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律实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简述

目标是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解决基层卫生计生监督相对薄弱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卫生计生监督网络体系,及时发现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保障广大群众公共卫生安全。

(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与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为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2011年,原卫生部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第一版)10项服务内容基础上,形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第二版),增加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服务项目共有11项内容,同时印发了《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2013年,第二版《规范》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至12项内容。2017年2月,原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同年8月,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新增“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健康素养促进”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至14项内容。2011年至2018年,国家连续7年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20元提高至75元。

(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与卫生计生监督的关系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是指协助基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开展巡查、信息收集、信息报告、协助违法行为调查,并及时向其反馈各种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的活动。

卫生计生监督:是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为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及其权益,对特定相对人作出许可、强制、检查、处罚、指导等,从而影响特定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行为,是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行政行为。

1、二者的联系: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是对县(市、区)卫生计生监督工作的有力补充,业务上接受辖区卫计生生行政部门和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的指导与管理,并及时向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反馈各种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二者是协助关系,共同完成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任务。

2、二者的区别: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不是行政行为,其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而卫生计生监督是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二者工作内容不同,不可越位、缺位、错位。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以开展巡查、信息收集、信息报告、协助违法行为调查为主。

(三)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与卫生计生监督分所的关系

乡镇卫生计生监督分所是卫生计生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计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组织保证。但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由于编制、人手少,装备有限,开展全覆盖的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仍然显得鞭长莫及,力不从心。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同样也是乡镇卫生计生监督分所工作的补充,业务上接受辖区乡镇卫生计生监督分所的指导与管理,并及时向辖区乡镇卫生计生监督分所反馈各种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二者同样是协助关系,采取的是以卫生计生监督分所带动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的管理模式,即分所依法管理与协管行政管理相结合,共同完成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任务。

(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与基层医疗服务监督哨点的关系

基层医疗服务监督哨点是为了提高无证行医行为的发现率,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建立医疗服务监督及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机制,根据《省卫生监督所关于开展基层医疗服务监督哨点试点工作的通知》(苏卫监所[2011]16号)文件精神,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开展的一项工作。

2011年11月,原卫生部印发《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各地按照《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积极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因此,自2012年起,已将非法行医监测工作作为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涵盖于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中,两者实行并轨,一套人员二块牌子。

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第三版)内容解读

(一)第三版规范“变化”

1、项目及机构名称改变2011版(第二版)

2011版(第二版)2017版(第三版)

卫生监督修改为卫生计生监督

卫生监督机构修改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

2、服务内容总数不变但具体内容变化

第二版规范第三版规范

(二)职业卫生咨询指导(二)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三)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三)学校卫生服务

(四)学校卫生服务(四)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3.服务流程的修订

新版删除原版“发现有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和“针对性的咨询、指导”

在线索发现部分,新版将原版“食品安全”修改为“食源性疾病”,增加“计划生育”部分

(二)内容解读

1、服务对象:辖区内的居民(常住人口)

工作涉及:各类学校

二次供水小区(水箱)

农村集中式供水设施

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

非法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

2、服务内容

发现或怀疑有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

☆☆☆要点提示

a)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诱发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中毒性、感染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从这个概念出发不包括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病、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然而国际上有人把这类疾病也归为食源性疾患的范畴)。

B、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1)协助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此部分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专业机构的现场指导下进行)

(3)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法律法规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规范》《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08-2004)

C、学校卫生服务

协助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法律法规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D、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对法

☆☆☆要点提示。

法律法规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

法规依据:《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巡查要点:巡查辖区内是否有医疗机构或个人存在以下非法行为:

a)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b)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3、服务流程

4、服务要求

(1)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协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2)县(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要采用在乡镇、社区设派出机构或派出人员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的指导、培训并参与考核评估。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零报告制度。

5、工作指标

(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100%

报告事件或线索内容包括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计划生育。

(2)协助开展的实地巡查次数

计算方法为:某一周期内本辖区实际开展的食源性疾病巡查次数+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次数+学校卫生巡查次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查次数+计划生育巡查次数之和。

THE END
1.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精选6篇)篇2: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1、目的未确定公司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中适用的安全标准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建立识别,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渠道,确保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为最新版本,提高员工和相关方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tkbq932.html
2.法规标准相关的内容是什么法规标准相关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是法律像全国人大颁布的刑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其次是法规比如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 再者是规章像国务院各部、委、局和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https://m.pcauto.com.cn/baike/753878/1474171/
3.法律法规标准管理制度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30511135433_7055682.html
4.食品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4、食品生产企业涉及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 法律法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2021年9月1日实施】 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00411&moduleid=21
5.《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课程一教学运行与管理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概念,定义、范围;了解标准与法规间的关系,以及与质量管理体系等的关系;掌握我国与国际现有的主要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标准与法规的作用与意义(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监督管理,国内外贸易);使学生能把握当今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发展动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https://www.gxtcmu.edu.cn/yxy/kstd/spzlyaqjys/jxyhygl15/kcy14/content_54075
6.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标准化法律法规第十七条社会团体应当自我声明其公开的团体标准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并对公开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第十八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其团体标准信息。 社会团体到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自我声明公开信息的,需提供社会团体法人证书、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的https://www.ynstdinfo.net/-/---353
7.最新企业档案相关的法规标准【更新至2020年6月9日,含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实施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1999年实施至今) 2、信息与文献 文件管理过程 文件元数据 第1部分:原则(GB/T 26163.1-2010) 信息与文献 文件管理 第1部分:通则(GB/T 26162.1-2010 ) 3、国有https://www.jianshu.com/p/507cc45de45d
8.推普形堂——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广普通话人人有责。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有效拓展推普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激发推普热情,继续掀起推普热潮。 我国的语言文字政策 1.基本政策 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https://www.meipian.cn/3aelu787
9.《政策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政策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政策与法律法规》是以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法学理论为基础,以现行旅游法律法规为核心,将旅游法学理论与旅游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是高职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获取导游证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是旅游类专业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知https://njwc.wjtts.net/info/1011/1282.htm
10.欧盟建筑技术法规简介IA是欧盟执委会提出的评估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经济、社会、环境潜在影响的一整套逻辑步骤,是政策决策者通过这样的评估,对出台政策可能造成正负面影响收集证据的过程,包括定性、定量和货币化评估分析。IA对界定法律法规与市场的关系,为欧盟和成员国构建一个法律法规制定的制度框架,使法律法规和规章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http://www.cecs.org.cn/jsjl/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