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普事业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是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为更多人创造近距离接触科学、理解科学的机会,更好培养青少年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现深度融合

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是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科普事业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参与主体单一等问题,影响了科学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公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科学技术普及法的修订,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科普事业关乎公众科学素养。科技是工具理性的产物,科技发挥怎样的作用,取决于价值判断和具体实践。以法治为保障规范科普工作内容和方式,不仅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科普事业的良好氛围,而且可以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科学、合理使用科技,有效防范和化解因科技应用不当引发的各种风险挑战。

科普是做人的工作,需要汇聚更多人的力量。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推进“银龄行动”科技志愿服务,近年来已开展近5万场“大手拉小手”科普活动,为科普工作注入更多专业性和权威性。修订草案不仅明确了科普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且新增了“科普人员”一章。打造一支更为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将为传播科学知识提供坚实支撑,拓展科普的深度和广度。

回顾历史,从具有近代意义的首批科普杂志《科学》于1915年创刊,到延安《解放日报》在抗战烽火之中创办《科学园地》副刊;从新中国成立后擘画“向科学技术进军”,到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人心……科普的发展实实在在推动了科技事业的长远进步。以科普法治化为助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协同的大科普格局,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强国建设一定会风雨无阻、行稳致远。(黄尹旭)

THE END
1.2023年各圈子排名第一的微信号法律知识咨询学习平台法律知识咨询学习平台 ID:lawpeople1 ▼简介:数十个500人的法律群等你加入!法律知识咨询交流、法考法硕学习复习、律师合作办案、法律职业交流交友……每天学点法律知识,保护好自己!法律知识咨询学习平台,期待你的关注! 商业交流群 ID:mm18136961333 关注大事,不会让你变成井底之蛙;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084986.html
2.苏永钦教授法律作为一种学问,比神学少了点底气他最后讲一句话:通过罗马法的再生,他们隐隐然地都在想,法律应该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普适化的知识,你不必限缩在自己周围的国家里,法律背后有一些理性可以通过相互学习而成长、而可以变得更好。 罗马法的再生带来了法学的科学性这样的一种信仰,他们重新发现罗马法远远超过欧洲当时地方的或者共同的法律的那种合理性,从那里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425788248678203904
3.深度学习大模型学习100tips如何训练自己的大模型倫理和法律:了解人工智能伦理、法律和隐私问题,确保您的项目遵守相关法规和伦理准则。 持续学习:深度学习领域不断演进,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参加会议、研讨会和在线课程,与领域内的专家保持联系,以不断提升您的技能和知识。 数据标准化:在将数据输入到模型之前,确保进行适当的数据标准化和预处理。这包括https://blog.csdn.net/xw555666/article/details/13427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