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师

1、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1)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

(2)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

(3)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

(4)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二)民法商法

民法商法是规范民事、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主要包括物权、债权、婚姻、家庭、收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商法是在适应商事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从民法发展而来的特别法,包括公司、证券、破产、保险、票据、海商等领域的法律规范。

(三)行政法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有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行政法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该种关系是一种纵向法律关系。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服从性的特点。

(四)经济法

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在承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必要的国家干预手段以克服市场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等缺陷。

3、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的说明,税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行业管理和产业促进法律制度、农业法律制度、自然资源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等内容都属于经济法部门。

(五)社会法

1、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关系、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包括两个方面:

①有关劳动关系、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如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等;

②有关特殊社会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

(六)刑法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点:

①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无论何种社会关系领域,只要发生犯罪行为,都受刑法调整。

②强制性最突出。刑法是保证其他法律有效实施的后盾。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我国的诉讼制度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分别针对三类诉讼活动进行规范。我国还制定了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作为对民事诉讼法的补充。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犯罪引渡问题,我国制定了引渡法,作为刑事诉讼法的补充。

2、非诉讼程序在纠纷解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1)我国制定了仲裁法,作为有效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

(2)人民调解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明确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保障。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文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上述7个法律部门,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的结果。一方面,部分法律规范的部门划分仍有合理性的争议;另一方面,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某些新的法律部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发布(全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https://www.gov.cn/jrzg/2011-10/27/content_1979498.htm
2.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未成年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能源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法;社区服务法、彩票法;见义勇为法;教师法、卫生法等 6、刑法:犯罪和刑罚 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刑法典,其他有关刑事法律法规 7、程序法:调整诉讼、非诉讼活动中的关系 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刑事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419&cid=16954&nid=16957&pg=2
3.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包括三部分:第一,立法体制。立法体制是指国家关于立法主体的组织系统、立法权限的划分和行使制度。有的认为立法体制就是立法体系,有的还认为立法体制即就是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我认为立法体系这样的概念不够准确。“体系”一词与“体制”一词不同。汉语中的“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dhFuECdjBYDc.html
4.我国法律体系哪几部分组成地方政府规章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等部分构成。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c416bedc8d4fa6000708
5.法律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一条提到了荃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加强立法宣传工作的内容,但并未直接回答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宪法:宪法是帼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体系中的核心。 法律:包括荃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https://www.hwtop.com/tuozhan/3434.html
6.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标准化知识: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与《标准化法》配套的标准化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涉及标准化事项的法律构成。 图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结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26589.html
7.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原则一、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色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继承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体现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要求 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08309.html
8.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概念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法律关系1.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2.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604
9.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宪法及其相关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 第七章法律要素 第一节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概念 法律规则的定义;法律规则的特点。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10.法律体系通用12篇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律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 钻井平台;法律体系;法律属性 https://cbybq.xueshu.com/haowen/1972.html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内容及意义/洪碧华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也就是以行政法、民法和刑法三大部门法律为基础,在原来“一五”普法规划的内容“九法一例”的基础上,与时间俱进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