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月刊,大16开,160页,邮发代号:2-465

本刊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学术背景深厚,涵盖面广,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

全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30元,全年定价360元(含邮费)。

编委会主任:方军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涛王建峰方军

吕薇洲刘倩刘鹏

李琳李文珍李树民

李凌静李潇潇张萍

张跣张云华赵培杰

贺俊莫斌晁天义

梁华薛刚魏长宝

主编:吕薇洲

副主编:

李树民晁天义薛刚

热点聚焦·农村和农业发展新动力

精准扶贫:农村贫困治理关键

吕方梅琳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摘自《新视野》2017年2期

构建农村社会治理生态体系

雷明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摘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6期

从社会质量看中国农村民生建设

高海珍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摘自《人口与社会》2017年1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家庭维度

汪华胡国恒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学习与实践》2016年12期

移动互联网对农村社区认同的重构

前沿

大数据视阈中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物理学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及其方法论特征

程瑞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摘自《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1期

学人与学林

《新青年》编辑约稿与鲁迅现代小说的诞生

李宗刚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1期

余天休的群治与“术治”观

邹千江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摘自《西北师大学报》2017年2期

彭慕兰谈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

陈黄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1期

俄国保守主义的起源及特质

许金秋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摘自《史学月刊》2017年1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马克思与启蒙问题:当代视野与中国语境

青年哲学对话会部分成员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摘自《哲学动态》2017年1期

马克思恩格斯商品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王天义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1期

马克思主义与新闻学话语体系创新

方延明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1期

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

张梧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1期

空间重构与全球正义的可能性路径

任政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摘自《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1期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文化问题

欧阳谦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教学与研究》2017年1期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概念

仰海峰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1期

自媒体视域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王仕民丁存霞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2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按需分配:从理想到现实

李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6期

中国经典诠释学建构的三个维度

海峰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1期

六艺与儒家子学的思想差异

朱汉民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摘自《中国哲学史》2017年1期

统一性和多样性意义上的表象

伯特·C.霍普金斯著黄蕾译作者单位:西雅图大学,译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1期

生活艺术:一种古代理念及其遗存

T.泰勒曼著于江霞译作者单位: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哲学与宗教研究系,译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伦理研究所,摘自《哲学分析》2017年1期

晚期希腊美学观念的分化与流变

常旭旻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摘自《中文论坛》2017年1辑

北宋华山信仰地位的变化

刘缙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摘自《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1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意义与方法

韩经太李春青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摘自《文艺争鸣》2017年1期

中西文论中的“体”与“文体”

詹福瑞赵树功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摘自《江海学刊》2017年1期

叙事:中西不同的理解视角

程光炜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摘自《学术研究》二〇一七年一期

宋初翰林学士知贡举与文风变革

马自力朱玲芝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1期

西方现代艺术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胡景敏马云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学习与探索》2017年1期

莱布尼茨的符号理论与汉字结构

卢怡君作者单位:中原大学应用外语系,摘自《汉学研究》2016年4期

上海农民工的语言市民化与城市融入

俞玮奇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摘自《语言文字应用》2017年1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焦兵)

评“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张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历史研究》2017年1期

正史周边叙事的模式演变

钱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摘自《复旦学报》2017年1期

明代告示传播机制与舆论功能

展龙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摘自《求是学刊》2017年1期

近代城市空间改造的时空进程

刘雅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摘自《云南大学学报》2017年1期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的思想史研究

欧阳雪梅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摘自《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贵霜帝国的城市与丝绸之路在南亚次大陆的拓展

庞霄骁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摘自《西域研究》2017年1期

英格兰古典大学改革与大学传统的扬弃

邓云清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世界历史》2017年1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世界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困境

权衡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摘自《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12期

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

田磊林建浩张少华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摘自《财贸经济》2017年1期

多元化货币信用创造格局下的货币调控

刘成作者单位:国务院办公厅,摘自《管理世界》2016年12期

中国产业政策的根本特征

黄群慧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摘自《探索与争鸣》2017年1期

产能过剩的微观财务表现

张新民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摘自《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7年1期

增加值贸易测量的误差

张天顶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当代经济科学》二〇一七年一期

知识经济学的影响

代明陈俊陈景信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16年12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西方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误区

许瑶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1期

现代民主的双重结构性困局

吴冠军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摘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6期

城市社会公共性重构的新视角

董敬畏作者单位:浙江行政学院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摘自《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1期

在城农民的“再城镇化”

刘玉侠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摘自《江淮论坛》2017年1期

破解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激励困境的对策

唐平秋蒋晓飞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摘自《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1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张萍)

马克思主义路径的国际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钮菊生朱新荣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苏州大学学报》2017年1期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际领导力问题

陈鹏奚洁人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摘自《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1期

中美对外援助的国际政治意义

庞珣王帅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3期

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渗透与欧洲危机

林德山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欧洲研究》2016年6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面向大变革时代的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

公丕祥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摘自《法治现代化研究》2017年1期

法律保卫良知的方式

郭忠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摘自《武汉大学学报》二〇一七年二期

“一带一路”的司法保障问题

张勇健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摘自《中国应用法学》2017年1期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

陈本寒陈超然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摘自《烟台大学学报》2017年1期

大数据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思路

于志强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摘自《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6期

物权请求权的知识产权适用

蔡元臻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律适用》2016年12期

商事立法体系的中间路径

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发展趋势

郭武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环境法学院,摘自《法商研究》2017年1期

网络食品交易平台责任的限度

赵鹏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摘自《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1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刘亚秋)

江村研究的意义与反思

王莎莎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摘自《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年4期

《江村经济》与燕京社会学派的独特性

张静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研究》2017年1期

传统变革与个体重构的社会伦理基础

杨璐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2017年1期

现代文明体系中的新型城镇化

李强王昊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摘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2期

构建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机制

任远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摘自《社会科学》2017年2期

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农民对基层自治组织信任的特征

田北海王彩云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摘自《中国农村观察》2017年1期

教育资源供给视阈下的教育公平

文军顾楚丹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1期

对教学本质与教师教学地位的再审视

马健生邹维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1期

THE END
1.科学地认识中国法制史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完善,都经历了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回顾多年来法史研究走过的路程,人们不难看到,影响法史开拓研究、古为今用的症结,多是与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法制、法律文化及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有关。因此,正确对待传统法律文化,科学地认识和阐述中国法制发展史,是推动法律史学走向科学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388
2.中国古代法典化的特色和优势“法典”是中华法系的制度表现,法典化是中华法系的主要特色。中国是文字大国,是汉字的发源地,我们的祖先早就学会了用文字表达法律、将法律成文化、将成文法律法典化,并逐渐形成了“有典有册”“律例统编”的法典文化和典章化传统。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邓析编订“竹刑”,是成文法典的雏形。战国时期https://www.bjskpj.cn/changzheng/148-2016-01-29-04-25-40/19287-2024-02-29-08-05-36
3.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是法律顾问经历夏、商而至西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文化思想出现了https://www.bkw.cn/flgw/ask/2265328.html
4.古代中国法律演变古代中国法律演变,本图详细记录了从夏商到明清的律法内容、律法特点等等,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古代中国法律演变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329408
5.美国资产管理业法律监管制度的重点演变及经验借鉴结合该新规的内容,认真总结美国资管业法律监管制度的演变重点、趋势性特点及其法律逻辑,[25]有利于我国不断完善资管业的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 (一)明确资管业的基础法律关系,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中美两国的资管业在具体形式和监管体制上具有较大差异,但在基础法律制度上应可以取长补短,互为借鉴。美国的相关https://www.finlaw.pku.edu.cn/jrfy/gk/2018_jrfy/jrfnzd97j/270935.htm
6.中国现代法律制度的演变.ppt中国现代法律制度的演变.ppt,社会背景 魏国 西晋 三国 蜀国 两晋 吴国 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南北朝 北魏 北朝 北齐 北周 一、立法概况 (一)三国时期的立法 1、蜀国——《蜀科》、《蜀令》 2、吴国——“吴之律令,多依汉制” 3、魏国——《魏律》(《新律》) (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20/6215133240003035.shtm
7.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点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回顾与分析这75年间我国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点,可以更好地推动商事法治的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9/id/81340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