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试题(第一第三章)

A.英文B.拉丁文C.法文D.希腊文2.“宪法”一词最早用于()的立法中,用以表示皇帝的所颁发的“敕令”、“诏书”、“谕旨”等等。

A.古希腊B.罗马帝国C.法兰克帝国D.英王国3.《国语》里所说的“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中,“宪”字的含义是()。

A.封建国家的基本法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C.普通法律D.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4.《汉书》里所说的“作宪垂法,为无穷之宪”中,“宪”字的含义是()。

A.普通法律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C.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D.封建国家的基本法5.18世纪的日本德川时代编纂过的《宪法部类》属于()。

A.封建国家的基本法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C.普通法律D.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6.国家的根本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选举法7.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专指()的国家根本法。

A.限制王权B.规定国家机关权限C.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及其相互关系D.确认公民权利、自由8.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本制度范畴的是()。

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结构形式C.国家机关的体系D.国家象征9.下列关于宪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但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也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0.下列关于宪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具有直接法律效力B.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具有间接法律效力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有直接法律效力D.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有间接法律效力11.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效力表现在()。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C.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D.宪法的制定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3以上绝对多数的代表通过12.下列各选项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宪法的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作.......................()A.刚性宪法B.柔性宪法C.不成文宪法D.协定宪法2、一个国家的宪政制度如果常常为其他国家所效仿,该国宪法就被称为“宪法之母”。

被称为“宪法之母”的是哪国的宪法?.............................................()A.法国宪法B.美国宪法C.德国宪法D.英国宪法3、下列哪些原则是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所共有?......................()(1)主权在民原则(2)民主集中制原则(3)法治原则(4)基本人权原则(5)权力制约原则A.(1)(3)(4)(5)B.(2)(3)(5)C.(2)(3)(4)(5)D.(1)(3)(4)4、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1/5以上的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C.目前我国已对宪法进行了4次大修改5次小修改D.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之分5、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按顺序排列是..............................................()A.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B.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D.序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徼、首都6、一般说来,规定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应是宪法基本内容的两个方面。

下列哪一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A.1918年的《苏俄宪法》B.1789年的《美国宪法》C.1791年的《法国宪法》D.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7、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

《宪法学》试题汇总(一)一、名词解释1、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2、近代意义的宪法专指限制王权,规定国家机关权限、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确认公民权利、自由的国家根本法。

3、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和程序都与普通法律相同,即由国家的立法机关议员按普通立法形式通过,就可以制定或修改的宪法。

4、宪法解释是指由法定的机关对宪法条文的内容、词义以及适用范围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5、宪法实施的监督宪法实施的监督是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而对一切违宪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纠正。

6、司法审查制度是指在实行宪政的国家,由法院按照诉讼程序对某些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并对其是否违宪作出裁决的制度。

7、国家性质在宪法学上,国家性质一般是指以有关的宪法内容和宪法规范所规定和反映的一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8、爱国统一战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这重要内容之一。

9、政党制度就是关于政党的产生、其法律地位和作用;政党的活动方式、其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规定等各种制度的总称。

10、两党制就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内,政治上存在着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它们通过几年一次的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控制议会或控制政府,用轮流上台的方式交替地掌握政权的一种制度。

11、多党制多党制是指在一国家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长期保持绝对优势,而只能靠选举时的一时获胜或与其它政党结成联盟来掌握国家政权的一种制度。

12、一党制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一个政党的手里,只有该党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党的制度。

宪法学练习题(第一章)《宪法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宪法不同于其他普通法律的根本区别是A.宪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B.具有不同的内容C.宪法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的根本大法D.宪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规定说明了A.宪法具有最高效力B.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C.宪法程序更加严格D.宪法是普通立法的基础3、有些国家宪法规定,修改宪法要全民进行公决,这反映了宪法具有下列特征A.内容具有根本性B.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具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D.具有至高无上性4、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改中宪法修正案通过的程序正确的是什么?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出席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出席代表的3/4以上多数通过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3/4以上多数通过5、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是以下列哪个选项的形式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的?A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人民民主专政D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6、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分类的标准是A.根据宪法是否具有书面表现形式B.根据制定的程序是否严格C.根据宪法制定的主体D.根据宪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国家类型和阶级本质7、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下列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A.1830年法国宪法B.1779年美国《邦联条例》C.1889年日本宪法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8、“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的论断是由下列哪一部宪法文件予以明文规定的?A.1789年的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B.1776年的北美《独立宣言》C.1688年的英国《权利法案》D.1918年的苏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9、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一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2.简述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答: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往往是争取公民权利斗争的产物。

宪法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斗争的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即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答: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的观点就是全民意志论。

典型的全民意志论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契约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是人们签订契约的产物,宪法则是这一契约的表现。

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推翻政府,并重新签订契约,组织新的政府。

大学宪法学知识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1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

A)《共同纲领》B)《临时约法》C)《1954宪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答案:C解析:2.[单选题]我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

A)出生地主义B)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相结合C)血统主义D)本人自愿申请答案:B解析:3.[单选题]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B)监察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人民检察院答案:D解析:4.[单选题]根据2018年宪法修正案,爱国统一战线中增加的社会群体是().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答案:D解析::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统一战线的范围扩大到包括"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5.[单选题]宪法不同于其他普通法律的根本区别是()。

A)宪法是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宪法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C)宪法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的根本法D)宪法的制定与修改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答案:C解析:6.[单选题]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为秘密投票原则,即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

如果选民不识字或者因残疾不能填写选票时,可以委托()代为填写。

A)选举工作人员B)其信任的人C)其直系亲属D)其父母或者配偶答案:B解析:7.[单选题]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市财政局B)市国土交易中心C)安全协会D)村民委员会答案:A解析:行政机关通常简称“政府”,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

宪法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1.什么是宪法?宪法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2.请简要说明我国宪法的修正程序和内容规定。

3.宪法监督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包括哪些?请具体列举。

5.请简述宪法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二、名词解释1.宪法解释2.宪法权利3.宪法实施4.宪法规范5.宪法变革三、论述题1.宪法是法律的最高法规,对于维护国家宪政秩序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法律与宪法之间的关系。

2.宪法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保障与实践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

请分析当前我国宪法权利实践中的困境并提出解决途径。

3.在宪法变革过程中,宪法的可塑性和稳定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请探讨宪法变革的原则和路径。

4.宪法监督是维护宪法权威和保障国家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其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请分析我国宪法监督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5.宪法解释是确保宪法权威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但其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难题。

请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

(以上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以考试要求为准)。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宪法学的定义是指:–[]A.法律规定的国家基本法律文件–[]B.一部制定过程较长的法律–[x]C.对宪法及其规范性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2.宪法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A.维护国家权威–[x]B.分析宪法的规范性内容及其作用–[]C.传授宪法的制定过程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x]A.宪法只包含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B.宪法是一国最高法律–[]C.宪法规定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4.宪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x]A.宪法的制定过程–[]B.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方式–[]C.宪法的规范性内容及其作用5.宪法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宪法学研究的方法?–[]A.判例法–[x]B.马克思主义哲学–[]C.史料法二、简答题1.请简述宪法的基本特征。

答案:宪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个人和团体的行为都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宪法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基础性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组织形式、权力分配和国民的权利义务。

宪法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和范围的限制,保障国家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宪法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修正或修改,以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2.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宪法及其规范性内容。

宪法学主要研究宪法的制定、修正过程,探讨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形式、权力分配等内容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司法判例和社会习惯等之间的关系。

3.宪法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宪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种宪法文献资料,如宪法原文、修订草案、宪法解释和宪法学著作等,了解宪法的规定内容和历史演变。

宪法学试题(第一-第三章)第一章宪法学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宪法的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作……………………………()A.刚性宪法B.柔性宪法C.不成文宪法D.协定宪法2、一个国家的宪政制度如果常常为其他国家所效仿,该国宪法就被称为“宪法之母”。

被称为“宪法之母”的是哪国的宪法………………………………()A.法国宪法B.美国宪法C.德国宪法D.英国宪法3、下列哪些原则是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所共有…………………()(1)主权在民原则(2)民主集中制原则(3)法治原则(4)基本人权原则(5)权力制约原则A.(1)(3)(4)(5)B.(2)(3)(5)C.(2)(3)(4)(5)D.(1)(3)(4)4、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1/5以上的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C.目前我国已对宪法进行了4次大修改5次小修改D.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之分5、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按顺序排列是………………………………………………()A.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B.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D.序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徼、首都6、一般说来,规定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应是宪法基本内容的两个方面。

下列哪一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A.1918年的《苏俄宪法》B.1789年的《美国宪法》C.1791年的《法国宪法》D.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7、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制宪主体或制宪机关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它的具体工作机关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是我国的制宪机关8、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宪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它是国家的根本法B.它是由若干法律规范构成的C.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D.它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2.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

A.国家主席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D.国务院3.下列不属于宪法实施监督内容的有(D)。

A.审查法律法规的合宪性B.审查政党社会团体行为合宪性C.审查国家机关行为合宪性D.审查公民法人行为的合宪性4.下列原则中仅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有(B)。

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D.法治原则5.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C)。

A.《宪法重大信条19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6.我国的哪一部宪法修正案删去了不得出租土地的规定,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的规定(A)。

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刑法修正案7.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B)。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D.多党合作制8.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C)。

A.国家的民族关系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C.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D.国家的阶级关系9.各项公民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是(A)。

A.人身自由权B.政治权利C.平等权D.经济权利10.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询案,但是应当(A)。

A.10人以上联名B.20人以上联名C.30人以上联名D一.50人以上联名二、多项选择题I11.下列属于宪法规范表现形式的有(ABCD)。

A.宪法典B.宪法性法律C.宪法惯例D.宪法判例12.关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BCD)A.近代宪法的产生是实行宪政的前提B.宪法和宪政都以规范并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目的C.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D.近代宪法和宪政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13.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内容?(ABCD)A.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B.增加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规定C.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D.增加对国歌的规定14.我国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包括(BCD)。

第三章宪法制度3、(单选题)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

关于oA.全国人大常委会o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oC.国家主席7、(单选题)《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8、(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9、(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10、(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表述哪一项是错oA.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11、(单选题)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

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14、(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oA.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1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17、(单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18、(单选题)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上)【本章概述】宪法的基本理论(上)主要涉及到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基本分类、基本原则和宪法和宪政的关系四个部分的知识内容,主要介绍宪法的基本常识知识,应当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掌握。

本章知识中作为客观题题型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宪法的形式特征和实质特征、宪法渊源、宪法分类等等。

本章知识中作为主观题题型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政的要素、宪法和宪政的关系等等。

1、(单选题)下列有关宪法语称的表述正确的是()A、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一词首先由孙中山引入到近代中国B、中国最早使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的法律文件是《十九信条》C、在现代,所有国家无一例外的将国内最高法律称为宪法D、在近现代出现的临时约法、共同纲领属于宪法的称谓[考点]:宪法的语称[解析]:宪法的语称本来不属于重点知识,但是笔者将本部分的要点作为选项进行考察,以便考生查漏补缺之用。

根据《宪法学》(第二版)第1-2页的表述:在近代中国,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一词一般认为由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首先引入……,A项表述错误;中国最早在法律文件中使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一语,则是1908年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B项表述错误;在现代,也并非所有国家都将国内的最高法律称为宪法,C项表述错误。

在中国,宪法也有约法、共同纲领等其它一些称谓,D项表述正确。

2、(多选题)下列关于宪法的形式特征的表述中哪些是错误的()A、宪法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B、宪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在任何国家中,一切法律都必须存在宪法依据D、普通法律和宪法发生冲突的时候,优先适用宪法[考点]:宪法的形式特征[解析]:根据《宪法学》(第二版)第4-5页的表述:一方面,宪法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它法律……,另一方面,宪法通过和修改的程序不同于其它法律,A项表述正确;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项表述正确;并非一切法律的制定都必须有宪法的依据……事实上,在任何国家中,都存在大量的无‘宪法依据’的普通法律,C项表述错误;宪法在效力层次上高于普通法律,解决的是法律冲突问题……,普通法律较宪法更为具体明确,因此在适用次序上,普通法律先于宪法本身……,D项表述错误。

宪法练习题(第三章)一、名词解释国家性质,即国家阶级本质,又称”国体”。

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或在统治集团中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地位。

经济制度,即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它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以壮大的自己力量,同其它革命阶级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所结成政治联盟。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或精神世界的成果。

精神文明的内容决定着一个国家活动的方向,对国家政策的制定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国家性质的确定有着很大的影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

前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后者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A.2、C3、D4、B5、B6、C7、D8、D9、D(二)多选题1、ABD2、AC3、CD4、ABD5、CD6、ABCD7、AC8、CD9、ACD10.BD三、判断说明题1.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营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错,将“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

2.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宪法学课后习题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1.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怎样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制度及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设置及相互关系等),而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制定:宪法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一般由常设的立法机关负责;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制宪机关成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有的需全民公决,而普通法律的通过一般只要代议机关的议员或代表半数通过。

修改:1.特点主体;2.的通过程序更严格;3.内容的限制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2.如何理解“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按法律调整的对象所作的一种学理分类。

两种含义:1)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一般立法程序、效力与规定其他内容、调整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相同)2)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订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作为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性法律应当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一系列法律。

宪法性法律仅具有一般法律效率而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率。

3.如何理解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关系?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制定不同于宪法修改,后者是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宪法内容作全部或部分的变动,但不改变原有宪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宪法说明和宪法修改都是使原有的宪律例范与社会实际坚持同等、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宪法的定义和作用。

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法规,它规定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权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宪法的作用包括: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为国家政治体制提供基本架构,促进国家的长期发展。

2.请解释宪政原则。

宪政原则是指在国家政治制度中贯彻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法治原则,即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且公民和政府都必须受法律的制约;权力分立原则,即国家权力应当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部门,相互制约和平衡;民主原则,即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应当通过选举、协商等形式实现公众参与和意见表达;人权保障原则,即国家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责任追究原则,即对于滥用职权、渎职等行为,应当进行追究和问责。

3.请列举中国宪法中所保障的基本人权。

中国宪法中保障的基本人权包括: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的自由权利、人民的平等权利、人民依法享有财产权利、人民的婚姻家庭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等。

4.请解释宪法的修正程序。

宪法的修正程序是指对宪法内容进行修改的规定和程序。

按照中国宪法,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修正:一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正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二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讨论,经过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的赞成通过。

二、案例分析题1.某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在某次示威活动中,一名民众在宣传活动中散发了一本宣扬仇恨和暴力的小册子。

当局以破坏社会和谐为由,对其进行了惩罚。

请问,此举是否违背了宪法规定?根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利。

然而,宪法并没有绝对权利的概念。

言论自由权利并非无限制的,它受到其他宪法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制约。

在这个案例中,散发宣扬仇恨和暴力的小册子,破坏社会和谐,已经超越了言论自由的界限。

因此,当局对其进行惩罚是符合宪法规定的。

大学宪法学知识考试(习题卷24)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1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到2020年我们将实现的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答案:A解析:2.[单选题]行政处罚由()的行政机关管辖。

A)违法行为发生地B)被处罚人住所地C)违法结果发生地D)被处罚人经常居住地答案:A解析:3.[单选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下列哪一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2006年司法考试题-)()A)1918年的《苏俄宪法》B)1789年的《美国宪法》C)1791年的《法国宪法》D)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答案:B解析:9.[单选题]以制定宪法的主体不同为标准划分,宪法分为()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B)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C)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D)规范宪法与明目宪法答案:B解析:10.[单选题]从宪法实施主体的范围来看,宪法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以及()A)宪法的遵守B)宪法的制定C)宪法的修改D)宪法的监督答案:A解析:11.[单选题]宪法规范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首要特点是()A)内容的根本性B)效力的最高性C)立法的原则性D)实现的多层次性答案:A解析:1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劳动权B)选举权13.[单选题]“凡分权未确立、权利未保障的地方,就没有宪法。

宪法学习题1、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成文宪法是年的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年的宪法。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规定是和的基本原则和。

3、宪法规范的最高性指宪法规范是有关的普通立法的,其它法律不得同它。

4、宪法发挥作用必备的条件是和。

5、我国宪法序言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并且负有、的职责。

6、一切法律、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和各社会团体、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7、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人民代表大会。

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

9、在中国近代史上,宪法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改良主义思想家一书中。

10、旧中国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式的宪法性文件是。

11、中国宪法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宪法是年的《中华民国宪法》,又叫宪法或宪法。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人民革命根据地颁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建国后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13、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党时期各有一部出笼而未实施的宪法草案,它们是和。

14、我国建国后,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和和年宪法。

15、我国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1954年宪法是以为基础,又是对的发展,其基本原则是和。

16、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制定了宪法,它第一次在德国确认了共和政体。

17、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按照和将宪法分为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19、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团结一切。

20、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还将在存在。

21、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2、工人阶级对国家的是通过的领导实现的。

23、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

在我国,工农联盟是国家的,是建立和巩固的主要力量。

24、现阶段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的爱国者的拥护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宪法学第三章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人民主权原则B.法治原则C.人权保障原则D.所有以上选项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C.封建制度D.混合制度3.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B.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公民有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D.公民有义务参加国家规定的所有政治活动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集中民主制C.分权制衡D.三权分立5.宪法修正案的通过需要: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7.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不需要通过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投票。

()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9.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0.宪法规定,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简述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12.阐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13.简述宪法修正案的制定程序。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论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15.论述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中的体现。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16.某市市政府在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擅自修改了地方性法规,违反了宪法规定的哪一项原则?请结合案例分析。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理论、单项选择题1、宪法的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作A.刚性宪法B.柔性宪法C.不成文宪法D.协定宪法宪法之母”的是哪国的宪法A法国宪法B美国宪法C.德国宪法D.英国宪法(1)主权在民原则(2)民主集中制原则(3)法治原则(4)基本人权原则(5)权力制约原则A.(1)(3)(4)(5)B.(2)(3)(5)C.(2)(3)(4)(5)D.(1)(3)(4)4、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1/5以上的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C.目前我国已对宪法进行了4次大修改5次小修改D.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之分5、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按顺序排列是A.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B.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D.序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徼、首都般说来,规定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应是宪法基本内容的两个方面。

下列哪一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7、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制宪主体或制宪机关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它的具体工作机关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是我国的制宪机关2、一个国家的宪政制度如果常常为其他国家所效仿,该国宪法就被称为宪法之母”。

被称3、下列哪些原则是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所共有6、A.1918年的《苏俄宪法》B.1789年的《美国宪法》C.1791年的《法国宪法》D.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C全国人大常委会和1/5的全国人大代表A全国人大常委会、1/5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8、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下列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文规定的D.1918年的苏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10、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被A.法国宪法B.美国宪法C.德国宪法D.英国宪法B、限制国家权力C、保障公民权利D、确立立法机关至高无上的地位、宪法解释C宪法惯例三、法条分析题1、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谈谈你的理解。

”2、现行宪法序言部分明确规定,“本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如何理解宪法这一规定?3、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阐明这项宪法原则的含义和在我国的具体内容。

4、宪法修正案第24条规定,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

请你对该条的含义进行解释和评析。

四、论述题试述权力制约原则在我国宪法上的体现。

试论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单项选择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是…(4、下列有关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哪一项不正确A《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的宪法B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1975年《宪法》从总体上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D1982年《宪法》迄今为止共有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个修正案5、世界上第一个将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地位的是规定了1、23、试述宪法与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

多年来两村经常因用水问题发生冲突。

2007年春,为根本解决问题,县政府决定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

王家村人认为:小河历史上就属于王家村所有,县政府无权将这条河的水流交乡水管站统一调配,遂将县政府告上法院。

THE END
1.宪法知识问答政策文件广西老干部工作网4.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 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包括序言和正文两大部分。正文分为四章,分别是: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其中,国家机构一章又分为七节,分别是: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http://www.gxlgbgz.gov.cn/html/2015/zzwj_1204/7205.html
2.《中国宪法制度》部分公务员考试贵州好工作62.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1/2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 63.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解释宪法。╳ 64.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65.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特别行政区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http://www.gzu521.net/gwy/2006/08/4349.htm
3.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①公法和私法:现代西方法学著作一般认为:宪法、行政法、刑法属于公法;民法和商法属于私法,诉讼法所属依其主法而定。 ②衡平法和普通法: 衡平法(现在我国香港地区还存在着这种法的划分) ③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复合制(联邦制)结构的国家适用的一种法的分类。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4.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哪一PEC会议上发表题为《携手努力,促进亚太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演讲。他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是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次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主题是:目标、进步、繁荣,加强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34—35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447e1f19464c45d6a8ba09a4691aec48.html?fm=bdbds9a6149823c5a032e7d966ab4c8e9a807
5.2006年司法考试分类强化训练宪法新浪教育1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下列选项中的哪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 下岗或失业B. 未成年 C. 生活确有困难D.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19.关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为哪项?() 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06-07/143141062.html
6.宪法答题知识库2、迄今为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现行宪法共进行了(C)次修改。A 三 B 四 C 五 D 六 3、迄今为止,现行宪法共有(D)条修正案条文。A 21 B 31 C 37 D 52 4、关于宪法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C) A 序言;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see4vm8.html
7.2023年10月自考05679宪法学真题及答案自考1.根据现行宪法,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 A.人民政府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2.下列关于我国现行宪法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现行宪法没有“序言” B.现行宪法最后一章是“附则” C.“总纲”一章位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之前 https://mzk.cwjedu.com/lnzt/69982
8.三校名师:2006年司法考试测试卷一及答案8、根据我国宪法,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几年?a.3年 b.4年 c.5年 d.6年 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下列有关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的主管部门的表述中,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无权进行行政区划b.有权进行行政区划的部门,也就是行政区域边界争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sifakaoshishitiku/0761713085930716_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