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西方国家,美国和欧洲有什么差异?去一趟海滩就知道了!欧洲美国英国西欧

标准的西方世界包括西欧、北美和它们的若干延伸地带(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我们具体来盘点一下这些差异都体现在哪儿。

(1)英美的一致和差异——英美特殊关系是一种传统?

司法系统中,向来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差别。大陆法系始于罗马成文法,英美法系更多源于日耳曼的习惯法,这就导致法庭上的风景很不一样。欧洲和欧洲以外采用大陆法系的国家大多都没有陪审团制度,即便有,比如韩国,它在运转上也不会给陪审团在欧洲人看来对“人命关天的事情”那么大的“荒谬”的权力。香港的法官和大陆的法官在着装和头饰上迥异,也源于此。

但是在福利制度方面,美国比英国要谨慎得多。英国和欧陆一样由偏左派的工党或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执行得很好。所以欧洲人比美国人有更多的假期(不少是强制性的),更短的工作时长。相反,美国政府即便在很“工党”的民主党执政时也难以全面推行免费医疗和社保服务。

(2)美国和欧洲的差异——美国没有好莱坞描述得那么开放?

美国的海滩上,女士不能暴露上半身,而在法国海滩,这根本不是问题。同样的画面出现在美国的新闻节目上,电视台会被处以严厉的惩罚。这样看来,似乎美国的风气更加保守,这与好莱坞传递出来的信息不大一样。

好莱坞代表的美国与中西部乡下代表的美国是两种美国,大洋两岸都市人把南方美国人视作冥顽不化的迷信家,中部和南部郡县的乡巴佬则把他们视作索多玛与蛾摩拉。

其中关涉的一个隐秘差异在于,先前“西方世界”的一个核心特征“基督教信仰”在欧洲正在慢慢逝去。梵蒂冈、科隆大教堂、古典大学成了欧洲褪去信仰外衣之后的灰烬,欧洲只剩下了基督教文化作摆设。无神论最强势的地方不是东亚,而是英国、荷兰这些最有代表性的西方国家。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夜店,由教堂改造而成

美式足球(橄榄球)和欧式足球之间的差异并不比足球与篮球之间的差异小。且不说孤独求败的美国篮球按照自己的规则玩,美国人爱玩的橄榄球、棒球、冰球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共鸣,不仅看不懂,还会觉得太过野蛮暴力。

美国对推行转基因农作物并没有什么顾忌,却对干细胞研究深为忧虑。欧洲正好相反,严厉禁止转基因食物,却在克隆技术上大踏步前进。

美国的污染企业远多过欧洲,可是政府无力干涉,即便是民主党有心降低碳排放,也难以有所作为,因为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对那些发电厂、煤炭厂和钢铁厂保护有力。

美国从来没有贵族阶层,社会流动远远超过欧洲,不过二战以后的欧洲,贵族阶层也基本上都被摧毁殆尽,欧洲在消费文化、社会阶层、家庭结构和艺术品位上更加美国化。

美国的电影是商品,欧洲的电影则需要懂得哲学。英国人执导的美国电影一般都很棒。

虽然收入水平差不多,但美国人喜欢自称为中产阶级,而欧洲人则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工人阶级。美国贫富分化比欧洲更严重,而且不主张使用国家福利政策解决贫困问题。这一点真有见识。所以美国人更强调个人奋斗,以财富衡量个人成就。

美国的人口一部分靠移民,一部分靠本土生育,美国的生育率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而欧洲基本上是负增长,全靠外来移民补充劳动力,那么问题就来了。同样面对移民问题,欧洲对穆斯林和少数族裔无计可施(国家福利政策的副作用之一),而美国的法律对人格平等的保障和美国不同于欧洲的宽容模式更能保证少数族裔既不被边缘化也不被过度高抬。

▲法国人抵制美式快餐为“帝国主义入侵”

共产主义在美国从来没有取得过优势,极右翼的国社党和极权主义类型的政治势力在美国从来就无法获得立足之地,像3K党、黑手党、各类膜拜团体这样的组织在美国终究是少数人的游戏,而且基本不敢太突破法律的边界。欧洲在二战之后是社会民主党的天下。

美国在宗教上比英国和欧陆要保守得多,美国人在宗教信仰上比欧洲人更认真,在伦理道德上更为保守。美国的神学院还有不少被称为基要派的,坚信圣经无误和基督救赎,这种观念在欧洲的神学院,除了苏格兰,基本已经消失。

美国枪支合法,这不仅是一个令人诧异的传统,更是一个作为欧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传统。当初华盛顿和杰斐逊等人坚持把持有枪支写进宪法,就是警惕欧洲式的政府做大做强,以致人民想要反抗的时候却发现束手无策。警惕这个作为“必要之恶”的政府,是极其高超的政治理念。

美国至今不废除死刑,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司法问题,而是一个神学问题。美国以远远落后于欧洲的速度实现堕胎和同性婚姻合法化(在民主党的推动下),背后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神学观念的争论。

▲美国人的信仰与选票

(3)欧洲内部的差异

罗马帝国曾经的北部边界,在欧陆大致是德法两国的边界,这两个国家有1000多年的仇恨史。另一条边界则是鼎鼎有名的哈德良长城,把苏格兰和英格兰分开,这也是一段2000年的恩怨历史。而未被罗马征服的海外孤悬的爱尔兰和冰岛,和离它们最近的不列颠又是一段一篇多年的相爱相杀史。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概括西方文明的核心特征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中世纪的西方与现代的西方在区域、特征上很不一样,那时候的一些核心特征比如封建制度、基督教信仰、贵族阶层在现代的西方要么找不到痕迹,要么已经非常淡漠。但我们又没法说中世纪的西方不是西方,现代西方不是西方。它们都是西方。

17—18世纪的西方跟后来的世纪以工业、商业、科技、自由市场、民主制度为核心特征的西方又很不一样,那时候的西方,信奉的是重农主义、绝对主义,认同的是家族而非国家。这两个西方也都是西方。它始终在变化,必须把它放在一个动态的时空中进行考察。也许若干年过后,西方变成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导信仰、政教合一、实行计划经济、科技落后的共同体,它也依然会被称为“西方”。

THE END
1.第2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1单元现场实录我的发言在逻辑上会涉及以下八点,其中我提交论文的重点是第五点:第一,法律移植命题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研究法律移植的立场选择;第三,近代中国法律移植的目标价值;第四,法律移植的困境(一):五种困境;第五,法律移植的困境(二):从中-西、古-今两对范畴出发;第六,法律认同与通过法律的认同;第七,法律移植(立法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1723.html
2.2017年半月谈第1期半月谈2017第1期文章汇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 归去来!三大群体“基层是最爱” 近年来,到基层去的各路人物来源多元,各显所长。扎根基层的各类各行专业技术人才、前往基层就业工作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党政部门挂职任职的公务员、自主创业的青年梦想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返乡定居的新乡贤新农人等,都活跃http://www.chinagwy.org/html/slzl/qt/201708/92_210674.html
3.第二学位对于第二学士学位由于法律规定不完善,甚至有一些高等院没有第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却欺骗考生报考,亦有些高等院校以自考成考方式获得的第二个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混淆。同样要注意,一些高等院校的辅修二学位并不等于第二学士学位(参见一级目录:与双学位区别)。所以若确定是否为招考院校,首先应当在教育部官网公开http://baike.soso.com/v7572449.htm
4.中国法系与英美法系有哪些区别我国在旧中国时代属于大陆法系,在新中国时代则不属其中任何一个法系,自成一个的法系,叫做法律体系,https://www.64365.com/question/2152455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