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笔记

1、不拘泥于笔记,要融会贯通,明白活学活用的重要性。答题要有条理、层次,避免

口语化表述。

2、宏观建构、把握知识体系,微观熟透知识点。知识板块之间要联系,寻求自己的最

佳融合答案。

3、学习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祝同学取得好成绩。以下笔记是我

们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汇总,错误的地方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4单元课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为什么?

根据我国《国徽法》第五条的规定,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①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③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④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2、这些国家机关或场所为什么悬挂国徽?

悬挂国徽象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3、为什么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就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P35、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具体是如何确保的?(表现)

(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3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P4

(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P4

(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P5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P5

6、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1)含义不同:①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②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人员。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7、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8、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9、我国人权的广泛性、公平性与真实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1)广泛性:①主体的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P7②内容的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P7

(2)公平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②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义务

(3)真实性:有法律、物质、制度等多方面的保障

10、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

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

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1、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哪些?

可从发展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公正审判权利、少数民族权利、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利、环境权利、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回答。(P9)

12、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①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③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3、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①完善立法,严格执法,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权益;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③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扶贫对象,进行精准扶贫;④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促进期经济发展;⑤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为其就业提供良好平台。

第一课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什么是国家机构?

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它如何产生?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权力机关)。

(2)宪法第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人民是怎样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吗?)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间接的,即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THE END
1.宪法知识200问11、我国现行宪法一共有几个修正案? 答:一共有5个,分别是:(1)1988年4月12日通过的修正案、(2)1993年3月29日通过的修正案、(3)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修正案、(4)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修正案、(5)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修正案。 12.我国宪法一共分为几章?分别是哪几章? 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2.2022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2、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4章143条。 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206/19/5315_1016200867.shtml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91、根据我国宪法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答案:刑事案件 92、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的国家机关是。 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3、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缺位的时候,由补选。 http://ggy.scnu.edu.cn/a/20190927/5098.html
4.公民行使监督权一般有哪几种方式?监督权是我国现行宪法所确立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指的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行使其权利的方式主要有:1、信访举报;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监督听证会;4、民主评议会;5、网上评议。https://m.64365.com/tuwen/aaaieyf/
5.2018宪法考试试卷(通用7篇)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现行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D.国务院 3.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构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s7af0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