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诉讼是社会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是法庭处理案件与纠纷的活动过程。在西方,诉讼指的是法庭处理案件的活动,而在中国,诉讼是指原告向法庭提出告诉或主张,由法庭解决争讼的活动。诉讼的构成需要有被告、原告和法庭等基本条件,同时也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

2.诉讼的词源

3.诉讼的种类

根据解决的实体问题和形式的不同,诉讼可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1.刑事诉讼的概念

刑事诉讼是国家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2.刑事诉讼的特征

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刑罚权的活动。刑事诉讼是由国家司法机关进行的,依照法律进行,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其次,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侦查机关负责调查犯罪事实,而检察机关负责审查起诉决定。

最后,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刑事诉讼通过揭露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惩罚犯罪人,同时保障无辜者不受刑事追究。

1.三大诉讼的共同点

三大诉讼的共同点包括:存在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争议事实、有原告和被告的参与、有国家司法机关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介入、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2.三大诉讼的不同点

三大诉讼的不同点在于所解决的实体问题、所依据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不同。刑事诉讼解决的是犯罪和刑罚问题,依据的是国家刑事法律;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解决的问题与此无关,依据的是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

1.刑事诉讼法的定义

刑事诉讼法是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在中国,刑事诉讼法是调整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刑事责任问题的法律规范。

2.刑事诉讼法的含义

刑事诉讼法可以狭义地指刑事诉讼法典,也可以广义地指所有关于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广义的刑事诉讼法包括宪法、法律、法规、法律解释等。

1.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包括宪法、刑事诉讼法典、其他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和国际条约等。

2.刑事诉讼法的性质

刑事诉讼法是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具有法律约束力。刑事诉讼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是刑事诉讼法典,它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目的、原则、程序和制度。

刑事诉讼法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部门,在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属于基本法律的范畴。无论在何种社会,只要存在犯罪行为,就必然需要进行追究和惩罚,而刑事诉讼活动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倡导公正救助的时代,刑事诉讼对于恢复被犯罪破坏的法律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构建法律体系时,任何国家都将刑事诉讼法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由于刑事诉讼涉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涉及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财产权利,因此刑事诉讼法在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许多国家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原则,如无罪推定、审判公开、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等。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刑事诉讼法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建国初期就被纳入国家的立法议程。

根据法律的内容分类,国家的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大类。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是规定犯罪案件处理和刑事诉讼进行的法律。刑事诉讼法调整的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包括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主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享有哪些诉讼权利,应履行哪些诉讼义务。它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并将这些关系规定为每个诉讼主体行为的规则,任何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都必须遵守。否则,刑事诉讼无法正确进行,甚至会导致法律后果和冤假错案的发生。

程序法相对于实体法而存在,实体法规定实体性权利和义务,而程序法则规定程序性权利和义务。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属于程序法,而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属于实体法。程序法是保证实体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刑事诉讼法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在总体上具有阶级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刑事诉讼是为了惩罚犯罪服务的,而犯罪触犯了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关系。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犯罪行为触犯的是不同的社会关系,例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触犯了奴隶主、封建主、资本家所维护的社会关系;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犯罪则侵犯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刑事诉讼作为实行国家专政的手段,其阶级性是明显的。

然而,刑事诉讼法也具有社会共同性。各国的刑事诉讼法中都包含了一些基于刑事诉讼客观规律而产生的内容,如听取当事人意见、辩护与辩论、诉讼阶段、证据种类与规则等。各国的刑事诉讼法也注重运用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刑事诉讼法的共同性体现在对刑事诉讼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上。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虽然有所不同,但都遵循着共同的原则和制度。

刑事诉讼法首先在于保证刑法的实施。它明确规定了实施刑法的国家专门机关及其职权分工,从组织上保证刑罚权的正确行使。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一系列原则和制度,保证各国家专门机关的权力行使和制约的统一。它明确规定了证据种类和运用证据的规则,保证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此外,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科学严密的程序系统,保证刑事案件从实体上得到公正处理。同时,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诉讼期限和简易程序,可以高效地实施刑法。

刑事诉讼法具有独立的法律价值。它体现了国家民主、法治和人权的现状和程度,是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标志。刑事诉讼法通过判例弥补刑法的不足,并创制刑法规范。在特定情况下,刑事诉讼法还限制刑法的实施。

刑事诉讼法和刑法都是进行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分别解决诉讼中的不同问题。进行刑事诉讼离不开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刑事诉讼的过程既是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也是适用刑法的过程。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刑事诉讼法和刑法都应当受到重视,不应偏重实体法而忽视程序法。

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刑事诉讼现象和刑事诉讼规律的部门法学,是法学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是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及其规范体系的全面、系统的内容。刑事诉讼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刑事诉讼司法实践和刑事诉讼理论学说。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实然性和应然性,阐释法律条文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刑事诉讼法典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研究法律制定的人文背景和社会环境。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刑事诉讼实务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和改善司法实践提供依据。

刑事诉讼法学还研究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和不同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制度的差异和共同点,寻找规律性认识。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阐释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和价值分析的方法。

阐释的方法是对法律进行解释和阐述,对刑事诉讼法律规范进行分析和阐释。

比较的方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和不同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剖析其优劣,评述其得失,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

历史分析的方法是将刑事诉讼法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分析刑事诉讼法的不同特征。

价值分析的方法是分析刑事诉讼程序的利益、价值和目的,研究刑事诉讼程序及其模式。

1996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补充修改,最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并提交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同年3月17日,正式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从刑事诉讼法修改补充的条文来看,由原来的164条增加到225条,除附带民事诉讼、期间和送达、死刑复核未作改动以外,其他的篇章都作了重大的补充修改,使得刑事诉讼制度沿着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具体而言,此次对刑事诉讼程序修改补充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合理内容,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根据这一原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废除了人民检察院确认被告人有罪的免予起诉制度,这对于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促进检察机关履行证明责任,保障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肯定了被害人的申请回避、申诉权以及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权利。同时扩大了被害人提起自诉的范围,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而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不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其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强制措施进行了较大修改。适当延长了拘留的期限,放宽了逮捕的条件,废除了收容审查。同时规定了各类强制措施的期限,保障被采取强制措施对象的合法权利。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弱化了法官在庭审中的权力,增强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明确规定了公诉人、自诉人、辩护人在法庭上的举证责任,法庭中法官的主要责任是主持审判,而公诉人和辩护人双方都有义务当庭出示物证,对未到庭的证言笔录、鉴定结论、勘验结论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此外,扩大了合议庭的职权,改变了过去合议庭负责审理,而由院长或审判委员负责裁判的现象。

明确规定了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程序的案件的范围、审判组织、审判程序和审结期限。简易程序的适用既方便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又可以使人民法院迅速解决一些轻微的刑事案件,从而集中精力审理重大疑难案件。

此外,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还对证据、期间及具体的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总之,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的一大里程碑,它的贯彻执行将在惩罚犯罪、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国家安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刑事诉讼形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证据展示制度,这导致在庭审过程中,对证据的呈现和审查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一直存在困扰。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但是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确保证人的出庭作证。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侦查和检察环节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可能影响案件的调查和审判的公正性。

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益保障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对象,他们的合法权益可能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THE END
1.法律规范的分类法律规范的种类有: 1、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其中,义务性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2、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者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与https://m.64365.com/tuwen/aaasqsb/
2.法律规则的种类(2/3) 法律规则的种类 小结: (1)区分:委任性规则与准用性规则:“交给”谁。(2)区分:命令性规则与禁止性规则:什么模式。(3)区分:委任性规则与授权性规则:规定什么。(4)强行性规则不等同于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也不同于任意性规则。 上一考点 下一考点 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307&cid=13449&nid=13450&pg=2
3.5轮背诵法考觉晓法硕法律规则的种类 法学小伙伴们,法硕联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法理篇中的法律规则种类你是否已经了然于胸了呢?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法律规则的多彩世界,轻松掌握它们的分类吧! 法的本体奥秘:法律规则的多样种类 在法律的世界里,法律规则并非单一的存在,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共同构建起法律的宏伟殿堂。那么,法律规则究竟https://blog.csdn.net/xjn19820322/article/details/140841977
4.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要素公务员考试网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较高的特点。同时,法律规则也应具有可诉性、合逻 辑性、合体系性、可预测性等特性。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法律规则进行分类。 1.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从调整方式上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397.html
5.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新浪教育(二)法律规则的种类:1.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3.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应当将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区别开来,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10-26/115558784.html
6.《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7.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01法理学复试考研大纲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涉人概念、涉事概念和涉物概念。 三、法律概念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释义 法律规则的含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和制裁;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 https://yz.kaoyan.com/dlfu/dagang/586df57f99750.html
8.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研究确保信用证具有快捷、可靠、经济和便利优点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则便是独立性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不可撤销的信用证(无论商业跟单信用证或备用信用证)应与该信用证据以产生或作为该信用证基础的其它合同、协议和安排相互分离和独立。这种分离和独立的实质是将信用证的开立、兑付及纠纷解决与其它买卖合同、开证合同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73454_5422.html
9.英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研究/周成泓英国虽然人口只有6000来万,但却有着两种法律制度和四个地方政权中心,即英格兰和威尔士是一种法制模式,苏格兰具有同英格兰与威尔士截然不同的法律制度,北爱尔兰还有许多单独的法律和法官。 不过,在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上各个地方是大同小异,都适用2000年颁发的《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相关的诉讼指引。因此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6.html
10.第一节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本节重点介绍了法的概念与特征;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与基本构成;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层级以及各层级的主要法规。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的概念 所谓法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法”这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所作的归纳和总结,是对“法”的本质所进行的描述和阐释。 https://www.jianshu.com/p/d26ad8d64f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