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习题集

婚姻法第一章婚姻家庭制度和婚姻家庭法一、判断题1.我国现阶段关于婚姻的观念表述为: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自愿建立夫妻关系的结合。

(错误,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2.世界各国婚姻家庭法中关于禁止近亲属通婚的规定、法定婚龄规定、禁止患有一定疾病者结婚等,都是婚姻家庭具有社会属性的体现。

(错误,是婚姻家庭具有自然属性的体现。

)3.马克思主义认为,婚姻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形成和支配婚姻这种人类两性结合形式的本质力量,是社会力量,而不是自然关系或一般的感情关系。

)5.对偶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群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

(错误,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

)6.群婚制的特点在于男女两性关系因一定范围血缘关系的排斥而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正确)7.奴隶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主要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允许纳妾。

(正确)8.民法上的近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错误,《<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12条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9.婚姻家庭关系中,人身关系是主要的,财产关系是从属于人身关系的且不具有等价有偿的特点。

(正确)10.中国公民与外国人,或者双方均是外国人要求在我国实施婚姻家庭行为的,一律适用我国婚姻法。

(正确,婚姻家庭法是普通法,属地管辖权)二、简答题1.简述历史上出现过婚姻家庭制度的类型人类社会主要出现过三种类型的婚姻家庭制度: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

在群婚出现之前,人类的两性关系还没有禁忌,处于杂乱性交时期,没有形成婚姻家庭制度。

群婚制是指原始社会中一定范围的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制度。

这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婚姻家庭形态。

群婚制具体划分为血缘群婚和亚血缘群婚两个阶段。

对偶婚制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个体婚制过渡是的中间形态,存在于原始社会野蛮时期,是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相对稳定地同居生活,但双方仍有与其他异性发生性关系自由的婚姻形式。

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

一夫一妻制的确立,是人类从无阶级社会进入有阶级社会开始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私有制的确立、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是一夫一妻制产生的标志。

2.简述婚姻家庭法的编制体例的历史沿革婚姻家庭法的编制体例的历史沿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附属于民法的资本主义国家婚姻家庭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

(1)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

中外各国的古代法多采取诸法合体的形式,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与其他内容庞杂的法律规范一起,规定在统一的法典中。

(2)附属于民法的资本主义婚姻家庭法。

在资产阶级看来,婚姻家庭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是民事契约关系。

据此,婚姻家庭中的行为,诸如结婚、离婚、收养、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等,都成为民事契约关系。

民法作为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的法律部门,包含了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内容。

(3)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

婚姻家庭法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曾经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婚姻家庭法和回归民法组成部分的婚姻家庭法。

3.行政机关追究婚姻家庭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必须复核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第一,行为人具有行政责任能力。

无行政能力者不承担行政责任。

第二,行为已经构成违法。

行政责任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发生或存在当事人实施了可招致行政责任的违反婚姻法的过错行为,即违法行为人实施了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

第三,行为具有相应情节。

情节是区分不同法律责任承担的分界线。

行为人实施了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情节轻微的,应当承担行政责任,造成了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依法构成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4.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婚姻法》(修正案)第46条规定了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有以下情形:一方(1)重婚(2)与他人同居(3)实施家庭暴力(4)虐待(5)遗弃家庭成员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章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一、单选题1按照封建法律规定,离婚方式有四种,即出妻、义绝、和离、呈诉离婚,实际上最主要的离婚方式是(A)A.出妻B.义绝C.和离D.呈诉离婚2.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摒弃旧婚姻家庭制度,明确规定了“废除一切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的法律是(C)A.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B.《大清民律草案》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D.《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的施行日期是(C)A.1951年1月1日B.1950年4月13日C.1950年5月1日D.1950年3月8日二、多选题1.属于广义上的古代婚姻家庭法的组成部分的有(ABCD)A婚礼B律C家礼D令2.1980的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在之前的婚姻法上补充了两个,它们是(BC)A.婚姻自由B.计划生育C.保护老人合法权益D.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3.下列属于2001年颁布的婚姻法修正案的新内容的有(ABCD)A.禁止家庭暴力B.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制度C.个人特有财产制D.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三、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的特征。

整个古代中国社会的婚姻家庭法具有如下特征:(1)包办强迫婚姻,男女无婚姻自由。

“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是古代成立婚姻的唯一合法形式。

门当户对和婚姻论财,是成就婚事的主要条件,也是父母下命、媒妁传言的实际依据。

法律以成立婚书和收受聘财为定婚的要件。

(2)剥削阶级一夫一妻多妾与劳动者一夫一妻并存。

(3)男尊女卑,夫权统治。

(4)家长专制,漠视子女利益。

家长权是家长对家属享有的一切权力的总和,主要内容有,统帅(5)以“出妻”为主要方式的专权离婚。

我国古代婚姻家庭制度下,离婚受到严格限制;离婚权主要属于丈夫和男家,妇女处于无权地位。

2.1980年婚姻法与1950年婚姻法相比较,主要发展体现在哪里?(1)基本原则的补充;补充了计划生育原则和保护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2)修改了结婚条件;主要在法定婚龄和禁婚血亲范围上做了修改。

将原婚姻法规定的男20岁、女18岁的法定婚龄提高到男22、女20;将兄弟姐妹以外的其他五代旁系血亲是否通婚从习惯的规定改为禁止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相互结婚。

(3)扩大了对家庭关系的调整;原婚姻法只规定了夫妻间、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

1980年婚姻法进一步将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纳入调整范围。

(4)离婚条款的修改和增补;在程序上,1980年婚姻法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在判决离婚的理由上,明确规定“如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5)增加了制裁办法和强制执行条款。

第三章亲属关系二、单选题1.妯娌作为一种姻亲,她们属于(D)A.血亲的配偶B.配偶的血亲C.血亲的配偶的血亲D.配偶的血亲的配偶2.小杨和外祖母是(A)A.直系血亲B.直系姻亲C.旁系血亲D.旁系姻亲3.罗马法的亲等算法,小龙和叔叔的孙女是(C)A.三等亲B.四等亲C.五等亲D.六等亲4.按寺院法亲等算法,小杨和姨父的儿子是(A)A.二等亲B.三等亲C.四等亲D.五等亲5.下列不属于我国婚姻法所指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是(C)A.堂兄B.外甥女C.小姨子D.叔6.关于收养和抚养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收养关系终止,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拟制血亲消灭。

B.基于抚养事实而产生的拟制血亲关系,可因作为这种拟制血亲存在基础的婚姻关系的解除而终止。

C.收养关系终止,因收养而产生的所有亲属关系消灭。

D.离婚当然消灭因抚养事实业已形成的所有拟制血亲关系。

7.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D)年可休一次探亲假?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三、多选题1.下列属于我国目前亲属的分类的是(BCD)A.宗亲B.姻亲C.血亲D.配偶2.下列各组亲属称谓中,全部属于姻亲的有(ACD)A.伯母、姨父、妹夫、女婿B.外甥媳、外祖父、表嫂、舅父C.岳父母、儿媳、嫂、弟媳D.公婆、舅母、姑父、表姐夫3.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D)A配偶是姻亲B按照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不存在一亲等的旁系血亲C按照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不存在一亲等的旁系血亲D按照我国婚姻法的亲属计算法,直系血亲是从自身算起,即自己算一代4.下列能引起亲属关系变化的有(ABD)A.离婚B收养C非婚生子女的准正D宣告死亡5.在我国,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是指(AC)A.生父母与非婚生子女B.继父母与继子女C.生父母与婚生子女D.养父母与养子女四、简答题1.简述家属、亲属、家庭成员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答:亲属指基于婚姻、血缘、收养或扶养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家属是指与自己在一个家庭内共同生活的亲属。

家庭成员指同居一家、共同生活,彼此之间负有法定权利义务的亲属。

有亲属关系的人不一定互为家庭成员。

家属、家庭成员仅仅是亲属中的极小一部分,亲属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家庭成员一定是亲属,而亲属不一定是家庭成员。

2.除了婚姻法,亲属关系在其他民事法律上的效力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答:例如(1)一定的亲属关系是监护的基础法律关系;(2)一定的亲属可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3)一定的亲属得依法提出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申请,以及撤销失踪宣告和死亡宣告的申请;(4)失踪人的财产由其一定的亲属代为管理;(5)按照一定的亲属关系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6)列入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亲属得为遗嘱继承人,等等。

3.在我国婚姻关系终止是否连带消灭了基于此所产生的姻亲关系答:我国婚姻法采取了“从习惯”的法律对策。

自1950年婚姻法以来,关于姻亲的消灭始终遵从民间习惯。

按内地多数地区习惯,因离婚终止婚姻关系时,习惯上终止姻亲关系;因配偶死亡而终止婚姻关系时,习惯上非但不影响原来存在的姻亲,相反还鼓励当事人双方继续保持原有亲属联系。

我国继承法关于丧偶儿媳对公婆遗产的继承权、丧偶女婿对岳父母遗产继承权的特别规定,是一个明显例证。

第四章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一、单选题1.(C)是指男女双方或一方有配偶,而又与他人隐秘地发生两性关系地行为;()是指已有配偶的人与婚外异性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但不以夫妻名义相称的行为;()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

A.姘居;重婚;通奸B.姘居;通奸;重婚C.通奸;姘居;重婚D.通奸;重婚;姘居2.根据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C)。

”A.超生子女费B.计划外生育费C.社会抚养费D.以上说法都错误3.我国法定的晚婚年龄是,男()女()(C)A.22,20B.23,21C.25,23D.25,24二、多选题1.以被侵犯的权益为依据,可以将家庭暴力区分为(ACD)A.身体暴力B.语言暴力C.性暴力D.精神暴力2.哪些机构承担了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社会救助和法律救济的职责?(BCD)A.人民政府B.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C.受害人所在单位D.公安机关3.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暂停探望权人的探望的主体包括(BC)A.子女本人B.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的一方C.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职责的人D.人民检察院4.下列不违背婚姻自由原则的有(BD)A.买卖包办婚姻B.经人介绍相亲C.借婚姻索取财务D.聘礼三、简答题1.简述重婚行为当事人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违反一夫一妻制所缔结的婚姻无效。

重婚,无论是经过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婚姻登记,还是基于事实上以夫妻关系相处,均不受法律保护。

(2)重婚是构成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

婚姻法第32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有重婚情形之一,一方要求离婚,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3)重婚是构成无过错一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之一。

根据婚姻法第46条规定,夫妻一方重婚导致离婚时,无过错一方享有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

(4)从刑法论,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行为虽然构成重婚,但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重婚故意的,则不以重婚罪论处四、论述题1.根据我国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规定,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在婚姻关系上,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结婚、离婚自由。

妻子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或妻子按照计划生育要求中止妊娠的,在手术后六个月内,丈夫不得提出离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在夫妻共同财产上,保护妇女合法的财产权益。

妇女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影响;离婚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由夫妻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原则判决;保护离婚妇女的房屋所有权和使用权,对于夫妻共有的房屋,除另有约定外,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依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等原则判决;对于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妇女和子女权益等原则协议解决;离婚后妇女无房可居的,必须在离婚时妥善作出安排。

(3)在子女的抚养和监护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父母双方对于子女负担平等的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时,妻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子女抚养问题,在有利于子女权益的条件下,应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龄的夫妻双方均有义务按照有关规定计划生育,夫同样负有避孕的义务,以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第五章婚姻成立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婚姻法规定的禁婚亲不包括拟制血亲B.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不宜结婚,但无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结婚不受禁止C.艾滋病患者不得结婚D.直系姻亲不应当结婚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无效婚姻并非当然无效,只有在依法被宣告无效后才确定该婚姻为自始无效。

B.宣告婚姻无效既可由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确认后宣告无效,也可以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依行政程序确认后宣告无效。

C.对婚姻效力的审理,既可以依法作出判决,也可以适用调解。

D.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当事人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的除斥期间为自结婚登记之日起(D)。

A.二年B.三年C.半年D.一年二、多选题1.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0条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请求返还聘礼(彩礼)的请求人民法院应当支持(BCD)A.给付的彩礼数额巨大B.双方尚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C.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D.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2.以下哪种情形中的婚姻无效(BCD)A.因受胁迫而结婚B.表兄妹之间的婚姻C.只差两天就达到法定婚龄而登记形成的婚姻D.一审判决离婚,在上诉期内与他人结婚形成的婚姻三、简答题1.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的原因有哪几类?答:(1)重婚;(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

2.简述有权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请求权人的范围。

有权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请求权人,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因无效原因不同而有别:(1)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2)以未达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3)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为当事人的近亲属;(4)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第六章婚姻的一般效力一、单选题1.资本主义早期的婚姻法律采用的是(A)A.夫妻一体主义B.夫妻别体主义C.夫妻异体主义D.女权主义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在古代社会,赘婿的法律地位同于已婚妇女,没有独立人格,处于妻家的父权之下,社会地位极为低下。

B.夫妻一方有正当理由暂时分居,不得视为违背同居义务;法律也允许夫妻因感情不和而分居。

C.夫妻一方违背忠实义务,夫妻他方有权停止同居。

D.我国法律追究与夫妻一方通奸的行为人的民事责任。

3.下列属于日常家事代理范围的有(B)A.丈夫在妻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作为共同财产的房子转卖。

B.妻子取夫妻存款5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

C.丈夫未经妻子同意放弃妻子遭遇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D.妻子于丈夫出差期间未与丈夫商量为家里购置了一套新家具。

三、简答题1.简述法律规定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的必要性。

忠实主要是指夫妻不为婚姻外之性交,在性生活上互守贞操,保持专一;也包括夫妻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他方,不得为第三人利益牺牲、损害配偶他方利益。

自人类实行一夫一妻制以来,调整两性关系的立法普遍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

首先,夫妻相互忠实是落实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的根本要求。

其次,夫妻相互忠实是婚姻当事人共同一致的强烈要求,而非法律的创造。

其三,夫妻相互忠实,是子女血缘清白的保证,是保护配偶身心健康的需要。

其四,明确夫妻有相互忠实的法定义务,为调整婚姻关系的其他具体制度提供了法理依据。

2.日常家事代理权的特征。

(1)日常家事代理权基于配偶身份而生,不以明示为必要。

其范围限于日常家事,行使时不必以被代理人名义行使。

(2)日常家事代理是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推定,符合当事人利益。

确定夫妻有日常家事代理权有利于维护简单的民事交易,有利于维护交往第三人的利益。

(3)日常家事代理权主要是为婚姻共同生活的便利而设置的。

第七章夫妻财产制一、单选题:1.将妻的婚前财产所有权转移于夫,妻仅保留此项财产的返还请求权;在婚姻关系终止时,夫应将此财产或其折价金额返还给妻或妻的继承人。

这种夫妻财产制是(B)A.共同财产制B.统一财产制C.联合财产制D.妆奁制2.依据现行《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中,哪一项不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D)A.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B.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C.一方的残疾人生活补助费D.一方依法定继承获得的财产3.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精神,关于夫妻财产的约定,应注意(D)A.约定的范围仅限于婚后财产B.可以约定婚后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C.可以约定采用联合财产制D.约定必须具有书面形式4.魏明将他人打伤,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各种损失将近30万元。

事件发生后,魏明与妻子王虹离婚,约定双方的共同财产都归妻子所有。

后魏明以屋无力赔偿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魏明离婚前所欠的侵权债务应如何处理?(C)A.不赔偿B.用王虹的财产赔偿C.仅用魏明的个人财产赔偿D.用离婚前的共同财产赔偿5.张宏与赵岚1987年10月结婚。

1997年11月双方协议离婚,但是财产分配上发生争议。

请判断,下列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有财产?(D)A.张宏婚前用复员费购买的婚后共同使用的一套组合家具B.赵岚婚前继承后共同使用和管理的三间房屋C.1987年初张宏的朋友赠与他的一步摄像机D.赵拦创作的多集电视连续剧二、多选题: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离婚时,下列哪些财产归夫妻一方个人所有(ABCDE)A.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B.个人专用的物品C.复员军人的医药补助费D.复员军人的回乡生产补助费E.夫妻一方婚前继承的财产2.王某与赵某2000年5月结婚。

2001年7月,王某出版了一本小说,获得20万元的收入。

2002年1月,王某继承了其母亲的一处房产。

2002年2月,赵某在一次车祸中,造成重伤,获得6万元赔偿金。

在赵某受伤后,有许多亲朋好友来探望,共收礼金1万多元。

对此,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BC)A.王某出版小说所得的收入归入夫妻共有B.王某继承的房产归夫妻共有C.赵某获得的6万元赔偿金归赵某个人所有D.赵某接受的礼品归赵某个人所有3.陈某1988年从部队转业,半年后与李某结婚,结婚时李某购置了一套家具。

1994年陈某创作长篇小说《军人》。

1999年李某得知1986年陈某的姑妈去世遗留陈某一套私房,一直由陈某的父母居住。

根据以上情况,陈、李二人的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哪些?(BC)A.陈某的转业费B.李某所购置的家具C.出版小说《军人》所得的稿费D.陈某姑妈遗留的房屋四、案例分析题:1.甲(男)和乙(女)自由恋爱,于1991年9月26日登记结婚,10月1日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时乙带来结婚前自己购置的“光明”牌家具一套、“长虹”牌家庭影院一套,乙的父母送给乙被子、褥子若干;甲在结婚前已经购置了一单元房,登记的产权人是甲。

1997年,甲在国外的舅舅赠与甲古董一件,特别指明该古董仅赠与甲,同年甲继承其父亲的遗产房产一宗。

1998年,乙遇交通事故受伤致残,肇事方赔偿乙残疾补偿费3.2万。

乙残疾后,甲与乙的感情姐姐不合,两人自1999年2月11分居。

甲于2001年9月20日诉于法院要求离婚。

问:(1)案中所涉及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哪些属于共同财产?(2)乙能否以双方结婚已经10年为由主张单元房为共同财产?(3)甲、乙能否约定婚前财产也归夫妻共有?(4)乙能否以“离婚后没有住房”为由请求甲给予帮助?如果能,甲可以给以何种形式的帮助?(5)如果甲、乙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乙对甲因经营欠丙的债务是否有义务清偿?1.参考答案:(1)甲的个人财产有:婚前购置的单元房、甲的舅舅赠与的古董。

乙的个人财产有:乙婚前购置的“光明”牌家具一套、“长虹”牌家庭影院一套,乙的父母送给乙被子、褥子若干以及肇事方赔偿乙残疾补助费3.2万元。

夫妻共同财产:甲经营电脑公司的收入、甲开发的软件的知识产权收益、乙的工资收入、乙的奖金以及甲继承的房产。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规定,除了夫妻双方有特别约定,《婚姻法》第18条规定的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夫妻关系的延续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所以,乙不能以双方结婚已经10年为由主张单元房为共同财产。

(3)《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THE END
1.民法典解读权利义务与法律关系的全面探索法律关系类型及其特点 根据不同的法律属性,可以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公私法律关系两大类。在公私法律关系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债权债务、财产所有权使用权以及人格尊严保护等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性质和运作方式。 民事主体资格 在民法人治下,只有具备相应主体资格的人或组织才能成为合法的诉讼参与者。因此,在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4367.html
2.法律行为基础知识及分类解析51CTO学堂系统财务管理金融/财会会计直播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财会法律行为基础知识民事法律后果意思表示法律事实分类单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有偿与无偿法律行为要式与非要式法律行为主从法律行为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法律行为的基础知识,包括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等。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法关系的行https://edu.51cto.com/video/69649.html
3.律师法原理《律师法原理》ppt课件ppt大学课件预览1,不得私自接受当事人的委托, 承办法律事 务; 2,不得拒绝律师事务所指派为无能力交纳费 用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3,不得拒绝承办人民法院为刑事被告人指定 辩护人的案件; 4,不得接受与已代理的案件有相反利害关系 的当事人的委托; 5,不得接受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案件当事人 http://read.cucdc.com/cw/71809/158380.html
4.《民法典》逐条解读∣第2条:《民法典》的调整对象(含条文主旨民法的调整对象就是民法规范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更确切地讲,民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因民法的调整而形成的民事关系。根据《民法典》第二条的规定,这种民事关系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人身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人格和身份形成的无直接物质利益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808058_1022851471.html
5.www.dllawyers.org/newsdetail.html?parent011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存在哪几种效力? 012股东行使撤销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如何行使撤销权?决议被宣告无效、可撤销或不成立后对内与对外的效力区别是什么? 013公司成立的时间? 014电子营业执照的法律效力? 015公司登记事项有哪些?变更是否需要变更登记?未登记或未变更登记的后果? https://www.dllawyers.org/news-detail.html?parent_id=204&newsInfoId=7230
6.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发生于民事主体之间的具有民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发生于民事主体之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下列哪种情形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单项选择题 A、男青年甲与女青年乙约定一起外出游玩 B、男青年甲与女青年乙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C、男青年甲与女青年乙确定恋爱关系 https://m.jiangmen.huatu.com/tiku/3996212.html
7.思想道德与法律简答题6篇(全文)③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所有人的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利益,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以及保障。因此,个人应自觉的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④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个人的权利是在社会中获得的,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0g6ejur.html
8.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自愿原则,也称意思自治原则,就是民事主体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从事民事活动,按照自己的意思自主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设立、变更和终止,自觉承受相应的法律后果。 ? 6.《民法典》中的公平原则是什么? 《民法典》第6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https://www.gzswtzb.org.cn/dbbanner/xfxcz/dnfg/202112/t20211203_71911708.html
9.最新法理学试题法理学考试题型(八篇)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c) a.物 b.人身 c.精神财富 d.行为结果 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https://fw.chazidian.com/mip/fanwen1525044/
10.合同的分类有哪几种济南刘勇律师普法视频合同有下列类型: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无名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https://www.faniuwenda.com/Video/Index/show/id/213075.html
11.委托人与被委托人是什么关系?与委托人关系有哪几种?与委托人关系有哪几种? 存老师微信:15037178970(手机微信同号,点击复制微信号后,扫码添加咨询。) ,有不时之需时候(找律师、咨询法律),心里更有底气!广告 委托人与被委托人一般是民事法律关系,双方是委托合同中的当事人。委托合同是,委托人与被委托人约定的,由被委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一种合同。该合同可以是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523/2530477480.html
12.用户指南书写起诉状时,有以下四点需要注意:一是依据诉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确定案由,可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进行选择。二要诉讼请求应具体。以服务合同纠纷为例,如要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服务费的,具体数额应当明确;要求支付违约金的应当明确违约金的具体数额或者计算方法。合同纠纷以诉讼请求标的额作为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https://www.bj148.org/ztk/2023nzt/bjfyfbyshj50b/yhzn/202310/t20231025_1658371.html
13.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三)新闻中心1.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 2.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https://news.sina.com.cn/o/2006-09-20/082310062439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