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2=30分)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

1、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D)

A道德品质B道德理想

C道德原则D道德规范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是(D)

A慎独B勤劳善良

C艰苦朴素D为人民服务

3、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C)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4、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C)

A社会舆论B传统习惯

C内心信念D评价方式

5、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

A出生B10周岁

C16周岁D18周岁

6、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C)

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D指导作用

7、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B)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8、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A)

A社会主义道德B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道德

C中华民族传统美德D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道德

9、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A)

A类推原则B罪行法定原则

C罪行相适应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0、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来的女婴扔到河里淹死了。甲某的行为犯了(D)

A过失杀人罪B遗弃罪

C故意杀人罪D无罪

11、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文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是(C)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绝赡养年迈,丧失劳动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12、在不同种类的处罚中,属于治安处罚的是(B)

A管制B罚款

C拘役D没收非法所得

13、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D)

A养性B内省

C慎独D顿悟

14、职业道德的核心部分是(A)

A职业技能B职业经验

C职业态度D职业理论知识

15、“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C)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二多项选择题(3×10=30)下面10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

16、下列哪些是违反法律的(CD)

A中职生不等下课就回家吃饭的行为

B李涛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盆,事后主动赔偿

C吴波跟同学李竞有矛盾,怀恨在心,找人把李竞打成重伤。

D何亮偷窃网吧财物的行为

17、人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下列选择是指人生社会价值的有(CE)

A个人的生活存在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C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D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

E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18、某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时,也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ABCDE)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E奉献社会

19、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ABCDE)

A依法纳税

B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E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0、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BCDE)

A遵纪守法B保护环境

C文明礼貌D爱护公物E助人为乐

2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的义务包括(ABCD)

A完成劳动任务B提高职业技能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2、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ABDE)

A不随地吐痰

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据为己有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23、培养个人良好道德品质(BCE)

A是对个人行动自由的干预或限制

B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C能使人们自觉地遵守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

D是依靠根据强制力量来巩固和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E能使道德原则规范由外在的要求变成人们日常社会习惯

24、中职生即将或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必须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就要有(ABCD)

A国家意识B公民意识

C职业意识D法律意识

25、注重文明行为包括(ABC)

A讲究文明礼貌,讲究卫生

B助人为乐,尊老爱幼

C保护环境和资源

D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顾他人感受

三、简答(25分)

26、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7分)(见综模拟测试一第三题3小题)

27、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8分)(见综模拟测试二第三题2小题)

28、简述你对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理解?(10分)(见综模拟测试二第三题1小题)

四、案例分析(15分)

孙某是一位农民,2000年经人介绍在某市搬家公司作搬运工人,公司每月支付孙某工资300元,并安排孙某在搬运公司的集体宿舍居住。2001年2月,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公共场所宣传劳动法,孙某听到宣传得知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412元,就找到公司徐经理要求增加工资,徐经理不同意说:公司给孙某提供住处不是免费的而是每月从工资中扣除100元,发到孙某手里300元。而且公司为工人提供免费的午餐,并给工人统一购买了服装,遇到加班加点还按法律规定付给加班加点费,这些费用加起来孙某每月收入早已超过412元,公司每月违反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规定。如果孙某不愿意在这里干,可以到别处去干。(见综模拟测试一第四题)

问:

⑴徐经理对公司没有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8分)

⑵若公司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7分)

THE END
1.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和法规;⑦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⑧军事法规等等. 三、法律的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可分为(5类法):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2.法律基础知识概览11.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我国法律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最长期限是()个月。(2.5分) A.6 B.12 C.18 D.24 12.国家创制法的方式有()。 A.制定和认可 B.照搬外国法 C.模仿 D.借鉴 13.用人单位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5591
3.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种律师普法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种。具体内容如下: 1、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2、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https://m.110ask.com/tuwen/2305211204144695416.html
4.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的渊源【答案】BCD【解析】法的渊源即法律的来源,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有时简称“法源”。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经济法规、国际条约与协定。非正式有:https://gs.huatu.com/2022/0318/1628632.html
5.《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三、法律的定义1.维辛斯基定义:法是以立法形式规定的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和为国家政权所认可的风俗习惯和公共生活规则的总和,国家为了保护、巩固和发展对于统治阶级有利的和惬意的社会关系和秩序,以强制力量保证它的施行。2.属性:规范性;阶级性;政治性;强制性3.我国法学界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