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说占有一般是指某物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词语,到了法律上可能就具有不同的含义,而占有也是在民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占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什么是事实占有?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事实占有是指在你不具有物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对物在事实情况下的占有和控制。
占有,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实际控制某一财物,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占有是一种事实,而非权利。
要构成占有,一是要求行为人具有占有的意思。故此,婴儿对于物品不可能成立占有,因为婴儿不具有占有物品的意思,但未成年人虽然可能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其能具有占有物品的意思,因此是可能成立占有的。
要构成占有,第二点就是行为人要控制和管理、管辖该物品。既包括直接的事实上、实际上的控制和管理、管辖,也包括基于某些法律关系,对直接占有人享有返还占有请求权的情况。
占有是私有财产的基础,在占有被侵夺时,占有人有权行使占有返还请求权请求侵夺人返还占有物
各国民法规定,所有人都有权占有所有物。同时也有非所有人占有的种种状况,而且范围十分广泛,情况也相当复杂。为此,各国民法典和民法著作,按不同标准对占有作了不同的分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一)完全占有和不完全占有。
一般认为所有人的占有是完全占有,他可以对占有物拥有完全的物权。非所有人的占有则是不完全占有,如承租人对租用的房屋,不享有完全的物权。
(二)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
直接占有是指直接对物的控制,而不问权源如何。所有人常常直接占有所有物;而在不少情况下,所有人并不直接占有,而为地上权人、典权人、质权人、承租人、借用人、保管人、受托人、承运人等直接占有,但所有人的所有权未变,依法或依约仍可请求返还。这种占有称为间接占有。直接占有也被称为实际占有。间接占有由于是从所有权推定的,因此又称为推定占有。
(三)合法占有和不法占有。
或称正当占有和不正当占有。在非所有人的占有中,有合法占有和不法占有两种情况。凡有法律依据,即依照法律规定、所有人的意志、行政命令或法院裁判以及其他合法原因而实行的占有,叫做合法占有。反之为不法占有。另外,按照有无正当权源,可分为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其含义和法律后果与合法占有、不法占有类似。
占有是一种法律保护的事实状态。占有不是一种权利,只是一种事实状态。这种事实状态就是一种对物的实际控制。物权法对其规定,并对这种事实状态予以法律保护,使其具有准物权的性质。
占有的对象仅限于物。按照法律的规定,占有的对象仅限于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但须注意的是这里的物并非必须是独立的物,对某一独立物的某一部分亦可成立占有。
以上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什么是事实占有的法律知识。日常所说的占有是因为拥有物品的所有权,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不属于自己所有,也会占有某物,这就是事实占有。在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