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某个适龄儿童进入某校学习,即和该校发生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改变,包括主体、客体或内容等要素的改变。
如甲乙两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合同,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了新情况,甲乙两校经过协商修改了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从而引起了原合同关系内容的部分改变。
教育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的消灭,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终止。如学校向某一企业借款而形成了民事法律关系(债权关系),学校为债务人,企业为债权人。届时学校依照合同返还了借款,则与该企业的债权债务民事关系归于消灭。
教育法律关系的形成以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但真正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是符合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条件的法律事实。所谓法律事实,是依法律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根据法律事实与个人意志的关系,可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种。
(1)教育法律事件
是指与个人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比如,儿童达到接受法定义务教育的年龄,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学校财产损失等,会导致一系列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2)教育法律行为
是指人的活动,是在人的意志支配下产生的客观活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其表现形式分别是作为和不作为。如高考舞弊,挪用教育经费,体罚学生,聘任教师,父母送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是作为行为;而校舍失修倒塌伤人,明知某种事物或活动可能对学生产生伤害但却不采取预防或制止措施等,是不作为行为。
练一练:
1.小茗同学因父母工作调动,需从A校转学到B校。对于A校来说,这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
A.产生B.建立C.变更D.消灭
1.【答案】D。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消灭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的消灭,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终止。小茗同学转校,对原学校A校来说,已经终止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A校来说,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消灭。
2.对有体罚行为的老师学校对其进行了教育行政处分,这属于()。
A.教育法律关系B.教育法律行为C.教育法律事件D.教育法律规范
2.【答案】B。解析:教育法律行为是指人的活动,是在人的意志支配下产生的客观活动。老师体罚学生,被学校发现进行了行政处分,这属于教育法律行为中的作为这一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