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一起来学习《黄冈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法治法律立法

《条例》颁布实施,对于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答:2021年1月28日,我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好社会效果,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条例》作为我市第一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地方性法规,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草,是黄冈市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推动文明行为立法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文明城市品质,带动黄冈市“五大创建”,特别是推进黄冈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具有深远意义。

02

出台《条例》的背景是什么?

答:概括地说就是三句话:中央有号召,群众有期盼,现实有需要。

一是中央有号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黄冈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希望通过法治的力量,引导和规范市民的文明行为,通过法律约束、实践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是群众有期盼。近年来,人大和政协代表、委员不断提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促进文明行为立法的提案和议案,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明行为立法工作的关切和期待。为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迫切需要出台一部综合性、系统化的地方性法规,对倡导的文明行为和禁止的不文明行为作出更明确、更具操作性的规定。

03

文明行为促进立法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04

《条例》的大致框架是什么?

答:框架上,《条例》共六章45条。

第一章“总则”,主要包括立法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原则机制,财政保障,领导机构,政府职责,社会参与等内容。

第二章“基本文明行为规范”。本章的内容是指每一位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热爱祖国、维护公共卫生、爱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秩序、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维护社区秩序、维护乡村文明、文明上网、文明用餐、文明养犬等内容。

第三章“鼓励与促进”。本章的内容是在第二章规定的必须做的行为的基础上,增加的鼓励支持全社会参与的行为,属于引领和示范层面的内容。分别为鼓励和支持的几类具体行为、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心理健康建设以及鼓励和支持社会参与的其他方式。

第四章“实施与监督”。主要包括考核监督机制、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体系、公共设施的建设、日常检查、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等事项。

第五章“法律责任”。主要对违反第二章“基本文明行为规范”的几类不文明行为设定了行政处罚;同时考虑到不文明行为社会危害性不高,也为了防止“以罚代管”情况的出现,条例规定了“参加社会服务代替罚款”的内容。

第六章“附则”,规定了条例在龙感湖管理区和白莲河示范区施行的责任主体和施行日期。

05

《条例》在内容上有何特色?

答:内容上,《条例》结合黄冈实际,从我市城市社会治理、智慧黄冈、文明黄冈、信用黄冈建设等多个方面,着力解决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关键问题,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体现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增加了引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使用公筷、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等内容。

二是坚持以倡导为主、处罚为辅促进市民文明行为。《条例》条款坚持以提倡和号召的文明行为为主,与之配套的是处罚措施也充分考虑行为人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06

《条例》对政府、社会和公民各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答:《条例》明确了各方职责,政府、社会、公民“个个有责任”。

一是政府主导,依法推进。第三条明确:“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实行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推进、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是社会参与,凝聚共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需要凝聚社会共识,调动社会力量,推动形成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良好局面。《条例》的第五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有权对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投诉、举报。

三是公民践行,引领风尚。《条例》规定了公民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主要途径,即自觉遵守和积极举报。

07

《条例》对市民日常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基本行为规范?

答:《条例》明确了公民个人行为规范,个人卫生健康、文明出行、生活习惯“事事有引导”。公民个人的不文明行为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行为、环境文明行为、秩序文明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为此,《条例》第六条至第十六条从九个方面作出了基本的行为规范。比如,公共卫生方面,对个人配合防疫作了规定。公共秩序方面,规定:“不高空抛物,不在阳台、晾衣架上搁置危险物品,防止建筑物的附属物、悬挂物或者搁置物掉落造成损害。”文明出行方面,第十条对禁止车窗抛物、机动车驾驶人正确使用远光灯、礼让行人等方面作了规定。文明就餐方面,第十五条倡导杜绝餐饮浪费,提倡分餐公筷。规定:“公民应当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文明用餐、合理消费,践行“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取餐,自助分餐用餐。餐饮服务企业应当配备公筷公勺,引导消费者适当合理点餐、文明健康就餐。”

08

《条例》在倡导文明新风尚、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上有何亮点?

答:《条例》的一大特色就是倡导文明新风尚,助力黄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当前全市上下正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条例》的出台,既是测评内容、指标要求,更是推进措施。《条例》有针对性地将测评的重要指标内容纳入其中,将前期创建工作的许多成功经验总结于内,进一步转化、固化为可操作可执行的法规条款,为更好地开展创建工作夯实了制度基础和法治保障。比如,鼓励志愿服务,为志愿者提供保障。《条例》第三章倡导性规定了侧重于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文明新风尚,包括鼓励见义勇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条例》第十八条规定:“鼓励和支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第十九条规定:“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激励制度。鼓励和支持单位、个人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事业单位招聘可以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

THE END
1.劳动保护措施具体有哪些律师普法劳动保护措施具体有哪些 劳动保护措施具体有: 1、组织措施: (1)制定和完善劳动保护法规和规章制度。例如,从机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到管理人员和劳动者个人在劳动保护工作上的职权和责任的规定;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的技术标准和现场作业规程;关于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和报告的规定;工时和休假制度;妇女劳动特殊https://www.110ask.com/tuwen/8193560664060329177.html
2.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有哪些彭彦林律师普法视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2-06-08 09:45:33 律师解答 1、自身预防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2、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 3、学校预防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https://www.64365.com/video/sjdbx/
3.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时有哪些特殊情况?守法普法在刑事案件办理的过程中,检察院对担任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犯罪嫌疑人在采取各种强制措施之前就需要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听讼网以生活真实案例为参考,做最真实的法律讲解。https://www.tingsonglaw.com/article/m-3a398542bd54a3783be37986e2edab69
4.民防(人防)知识竞赛题库思政普法答:人民防空的根本任务是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与敌人的空中袭击作斗争,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7、人民防空平时的任务有哪些? 答:宣传、贯彻人防法规;组织制定城市防空袭方案、人口疏散计划及各项保障计划;组织城市重要目标的防护建设;组织编制人防建设与城https://xcb.ntvu.edu.cn/2011_05/24_00/content-1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