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1、“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丞相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2、《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省级卫视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艺节目。关于“达人”一词,有人考证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下列言论与《论语》中“达人”的意思有直接关联的是()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兼爱”和“尚贤”

D、“有教无类”

3、“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不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了()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③孝文帝名为南伐,实要迁都④南伐与迁都均有阻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4、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反映出()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心存百姓的思想

5、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早在汉朝,江南已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B、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实为夸张之语,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然是北方

C、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D、从汉代到宋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6、“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C、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D、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

7、小华同学在收集“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阁”、“军机处”、“文字狱”等参考资料,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中国古代职官的变化

D、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

8、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林则徐在禁烟时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B、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C、《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百日维新梁启超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9、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0、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它为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2、下面改编的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

B、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C、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

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13、“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

A、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B、打土豪分田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全民族的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14、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

B、北平和谈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5、对如图图示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6、陕北民歌中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下列事件中与歌词反应的时期一致的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飞夺泸定桥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17、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水泥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设备陈旧,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但1956年后,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主要是因为()

A、公私合营

B、增加投资

C、改善环境

D、加强交流

18、观察《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

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A、①②

C、②③

D、①④

19、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据此规定,公元前399年,由抽签产生的陪审团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表明()

A、雅典法庭不合法审判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

B、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公民言论自由

C、雅典陪审团成员具备专业法律知识

D、雅典法庭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

20、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21、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22、《大国崛起》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从九国的崛起中,我们应得到的启示是()

(1)重商兴业开拓市场是强国之路

(2)顺应潮流坚持改革是兴国之要

(3)科技创新教育先行是立国之道

(4)强化武备海外扩张是盛国之本。

A、(1)(2)(4)

B、(1)(3)(4)

C、(1)(2)(3)

D、(2)(3)(4)

23、二十世纪50年代后,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如图所示对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示,表述正确的是()

B、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稳居世界第二位

D、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24、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组,以最大化产出优势”。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B、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

C、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D、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25、北京奥运会会歌唱到“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这里的“地球村”含义丰富,若体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方面,主要是指()

A、多极化

B、自由化

C、全球化

D、商品化

二、材料题

26、中国古代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科技发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4分)

材料二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4分)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2分)

材料三“……(唐宋)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成就。”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说:“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3)举两例,说明唐宋时期科技取得“非凡成就”的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4分)[6分]

27、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奋斗的历史。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一步步成为世界强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和表现(6分)

材料二某一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铁)、群(群众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据材料分析我国出现了哪些失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促进农业发展[6分]

材料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主动行动”与中国接触(2分)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4分)

28、各国有其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值得其它国家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能“引领世界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东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潮流。(如图所示)

材料三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ABDCADCDADCBDBCADBDCCABC

26、(1)核心思想:仁和礼;(2分)原因:①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诘;②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4分)

(2)原因:①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②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是政治经济中心③宗教文化的影响。(2点即可,2分)

特点:①商品丰富,种类齐全;②商品交易有分区。(2分)

(3)表现:唐代发明的火药,宋代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并相继传入欧洲,推动人类发展进程。(2分)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君主专制制度;

③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⑤科举制度的束缚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等阻碍科技发展。(2点即可,4分)

27、(1)主要原因:①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2点即可,4分)

表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分)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

(3)行动:1971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点即可,2分)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苏争霸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美国经济衰退;美国深陷越战泥潭。(2点即可,4分)

28、(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开国大典,完成一五计划。土地革命,三大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THE END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pdf,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题后含答案 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06/5213003114011314.shtm
2.《中国法律史》第二次平时作业答案中国法律史唐律宋刑统宋朝《中国法律史》第二次平时作业答案 1.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以“天人合一”思想位皇帝制度制造一套理论,提出了“ (1) ”说。 2. 汉初至文景时期,汉朝的统治思想以 (1) 为主,辅以法家思想。 3. 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与秦民约法三章:“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BV8425K05567BI5.html
3.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0-05-25 卷面总分: 120 答题时间: 80 试题总量: 45 练习次数: 0 试卷分类: 中国法律思想史 试卷类型: 模拟考题 试卷预览 1、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兄为弟https://m.chazidian.com/kaoshi/shijuan-1460/
4.2024年4月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pdf3. 本页资料《2024年4月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pdf》由用户(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https://www.163wenku.com/p-7663110.html
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更多中国法律史试题内容可点击查看中国法律史试题及答案汇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 1、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2、清代将罪犯发配到边远地区,为驻防官兵充当奴隶https://www.zikaosw.cn/gjkfdx/news-53239.html
6.中国法制史试题库(通用6篇)中国法制史试题库(通用6篇)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0分)1.为讨伐有扈氏而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B)A.黄帝 B.启 C.汤 D.周武王 2.赎刑作为一个制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6v6skby.html
7.2018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必做试题及答案五1题.答案:C 2题.答案:B 3题.答案:C 4题.答案:C 5题.答案:B 6题.答案:A 7题.答案:A 8题.答案:B 9题.答案:C 10题.答案:C 11题.答案:D 12题.答案:B 13题.答案:C 14题.答案:C 15题.答案:D 16题.答案:C 17题.答案:A 18题.答案:C 19题.答案:A 20题.答案:C 21题.答案:C 22题https://chengkao.eol.cn/a/20180930103423.html
8.事业编《综合基础知识》题库(16)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7、 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从属于自然的一部分i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8、 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5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配偶乙: 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700120_16.html
9.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11)子产是春秋后期郑国的执政,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公布最早的成文法,遭到了当时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李悝制定的成文法是《法经》,奠定了中国成文法的基础,对中国法律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商鞅相秦时,“改法为律”,开中国称法为律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国古代法典一直以律为名。http://www.yuloo.com/news/219779.shtml
10.2024年4月自考《中国法制史》真题自考42.论述唐律的特点和影响。 43.为什么说“晚清的预备立宪是一场政治欺骗活动,其在中国历史上却仍有积极意义和积极影响”? 想要获得试题答案的考生可以扫码联系老师获取!!! 感谢您阅读2024年4月自考《中国法制史》真题,本文出自:诚为径自考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mzk.cwjedu.com/lnzt/75908
11.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与人体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度导致肌肉酸痛是因为人体供能不足 B.血脂的常规检查包括载脂蛋白含量的检测 C.不吃早餐容易头晕的原因是脑部供氧不足 https://www.jinbiaochi.com/xizang/xzsydw/news_79700.html
12.宪法日的产生背景和宪法知识试题在宪法日当天,法律系团总支承办了江西警察学院第二届法律知识竞赛。之后不少同学问到为什么将12月4日定为中国的“宪法日”、宪法学习很重要吗等问题。为了普及宪法知识,笔者在这里就宪法的产生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摘录了一套宪法知识试题,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https://djsz.jxga.edu.cn/news-show-896.html
13.国家开放大学2024年春《中国法律史》机考网考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49、在清朝,地位进一步上升种类繁多、实用性强,成为主要法律形式的是( ) 50、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始于( )。B 51、中国古代设置“登闻鼓”始于()。 5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 ) 53、周朝统治者吸取商场灭亡的教训,要求官吏勤于政务,不要饮酒,规定了一条罪名叫做( )。 https://blog.csdn.net/diandast/article/details/138453165
14.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考证笔试教师考证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科目代码:301)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https://www.ahteacher.com/jskz/bishi/120282.html
15.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1. 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是:___ A.某财政局处长甲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所以不得辞去公职④安史之乱后人口迁移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A B C D 23. 下列与岩浆岩有关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1. 某单位技术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5&ex_Id=2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