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指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事实的认定及处理的标准,当现有的证据足以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且该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以下为刑事案件立案的具体标准:
1、存在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并非主观臆测,必须有证据证明。
2、需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刑事案件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分则条文的有关规定,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查、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以下案件属于刑事案件:
1、杀人案、伤害案、抢劫案、投毒案、放火案、爆炸案、决水案、强奸案、盗窃案、抢夺案、敲诈勒索案等。
2、触犯刑法的案件: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等。
3、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等。
打人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如下: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寻衅滋事罪: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案件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刑事案件:侵犯刑法所保护的客体的案件。
2、民事案件:侵犯民事法律保护的客体的案件。
3、行政案件:侵犯行政法保护的客体的案件。
案件性质还包括:
1、确认之诉: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之诉。
2、给付之诉: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民事义务之诉。
3、变更之诉: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变更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