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知识点精简版

基本含义: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但是,在经济学、统计学、决策理论和保险学

中尚无一个适用于他们各个领域的一致公认的定义。

(一)经济学: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把风险定义为损失机会,表明风险是面临损失的

可能性,是一定状况下的概率。

(二)统计学: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三)决策理论: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的度量

1、损失频率:用于度量事件是否经常发生

2、损失程度:用于度量每一事故造成的损害

概率

损失程度

图1-1风险发生的一般规律

三、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用概率度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损害性。损害是风险发生的后果,无风险则无保险。

(三)不确定性。

1、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地点不确定

3、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损失的后果不确定

(四)可预测性。大量风险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奠定了保险费率确定的基础。

(五)发展性——可变性

当代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如使用网络和手机的风险,电信诈骗。

四、风险构成的要素

(一)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或条件,或者风险事件发生时,导致损失扩大的原因或条件。通常分为三种:

①物质风险因素: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人无关——有形的;

②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修养有关,偏重于人的恶意行为——无形的;

③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无形的;

实质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

人为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

(二)风险事故:风险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风险的载体

是造成损害的直接的、外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

在的原因,是损害的媒介物。

(三)损失——风险事件的结果,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直接损失(PhysicalLoss)

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一结果

(2)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Loss)

由直接损失引发的无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二结果

包括:额外费用损失(ExtraExpenseLoss)

收入损失(IncomeLoss)

责任损失(LiabilityLoss)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之间的关系:

三者共同构成了风险。其中,风险因素是造成风险事故的直接原因,但仅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风险事故才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

引起导致产生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的可能风险

损失间接原因损失直接原因

如:刹车失灵→车祸→车毁人亡

第二节风险的分类

一、风险的基本分类

(一)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1.自然风险: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

2.社会风险:个人行为的反常或不可预料的团体行为

3.政治风险:又称国家风险,指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或订约双方所不能

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

5.技术风险:科技发展、生产方式改变带来的风险

(二)按风险产生的环境分类

1.静态风险

经济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由于自然力不规则变化或反常现象及人们的过失行为造

成的风险。如自然灾害、民事纠纷。影响少数,有规律性,可预测。

2.动态风险

在经济条件变化的情况下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与社会发展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发

生变化导致的风险,通常涉及范围通常较大,引起连锁反应。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有关。如:技术进步、人口增长、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三)按风险引发的结果(性质)分类

1.纯粹风险

只有损失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结果是“损失”和“无损失”。

2.投机风险

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结果:“损失”、“无损失”和“获利”。如购买股票。

(四)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纯粹风险)

1.财产风险:导致有形财产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

2.人身风险

人们因生、老、病、伤残等原因而导致的经济和精神损失的风险。人身风险所致的损失一般有两种:一是收入能力损失;二是额外费用损失。

3.责任风险

依法或根据有效合同对他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应负的法律赔偿责任或合同赔偿责任。

4.信用风险(违约风险)

因一方不守信用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风险。

第三节风险管理概述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有关纯粹风险的决策,是应用一般的管理原理去管理一个组织的资源和活动,并尽可能减少意外事故损失和它对组织及其环境的不利影响。

三、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总目标: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二)具体目标:

1、损前目标:

2、损后目标:

四、风险管理的程序

(一)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书

(二)识别风险:

(三)衡量风险:

(四)选择对付风险的方法

(五)贯彻和执行风险管理的决策

(六)检查和评价

第二章风险分析

第一节风险分析概述

一、风险分析的含义

风险分析是一个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的复杂过程。

二、风险分析的组成

风险的分析也可以具体细化为风险与人的行为、风险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三部分:

THE END
1.民法新篇章解读2023年全新修订的法律宝典一、民法典的重要性与历史演变 在法律体系中,民法典作为私法的核心,其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自从1845年法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以来,各国纷纷效仿,形成了一套以保护公民权利为核心的法律体系。2023新版民法典完整版,不仅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立于不败之地的人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228.html
2.民法典的变革从条款到生活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以人为本、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篇章。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文件,更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引领者。那么,民法典与过去有何区别呢? 二、立法创新:从碎片化到全面的制度构建 在前代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民事法律体系,各地制定了大量相互之间存在差异甚至冲突的地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422.html
3.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权利平等法律明确公正保护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权利平等法律明确公正保护 权利平等 在实践中,权利平等的原则体现在每个人都享有相似的基本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因其身份、地位或其他原因而受到歧视。例如,在婚姻关系中的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完整性和财产独立性。这要求法院在处理涉及婚姻财产分割或离婚赡养费问题时,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https://www.3svb9bc3.cn/xue-shu-huo-dong/352682.html
4.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坚持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研究法治宣传教育新机制新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的启动之年。深入谋划和推动“八五”普法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5.十人以上集体诉讼的法律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第一百零一条) 5.个人信息和网络虚拟财产受保护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https://www.51zlaw.com/flzs/95754.html
6.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一、民法的概念(一)民法之语源:1.源自罗马法之jus civile,意为市民法2.从日本翻译而来3.中华法系并无民刑之分(二)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形式民法有成文法典;实质民法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三)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1.普通民法:即民法典2.特别民法:是民商合一国家的民事单行法,及民商分离国家的商法典。3.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7.最高院法官解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5个热点难点问题(含民法典我国民事法律中只是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作了规定,而对于“自然债务”的概念、分类、效力并未规定。根据传统的民法理论,自然债务通常分为履行道德义务之给付、不法原因之给付、超过法定利率之给付、婚姻居间之报酬等类型。解除上述同居关系的补偿金应当属于不法原因之给付的自然债务,因为其违反了《婚姻法》的禁止性规定https://www.wxrb.com/doc/2022/05/05/168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