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解析:行政拘留属于人身罚。
2.若徐某不服公安机关所作出的处罚决定,申请救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徐某不服,可以找吉林市政府或者是吉林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
B.桦甸市公安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前应当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C.如果徐某对行政拘留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诉讼
3.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情节严重,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
A.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B.诽谤罪
C.传播网络谣言罪
D.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3.【答案】A。解析:《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解释》第10条规定,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291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故本题答案选A。
4.下列对行政复议机关处理行政复议申请表述不正确的是:
A.应当在5日内审查是否受理
B.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得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
C.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
D.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且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将有关复议申请材料发送被申请人。
【答案】B。解析: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且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将有关复议申请材料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应该是转送有管辖权的。故本题答案选B。
5.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________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A.合法、合理、公正、公平
B.公开、公正、及时、准确
C.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
D.合法、方便、及时、正确。
5.【答案】C。解析: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故本题答案选C。
6.下列情形,可以在甲乙之间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乙口头约定,如果甲通过司法考试,就将其所有的司法考试复习资料全部送给乙法律行为
B.甲乙书面约定2018年8月8日领取结婚证,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C.甲乙口头约定,乙次日一早免费搭乘甲的便车进城,结果第二天甲忘记此事,导致乙没办法按时进城
D.甲服毒后昏迷不醒,被送往医院救治乙医院的医生因疏忽大意当成中暑治疗,甲中毒身亡,后经鉴定,因甲中毒太深,即使医院诊断正确也无力回天
6.【答案】A。解析:A选项中,甲乙之间的约定属于附条件生效的赠与合同,条件成就前合同虽然未生效,但合同已经成立,甲乙之间成立合同关系,属于法律关系。B选项甲乙之间属于婚约,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C选项中甲乙的约定属于好意施惠,不成立合同关系,而且甲的行为也不构成故意的违背公序良俗,甲乙之间也不构成侵权之债,所以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故本题答案为A
7.以下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A.日出
B.备课
C.赠与
D.恋爱
7.【答案】C。解析: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现象。民事法律事实根据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A选项属于自然现象,没有引起法律后果。B选项虽然是人的行为,但是该行为本身也不直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C实施赠与可以产生民事法律关系。D选项恋爱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无法引起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故本题答案为C
8.法的本质是指:
A.法的规范性
B.法的表现形式
C.法的强制性
D.法的阶级性
8.【答案】D。解析:法的概念中,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的本质就是其阶级性。故本题答案为D
9.下列中国法的正式的法律渊源是:
A.判例法
B.制定法
C.判例和制定法
D.习惯
9.【答案】B。解析:在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只有制定法,习惯,判例均不属于我国的正式渊源。故本题答案为B
10.下列关于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A.民主就是“为民做主”
B.民主就是所有人掌握国家权力
C.民主就是法治
D.民主就是人民掌握权力
10.【答案】D。解析:民主一词源于希腊的“demos”,原意为人民。其本意是:在民主制度下,公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民主,就是人民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利。故本题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