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关系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关系

导读: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以下是yjbys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关系,供大家备考。

法律关系(★★★)

(一)总述

1.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提示】受法律规范调整的,才属于法律关系;不受法律规范调整,仅受道德规范调整的(例如,恋爱中的“山盟海誓”),不属于法律关系。

2.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3.法律事实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原因。

(二)主体

1.种类

(1)公民(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包括国家机关、各种企业事业组织、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在国内,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唯一和统一的主体;在国际法上,国家是国际法关系的主体。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类型

界定标准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18周岁)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10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周岁(<10周岁)的未成年人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提示】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定主要看两个因素:(1)年龄;(2)精神状态。与肢体是否残缺、智力高低等无关。

【案例1】

小张今年3周岁,智力超常:

只要年龄不满10周岁,即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智力是否超常无关,因此,小张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案例2】

小王今年20周岁,先天腿部残疾,但精神状态正常:

(1)年龄已经超过18周岁;

(2)精神状态正常;

因此,小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先天腿部残疾”并不影响小王的行为能力。

【案例3】

小李今年17周岁,仍依靠父母供养在大学就读:

【案例4】

(1)年龄处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区间;

【案例5】

小钱今年10周岁,精神状态无异常:

正好等于10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要精神状态无异常,应界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同理,正好等于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要精神状态无异常,应界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1)刑法将已满14周岁(≥14周岁)不满16周岁(<16周岁)的公民视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2)不满14周岁(<14周岁)的未成年人,视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提示】

从年龄角度,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线依次为10周岁和18周岁;而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界线依次为14周岁和16周岁。请注意仔细区分。

THE END
1.「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什么国家包括 (1)国家作为主权者是国际公法关系的主体,可以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查看全文>> 法律关系的种类有哪些 法律关系的种类有: 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等。 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单方确定还是双方确定分为绝对法律关系(例如物权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例如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jjflgx_1210070/
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有哪些?正保会计网校7. 金融关系: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关系。 8. 环境保护关系: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环境保护关系。 以上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的主要方面,还有其他一些方面,这些客体种类的不同,会对经济法律关系的形成、变化、保护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视频讲解 https://m.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726153253.shtml
3.经济法复习题7. 划分法律部门的基本依据是(A)A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8. 经济法的主旨思想是(D)D社会责任本们 9. 构建经济法律关系的首要要素是(A)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0.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公民个人(C)C专指一定条件下的公民个人 11.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要形式是(A)A组织 https://m.douban.com/note/56464919
4.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行为律师普法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物、经济行为和非物质财富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相互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具体体现在:1、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支配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是不同的;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国家经济法律允许进入https://www.110ask.com/tuwen/8926700942188318039.html
5.经济法第一章概述习题专题(精选7篇)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 和()。 4、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和()。 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市场经营行为、()、()和经济违法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货币与有价证券、()和管理对象。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iduz5hr.html
6.2024年注会《经济法》预习考点(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1)法律关系的主体 ①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国家。 【解释】《民法典》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其中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特别法人包括特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https://www.caikepass.com/cpa/msdb/20231022/59194.html
7.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体的分类 (五)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亡1.法律事实 2.法律事件 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8.2020年注会CPA《经济法》高频考点:法律关系编辑推荐:2020年注会《经济法》第一章历年考情分析及高频考点汇总 法律关系 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部分构成。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2.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 例题: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https://m.hqwx.com/news/2020-7/15960021358694.html
9.经济法实务最新章节原秋华著也就是说,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换取生活所需的物质,而用人单位则通过支付劳动报酬换取劳动者为其创造的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两者间所建立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受法律的保护。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作为劳动者要树立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意识,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77/9.html
10.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解读——经济常识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关系,即由经济法部门所规定和保障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构成要素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经济管理、维护公平竞争、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流转和协作等法律关https://m.sx.huatu.com/2009/1216/296118.html
11.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包括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其报考条件包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考试为闭卷,采用计算机https://baike.sogou.com/v418892.htm
12.下列内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库下列内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 、经济职权 B 、智力成果 C 、经济组织 D 、债权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客体的种类包括:物、非物质财富、行为。https://www.bkw.cn/tiku/WpYne.html
13.《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2、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自然人(公民):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法人组织 (1)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2)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3)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https://m.233.com/chuji/ebook/832/569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