所学解题图表可知,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①②③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国家机关要对它负责。④错误。故选C。

7.C【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C项符合题意;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与题文不符;B项宪法内容,与题文不符;D项维护宪法权威,与题文不符,故选C。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本题是漫画题,需要仔细阅读漫画,漫画中宪法像一把保护伞一样,下面保护的是人民的权利,所以这体现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ABD本身说法正确,但是和漫画中的寓意无挂,所以排除,答案选C。

9.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被撤销或宣布无效,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10.B【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根据教材所学,国家设立“宪法宣传周”,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C项错误,与其他法律内容不同,性质不同;D项错误,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问题,故排除,故选B。

11.A【解析】外商投资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宪法,可以看出宪法具有最髙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不符。故选A。

12.B【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图表反映了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也表明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③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与普通法律不是相互制约的,排除。④是错误的,宪法是地方性法规、各类条例的立法基础,排除。①③是正确的,故本题选B。

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拥护宪法、认同宪法的知识。题文中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以及真诚地信仰,这告诉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信仰宪法,认同宪法,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A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拥护宪法无关;C说法错误,宪法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宪法不是人民能做的,所以排除D。答案选B。

15.A【解析】“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但不是所有法律的总和。故选A。

16.B【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B观点正确,A、C、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B。

17.C【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明确写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内容,依据教材可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是题文中并未体现宪法规定的根本性问题;④说法正确,但是题文中并未体现宪法的制定或修改,故排除,故选①③,选C。

18.C【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执政的做法。根据教材内容可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C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两回事,排除。B是错误的,简政放权指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不合题意,排除。D是错误的,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9.【答案】(1)开主题班会、办手抄报、举办宪法知识讲座等。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3)①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②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宣传方式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比如,主题班会、手抄报等。(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认识,根据所学,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践行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从严格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宪法的权威、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0.【答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或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解析】(1)此题考查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本题属于教材识记类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再现教材知识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此题考查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本题属于教材识记类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再现教材知识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1.【答案】(1)公民: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

国家: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等。

(2)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解析】(1)本问考查对宪法的特殊性的认识和把握。题目有限定,让我们从公民以及国家的角度分别谈认识。结合课本知识,从公民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角度进行说明;从国家来看,我们可以围绕着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国家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方面,为了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进行的努力,我们可以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等方面进行说明、组织问题的答案。

22.【答案】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解析】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地位的认识,依据宪法制定国务院工作规则,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国务院及各部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表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表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23.【答案】(1)尊崇宪法遵守宪法。

24.【答案】(1)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①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③树立宪法意识,积极宣传宪法;④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等。

【解析】(1)本题要求阐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理由,考查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体体现在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严格性,按照教材表述作答。

(3)本题为做法类问题,考查青少年怎样维护宪法尊严。依据教材知识,从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宣传宪法、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等角度来回答。

THE END
1.宪法知识200问1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8.宪法规定我国要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指的是哪五大文明?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事业组织社会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53f6bdbee914886a5daf6a7f392ddf5.html?fm=bdbdsa38fa0f98d17116d66c05fcefe6368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第十条 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积极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国际安全义务,促进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第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https://dangwei.nwpu.edu.cn/info/1104/5332.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答案: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判断题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53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