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里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物业费、离婚纠纷,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民事活动,是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将极大地规范老百姓生活。
“民法典告诉人们:你有哪些自由,又应当受到哪些限制,让人们懂得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同时,能更好地协调与他人的利益关系。因此,我们把它称为私法上的百科全书。”县丹山律师事务所律师曾雯介绍。
另外,公安民警表示,在不能查明抛物人的情况下,可能加害人承担的是按份补偿责任,而不是连带责任,且在将来查明真正的侵权人之后,先前代人受过的可能加害人有权向其追偿。根据上述新规定,侵权人、建筑物使用人、公安机关以及建筑物管理人等主体分别对应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主管责任和安全保障责任,更加公平合理。
“听说关于物业服务合同被纳入到《民法典》里,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个大好消息,这样我们的合法权利有了进一步的保障,相信以后的生活会更安全更美好。”一位市民十分高兴地说。
身处信息时代,网络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也由此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日常生活“网络化”,《民法典》进一步规定了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处理,规范了网络合同的订立,在涉及人格权等诸多问题中,建立了一定的法律规范,极大地规范了网络生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民法典》对网络购物、网络侵权,以及涉及到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出了回应,都有相应的规定。”县丹山律师事务所律师曾雯表示。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中国民法制度也将迎来民法典时代。同时,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作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即将施行的《民法典》,才能进一步推助社会公平发展,步入更加幸福安康的小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