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实务操作“三体系认证”能否作为资格门槛?中国政府采购新闻网

1三体系认证资格条件构成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的几个案例

海南省财政厅公示的一份《投诉处理决定》显示,即便将三体系证书设置为投标人商务部分的评分项,在其分值过高时也构成对潜在投标人的排斥与限制。

在海南省财政厅2018年8月28日作出的琼财采[2018]1185号《投诉处理决定》(公告于“中国政府采购网”)中,海南省财政厅认为,三体系认证主要是对企业在质量保证、环境影响、安全生产等内控管理上的认可与评定,通过此类认证体现了企业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管控的能力,也体现了企业在品质控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管理的规范性。因此,虽然各类企业都可以申请三体系认证,但是,该认证应当与所采购的主要产品或服务之间具有密切关联性,且仅能作为主要产品或服务提供方的商务评分项。

涉案项目中,采购的产品主体为3D打印机设备,安装布线仅为辅助的服务部分,因此,从认证与产品之间关联性角度,应对设备生产厂家设置较高的商务评审因素,即应将三体系认证作为设备生产商的商务评分项。而若将三体系认证作为涉案项目投标人即设备经销商而非设备生产商的商务评分项时,则可能不利于各类设备经销商参与项目。同时,涉案项目将此三体系认证分值设为9分,明显过高,是否获得认证对评标结果已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因此,海南省财政厅认定,投诉人关于“三体系认证评分项设置不合理,限制、排斥了潜在投标人”的投诉事项成立。

各地制定的政府采购负面清单中,一般均将三体系认证定性为禁止项,而不允许采购人将其设置为资格条件。

在福建省财政厅2016年发布的“负面清单”中,明确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欧盟认证或境外单一国家的认证证书等条款”确定为“强制性禁止条款”,即属于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中明显具有歧视性或倾向性特征的关键词或内容,应当予以修正。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7年发布的《政府采购文件编制负面清单(货物和服务)》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禁止将“非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认证、登记、资质”及“非国家有关职能机构强制性的资质、资格、认证范围等规定”设置作为资格条件。

广东省佛山市发改委和财政局2018年2月23日联合制定的《佛山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指出,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禁止“将国务院已明令取消的或国家行政机关非强制的资质、资格、认证、目录等作为资格条件”。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2019年1月1日印发的《宁夏政府采购负面清单》中,无论是货物类还是服务类的采购项目,均要求禁止将“国家、地方行政机关颁布的法规、规范性文件中未强制使用的资质、认证”设置为资格条件,并且在工程类负面清单中,还明确说明,上述被禁止设置的资格条件包括“要求投标人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

2三体系认证在政府采购实务中争议产生的根源

公平公正是政府采购的基本宗旨与要求,在同一政府采购项目中对供应商采用同等待遇则是这一原则的直接体现。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不过,问题也由此产生,从该条文的表述看,虽然强调采购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差别对待供应商,但是却也给予了采购人根据采购项目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特定条件的权利。并且,在该条文中,亦未对“特殊要求”及“特定条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任何形式的明确,因此留下了采购活动实施上的操作空间。

《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第(二)项虽然更为细致地规定,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采购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的,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但是,采购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如何判断,在不同项目中的解释空间也较大。

3如何确认三体系认证与政府采购项目特殊要求之间的关联性

如前所述,三体系认证不属于《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供应商应具备的法定资格条件,而属于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自行设定的意定资格条件。

因此,获得三体系认证方能满足政府采购具体项目的特殊要求,亦即三体系认证与实现政府采购之目的具有直接的必然关联性,是三体系认证构成供应商资格条件的前提。

如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三体系认证证明了获证企业的何种能力。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在之后的年份中,该标准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与完善。ISO9001用于证实获证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提升顾客满意度。

根据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2014年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笔者认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以下特点:1.认证对象是申请认证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而非申请认证方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本身;2.认证机构是第三方质量体系评价机构而非行政机关;3.认证行为是企业自主行为而不具有强制性。

综上可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实质是对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的认证,即企业具有符合要求的控制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管理制度。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期望通过环境管理工具的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自愿环境管理活动,促进组织环境绩效的改进,支持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

根据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2001年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同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以下特点:1.认证对象是申请认证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而非申请认证方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本身;2.认证机构是第三方质量体系评价机构而非行政机关;3.认证行为是企业自主行为而不具有强制性。

综上可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其实质是对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的认证,即企业具有符合一定环保要求的“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促进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的环境管理制度。

OHSAS18001/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替换原GB/T28001-2011),笔者同样认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以下特点:1.认证对象是申请认证方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而非申请认证方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本身;2.认证机构是第三方质量体系评价机构而非行政机关;3.认证行为是企业自主行为而不具有强制性。

综上,OHSAS18001/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其实质是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认证,即企业具有符合一定要求的关于职工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如具有安全的生产场所、有效的防护措施等。

4三体系认证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否合格并无直接关联性

从上述三体系认证的分析可见,无论是质量、环境还是职业健康,三体系认证所针对的都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而并不直接针对获证企业实际生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亦即三体系认证只确保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符合规范要求,而并不对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合格作出判断。

由此可见,三体系认证本身并不能解答以下疑问:

显而易见,从逻辑层面,前述疑问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企业具有相应的质量、环境或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与该企业是否能够生产或提供合格的产品与服务,实质上并不具有直接的关联性。

5并非任何企业都可以申请三体系认证

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发现,恰恰相反。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2001年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1)项要求,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主体,应当保证其依据ISO14001标准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在进行现场审核前运行三个月以上。同时,该规定第十二条要求,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主体,应提交“由具有法定资格的环境监测机构近一年内出具的该主体各项污染物监测结果”以及“该主体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该组织在近一年内未因环境违法受到处罚的证明”。根据前述规定可见,希望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主体,实际上至少应成立一年以上,对于企业而言,则意味着该企业应当获得营业执照一年以上。

6三体系认证作为资格条件,不利于供应商之间的公平竞争且具有法律风险

因此,在难以确认三体系认证与政府采购项目的特殊需求之间存在必然关联或属于政府采购合同履行的必然条件的情况下,将三体系认证设置为供应商的资格条件,可能构成对未获得三体系认证的潜在供应商的歧视,违反了《政府采购法》公平公正基本原则的要求。

反观地方财政部门,无论是将三体系认证列入政府采购负面清单中的资格条件禁止项,还是通过《政府采购投诉处理决定》认定三体系认证即便列为商务打分项也不能产生实际决定中标结果的影响,对外展现出的则是,否定三体系认证作为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条件。

因此,在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当前实务中,无论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人还是代理机构,允许或实施将三体系认证列为政府采购项目供应商之资格条件的行为,均具有法律风险。

7结论

综上所述,如何在政府采购中正确对待三体系认证,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三体系认证不应设置为供应商的资格条件,也不得设置为不满足即投标无效的实质响应条款或星号条款;

其二,三体系认证可以设置为供应商的商务打分项以体现供应商的资质能力,但该商务打分项的分值设置应当合理,不应出现得分实际决定中标结果的情形。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就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和精细化管理。 首先,国家根据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例如,西方国家以宪法为基础构建了复杂而完善的立法体系,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1303.html
2.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四、正义之剑:刑事法律体系概述 刑事法律系统主要负责处理违反公共秩序或犯罪行为的问题。这涉及到罪行定义、新旧罪行区分以及相应惩罚措施。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还会有一系列特殊规定,以保护他们在司法人格上的利益。 五、私订公约:民商事法律框架构建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合同关系还是财产纠纷上,都离不开 民商事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3.法律文化差异对国际仲裁结果的影响分析法律资讯法律文化差异对国际仲裁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法律观念、法律实践和法律传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国际仲裁中各方对法律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产生分歧。在跨国争议解决过程中,法律文化差异可能影响仲裁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以及裁决的作出。深入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差异https://m.kanfawang.com/post/17805.html
4.包刚升.2015.政治学通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政治学通识)书评1.2 中国人的政治观·孙中山《民权主义》: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今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公共政治课教科书三个基本观点1.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2. 政治的实质是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133182/
5.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月知识产权基本常识与综合服务篇(一)统一领导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和法律法规建设; (二)推动建立跨部门的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搞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 (三)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10、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一)综合类:《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知识产权”。《刑法》https://amr.tongliao.gov.cn/syjj/yhyshj/2022-09/15/content_ac531d0d16b34182b122cec02e6092cb.shtml
6.中西政治制度对比(通用6篇)大概包括这四个方面,即将人归属于动物、作为目的的和手段的民主、法制、为法律所包容或保证的道德;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特点的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是根源于中国儒家学说的鼻祖孔子和孟子的理论,并在历代儒家弟子的理论中得到继承和发展,这种思潮也集中体现在有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vfb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