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先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怎样诞生的

1954年的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公布和实施,在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部宪法从起草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历时8个月零12天。最初,陈伯达在1953年十一二月间写了一个稿子,没有被采用。从1954年1月9日起,毛泽东领导的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重新起草,小组成员是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这一稿,修改了七八次,后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修改了两次。

1954年3月23日,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宪法起草委员会正式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从3月23日到6月1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在这中间,全国政协和各省市党政机关、军队领导机关、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共8000人进行讨论,提出的修改意见达5900多条。

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关于宪法草案说明的报告。会议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于当天正式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在这次会议上,傅作义委员发言说:“在召集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写上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可是被毛主席抹去了。但是并不能抹去亿万人民衷心的爱戴。愈谦逊愈伟大,愈伟大愈谦逊。”对这些话,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一些解释,说:“有人说,宪法草案中删掉个别条文是由于有些人特别谦虚。不能这样解释。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那样写不适当,不合理,不科学。在我们这样的人民民主国家里,不应当写那样不适当的条文。不是本来应当写而因为谦虚才不写。科学没有什么谦虚不谦虚的问题。搞宪法是搞科学。”这里我顺带澄清一个事实。过去有人认为,毛泽东这些话是针对他拒绝了关于将这部宪法命名为“毛泽东宪法”的建议而讲的,其实不是。

毛泽东为起草宪法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事实为根据”,即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同时以外国的宪法(社会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中国过去的历次宪法作参考。他认为,制订本国宪法,参照别国宪法和中国历史上有过的宪法,是完全必要的。人家好的东西,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吸收;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东西,也可以引为鉴戒。当时毛泽东阅读了国内外一些宪法,并开列书目,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央委员阅读,这是中共高层领导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法律。

中国的宪法是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所以毛泽东着重研究了1918年苏俄宪法和1936年的苏联宪法以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把列宁写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放在前面,作为第一篇。毛泽东从中受到启发,决定在宪法总纲的前面写一段序言。“序言”这种形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一个特点,一直保持到现在。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宪法也作了研究。他说,对资产阶级民主不能一笔抹煞,不能说他们的宪法在历史上没有地位。他认为,1946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是代表了比较进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内阁制的宪法。

在宪法起草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存在过不同的意见,就是宪法要不要写纲领性的内容,即将来要完成的任务。1936年斯大林曾说过,宪法只能承认事实,而不能搞纲领。胡乔木赞成斯大林这个意见。毛泽东不赞成,他说:“一般地说,法律是在事实之后,但在事实之前也有纲领性的。1918年苏维埃俄罗斯宪法就有纲领性的。我们这个宪法有两部分,就有纲领性的。国家机构那些部分是事实,有些东西是将来的,比如三大改造之类。”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出席会议代表1197人,投票1197张,同意票1197张,全票通过。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人民的宪法诞生了。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艰难斗争,终于有了一部代表自己利益、体现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宪法。

1954年宪法制定后的50多年间,中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2年以来,根据新时期的实践经验,我国宪法经过几次修改,但仍然是建立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是1954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THE END
1.“五四宪法”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创设全新的国家制度与人民的新法律,成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迫切要求。1949年9月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此后,为尽快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hebdag.org.cn/contentTemp/content.html?id=6570
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习题: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实际上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答案正在整理中!!! 点击进入>>初高中试题总库【各学科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4736618.html
3.国家主席制度的雏形宪法研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四读稿” 1954年3月23日 中共中央委员会向宪法起草委员会提出《宪法草案(初稿)》 从宪法草案初稿的形成过程来看,该初稿主要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宪法起草小组起草的,历时40天左右。从1954年2月底到三月初,在北京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的成员也参与了对宪法草案的讨论和修改。 为什么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10005
4.帮助中心上图中,您可以点击”修改专家资料“按钮,对已经提交的信息进行修改。 四、申请成功 专家申请审核通过后,申请用户在登录后进入“个人信息”,查看到“专家申请成功”(如下图),同时,在左侧显示“专家管理中心”。 四、专家信息修改 审核通过后的专家可以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修改,修改后应再次经过管理员审核。在上图https://www.tongyi.com/index.php/helpp/search
5.五年制《历史》第一学期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学习园地32.( C )统治期间,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A、宋太祖 B、宋太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 33.( C )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8月攻陷北京,次年强迫中国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 A.1894 B.1898 C.1900 D.1901 34.( B )年英国挑起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 https://zy.ganzhsz.cn/s.php/gjb/item-view-id-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