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合同内容一般包括哪些条款?

我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烟、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规定。”依此说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是具有财产关系的民事合同,不包括身份关系的合同。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凭借行政权力、经济实力等优势地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二)合同是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合同的主体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的成立是各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

(三)合同是从法律上明确当事人之间特定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文件;

合同在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当事人的特定经济目的。

(四)合同是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协议。

合同依法成立生效之后,对当事人就具有了法律上的拘束力。

二、合同内容一般包括哪些条款

(一)合同内容的一般条款

合同的内容,即合同的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各项具体意思表示,具体体现为合同的各项条款。根据《合同法》第12条的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应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二)合同内容不明确时如何处理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前述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THE END
1.教育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单选题】构成前房的部位有(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尽职尽责的关键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成分主要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法律与烹饪人员从事的工作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球壁的中层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https://www.shuashuati.com/ti/f41431024ab443b68f62d1d3d7e943ac.html?fm=bd54a1176c0911299fe6b681e8f2d49831
2.民事法律关系要素(精选6篇)民事法律关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总是要有多方主体参加的,只有一方主体存在,就不可能发生社会关系,也不可能形成法律关系。因此,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总是存在相互对应的多个主体。其中,享有权利的一方是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是义务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并非总是只有一人,也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有单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5t3h8nq.html
3.合同具有的特征包括()。A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B合同合同具有的特征包括()。 A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B 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C 合同是从法律上明确当事人之间特定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文件 D 合同是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协议 E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但政府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中一方 https://m.gd.huatu.com/tiku/4704752.html
4.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呢?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平等。 无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乃至国家,在所参加的民事法律关系中都是彼此独立、互不隶属的平等主体。 (2)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对等。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法规范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https://m.gaodun.com/cta/1530946.html
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心得6篇(全文)1.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构成要素和产生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定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也是我们理解本专题以及专题 三、专题 四、专题五的基础知识。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2)民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h9tcq8l.html
6.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范文严格地说,医患关系不仅包括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包括医患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1];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当包括医患之间的供求关系、经济关系[2]。“医患关系”这种称谓充其量不过是从社会关系主体的角度把医患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区别开来,难以突出医患法律关系的特征。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38957.html
7.民法(第4版)最新章节魏振瀛著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德国学者萨维尼在理论上首次系统地使用法律关系概念,是在私法领域。后来法律关系概念被法理学和其他部门法学广泛采用,苏联民法学者首创民事法律关系概念,我国民法学者多采用此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狭义的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0144070/10.html
8.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一、民法的概念(一)民法之语源:1.源自罗马法之jus civile,意为市民法2.从日本翻译而来3.中华法系并无民刑之分(二)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形式民法有成文法典;实质民法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三)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1.普通民法:即民法典2.特别民法:是民商合一国家的民事单行法,及民商分离国家的商法典。3.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9.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zhiyue5654民法正是通过民事法律关系实现其对社会关系调整职能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现实生活中的民事权利都是以民事法律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法律依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法律关系也就因确认它们的法律部门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法律关系如税收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诉讼http://blog.chinaunix.net/uid-28796427-id-3963149.html
10.民法教学大纲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4学时)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要素的构成及其意义 二、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消灭 https://law.sicnu.edu.cn/p/60/?StId=st_app_news_i_x151152147946061809
11.专升本民法总结民法通则法律法人请求权民事法律关系有以下特征:(1)主体地位平等。(2)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对等。(3)权利救济和补偿性。 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1.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参加到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国家。 2.内容:民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 事义务。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GPOF6SA0552EC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