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考理论法易错考点:法律关系的分类

1.某家具厂老板张某与其员工李某发生纠纷,二人发生口角后张某威胁不给李某发工资,李某气愤之下拿了一个杯子砸向张某但没有砸着,张某找人把李某打成重伤。李某报案后,公安局逮捕了张某,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李某也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依法进行了裁判。之前,检察院和张某签订了一项家具买卖合同。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8回忆版,单选)

A.张某和李某之间既有调整性法律关系又有保护性法律关系

B.张某和检察院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横向法律关系

C.张某与法院之间是纵向法律关系

D.张某和公安机关之间是调整法律关系

【考点】法律关系的种类

【难度】★★

【答案】D。解析: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合法行为产生的,保护性法律关系是基于违法行为产生的。张某和李某之间因雇佣合同产生的是调整性法律关系,之后因张某把李某打成重伤引起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A项正确,不当选。

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纵向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等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张某和检察院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横向法律关系。张某和法院之间因审判而发生关系,属于纵向法律关系。B、C两项正确,不当选。

张某和公安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因张某的犯罪行为所引发,故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D项错误。当选。

THE END
1.法律关系有哪几种?由于根据的标准和认识的角度不同,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纵向的法律关系和横向的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人民https://m.64365.com/tuwen/aaaktlz
2.法律关系有几种法律关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246023.html
3.2013年司法考试大纲:法理学理解:法的特征,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法的价值的种类(秩序、自由、正义),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法律规则与语言的关系,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法律规则的种类,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权利与义务的分类及相互关系,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9/id/1081015.shtml
4.法律关系如何分类朱晓玲律师语音普法在法学上,由于根据的标准和认识的角度不同,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本答复采用下列分类;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纵向的法律关系和横向的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四条https://mip.66law.cn/v/yuyinask/39567.html
5.第二节法律关系的分类这是按照法律关系的存在形态做出的分类。 抽象法律关系亦称一般法律关系,抽象(一般)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设定、宣告的模式形态存在的法律关系,其中的主体是法律角色(“公民”、“法人”、“国家机关”等),权利义务也没有人格化,即没有具体的享有者和承担者。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5518189_1105685701.html
6.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都有哪些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2、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3、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a34DkzBGDrKl.html
7.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都有哪些律师普法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2、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3、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https://www.110ask.com/tuwen/7251670080294755821.html
8.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关系公务员考试网根据据以形成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属法律部门的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划分为宪法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 系、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等此种法律关系的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其意义在于使人们 在分析和处理法律问题时,首先明确有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这些法律关系里的不同内容、性质的权 利义务,从而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529.html
9.4.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分类14:52 4.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分类 10:47 4.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6:27 4.3民事法律事实 09:30 5.1民事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09:35 5.2民事权利的分类(上) 08:25 5.3民事权利的分类(下)为你推荐(16) 09:32 001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1讲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和效力(上)(下)1850次播放 07:21 第十六讲http://m.open.163.com/mobile/free/gb/video?mid=HGVFN5EVN&plid=OGVFN551K
10.医疗招聘考试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备考资料:卫生法律关系的种类山西中公医疗卫生网为各位考生提供医疗招聘考试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备考资料:卫生法律关系的种类,帮助考生备考医疗卫生招聘考试,获取更多卫生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可点击:医疗卫生卫生政策法律法规栏目。 今天为大家介绍卫生法律关系的种类的知识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卫生法律关系的分类,主要包含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和卫生服务法律关系且具https://sx.yixue99.com/2022/0919/43034.html
11.司考民法钟秀勇名师讲义: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民事法律关系可按不同标准分类如下:①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内容)。②绝对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义务主体是否特定)。③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只有一组权利义务关系)。④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276.html
12.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体的分类 (五)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亡1.法律事实 2.法律事件 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3.法律逻辑学法律与逻辑的关系 1、法学离不开逻辑,逻辑是法学的基础。 无论立法、司法、法治的实现,还是法学研究、法律教学都离不开逻辑。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最根本区别是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思维逻辑性,就是思维活动遵循逻辑规律,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做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14.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诉讼法律关系;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相互关系。 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15.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第五章 法律关系 148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148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148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153 第二节 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 155 一、法律关系主体 155 二、法律关系客体 159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 161 一、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 161 二、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162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16.西北师范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23年考研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第三节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客体、特征与变动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意义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体系 第二节依法行政原则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9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