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将有法可依:地方政府需做好分类体系建设生态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修订草案提到,增设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地方政府做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建设,为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供法律支撑。

生态环境部。中新社记者贾天勇摄

据悉,修订草案共六章102条,其中修改50条(不包括仅修改“环境保护”为“生态环境”的条款),新增14条,删除4条。主要修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把握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关系

——突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无害化底线要求。在污染防治原则层面,明确“无害化”是“资源化”的前提;提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过程和产品的污染防治要求,防止二次污染,确保“资源化”过程和产品的“无害化”。

——强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约束性规定。提出有关部门在制定规划时,应最大限度降低填埋处置量,倒逼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增加关于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规定,要求有关部门定期发布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

明确各方责任促进固体废物协同治理

——强化产生者的主体责任。按照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调固体废物产生者是固体废物治理的首要责任人,谁污染谁负责,谁产废谁治理。建立固体废物排污许可制度,将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实施“一证式”管理,促进落实产生者主体责任。

——提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增加关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规定,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经验吸纳与固化,鼓励生产者开展生态设计、建立回收体系,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法律支撑

——改革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全面贯彻实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

——强化农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明确农业固体废物产生者的回收利用责任,规定有关部门应组织建立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农业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行为,防止污染环境。

——设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增设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地方政府做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建设,为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供法律支撑。

——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增加鉴别程序和单位管理要求,为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本着环境风险控制的原则,建立危险废物分级管理制度。从当前工作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处置规划、转移运输、经营许可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综合运用手段深化固体废物管理

——增加经济手段。与环境保护税法衔接,取消危险废物排污费,增加征收环境保护税条款。增加关于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条款,要求涉危险废物企业强制参保。

——细化技术手段。增加关于固体废物科技专项规划的具体规定,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科技支撑。

——强化法律手段。新增关于固体废物查封扣押、停产整治的条款,增加针对固体废物违法行为的行政强制措施。修改第五章“法律责任”,提高罚款额度上限。

——促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扩大法定要求开展信息发布的城市范围,增加对企业信息公开的要求,填补现行法对企业信息公开法律规定的空白。增加关于公民义务的条款,引导公众参与。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体系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律师普法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如下: 1、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2、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 3、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4、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另有法律体系的特征有: 1、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包https://www.110ask.com/tuwen/12980110490083579938.html
3.法律法规的体系与分类法律法规的体系与分类 憲法 憲法是國家最高的法律,規定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權力分配原則和基本權利義務。憲法具有最高效力,不受其他法律約束。在中國,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並由其修改。憲法對於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財產權、言論自由等基礎人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yang-sheng/444328.html
4.《中图法》法律文献分类体系刍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法律文献分类体系虽几经修订,并被基本大类似有不妥仍存有不少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 广泛应用,但就其科学性而言, :基本大类的数目,也可由某些内容性质相近或历来关系密切的学科构成,就这一意义讲, 《中图法》与"政治"列为一基本大类似无不可。但由于"政治"和http://iolaw.cssn.cn/tsgzytsgyw/200610/t20061023_4598907.shtml
5.中国法律体系中国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换届后的十届全国人大提出,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重点将是“提高立法质量”。法工委有关负责人称,基本形成即在初步形成的基础上,将每个法律部门中支架性的、现实亟须的、条件成熟的法律制定和修改。截至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6%B3%95%E5%BE%8B%E4%BD%93%E7%B3%BB/3376674
6.孟涛:党内法规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党的制度建设逻辑决定了党内法规体系的基本功能和制度内容,影响着党内法规的结构体例和规范形态;法律体系建构逻辑塑造了党内法规体系的结构体例和规范形态,服务于党内法规体系的基本功能与制度内容。当前,党内法规体系的框架结构已经形成,可从纵向的阶层体系与横向的部门分类两个维度加以认识。为推动党内法规体系走向完善,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5/15797.htm
7.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依据法律部门分类)“中国现行有效法律274件,多且繁杂,在做检索的时候,若能弄清从属法律的法律部门,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部门可以按照商业公司语境去理解,下属的法律相当于部门员工,服务于该部门总体指标。 1、宪法部门 主…https://zhuanlan.zhihu.com/p/609200601
8.中国法律体系类别分级示意图.pdf中国法律体系类别分级示意图法律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06/5120042343004022.shtm
9.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新浪教育(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10-26/115558784.html
10.美国联邦汽车技术法规及其体系分类1美国联邦汽车技术法规及其体系分类根据美国汽车技术法规的体系特征,美国联邦汽车技术法规可分为以下八大板块: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及支持FMVSS的法规性汽车技术法规、FMVSS的具体实施及汽车产品安全的召回法规、美国汽车的环境保护法规、汽车排放控制的法规性法规、美国汽车噪声法规,美国汽车节能法规,美国汽车防盗法规https://www.yoojia.com/ask/9-11712816167747146767.html
11.第四节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法律体系只反映一国由本国制定实施的调整本国社会关系的法律状况,而不包括具有完整意义的国际法范畴。 (2)法律体系只反映一国目前正在生效的法律状况,而不包括本国历史上已经宣布废止的法律,也不包括尚未制定或者虽然制定颁布,但还尚未生效的法律。 https://www.jianshu.com/p/9f25e8b367f0
12.有机整体为()。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制体系D法治体系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成不同的法律部门,由此形成的统一联系的有机整体为( )。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制体系D法治体系https://m.shenzhen.huatu.com/tiku/3635257.html
13.法律体系是一个由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按(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体系是一个由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按(___)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A.法规构成B.法律结构C.法律部门D.法规类型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https://www.shuashuati.com/ti/69f026cd08ca4d8085d28e81fa7a34d7.html?fm=bdc9f0ebf212f517c872b2c29f9952d1c3
14.2中国法律体系类别分级示意图.doc2_中国法律体系类别分级示意图.doc 约5页DOC格式手机打开展开 2_中国法律体系类别分级示意图,本文件完整,可直接使用,请放心下载; 编号:6-796955大小:72.49K 分类:其它 内容介绍 此文档由会员wumei 2_中国法律体系类别分级示意图 本文件完整,可直接使用,请放心下载;http://www.queshao.com/docs/796955/
15.民法典学习: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范体系分类表格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范体系 分类表格 编辑:伊路芳菲 【重点要点】 1. 概念性规范与裁判性规范的区分。从第143条与其后续条文的关系看,第143条是原则性规定,其后续条文是对该原则性规范的具体落实。换言之,第143条是概念性规范,其后续条文是裁判性规范。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2551567_1031093480.html
16.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有:第一,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第二,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第三,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第四,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法律体系的其他特征还有:首先,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包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17.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