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1)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德的进步,医学人道主义成为这一时期医德发展的主流。儒家的“仁”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医乃仁术”被奉为职业伦理原则,提倡“济世救人”、“爱人、行善、慎独”,强调医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我规范。

(2)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医书,而且还是我国第一部有专门论述医德内容的医书,在“疏五过论”、“征四失论”和“师传”等篇章中对医德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医德经典。“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人命至重思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重视预防思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医生素质要求等丰富的医德思想。

2.古代医学道德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时期:

(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主要的医德思想有:“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长全,以养其生”;医病不能“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应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2)隋唐时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叙述:“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书中的“大医精诚”篇是祖国医德史中的一块瑰宝。孙思邈主张医家必须具备“精”和“诚”的精神。

(3)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概括的“医家五戒十要”被美国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列为世界古典医药道德文献之一。

(4)清代喻昌结合临床诊治论医德,写出《医门法律》一书。他把临床诊治的法则称为“法”,把针对临床诊治中易犯的错误提出的禁例称为“律”,对临床医生的医疗行为进行评价。

3.中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

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行医宗旨。

不图名利,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

普同一等,一心赴救的服务态度。

尊重同道,谦和不矜的医疗作风。

注重自律,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

4.1932年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表明中国已由传统的医德学进入到近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进阶攻略】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中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不包括

A.尊重同道,谦和不矜

B.普同一等,一心赴救

C.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D.仁爱救人,赤诚济世

E.注重自律,忠于医业

2.我国第一部有专门论述医德内容的医书是

A.《伤寒杂病论·自序》

B.《千金要方》

C.《医门法律》

D.《外科正宗》

E.《黄帝内经》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C.中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行医宗旨。不图名利,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普同一等,一心赴救的服务态度。尊重同道,谦和不矜的医疗作风。注重自律,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C选项属于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

2.【答案及解析】E.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医书,而且还是我国第一部有专门论述医德内容的医书,在“疏五过论”、“征四失论”和“师传”等篇章中对医德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医德经典。

THE END
1.国家宪法日丨“字”源:安阳殷墟甲骨文里的“法”商朝人的占卜行为往往是以兽骨和龟甲作为载体,占卜后的甲骨由专人集中储存,最后瘗埋于土坑中,从而形成了珍贵的地下“甲骨文档案库”,这些卜辞内容就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文研究专家、郑州大学甲骨学学科首席教授宋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g1NTE2MQ==&mid=2653583765&idx=1&sn=e43fd51c1925ac311bb0e151e12458eb&chksm=bcdd411d5dbdfea7f3bc79bff6ed4eb2aa76437c2dbe7ae2f21648ed3b660770687a2b851f31&scene=27
2.我国古代第一部法律叫什么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网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0931410.html
3.包头市司法局改革开放后,我们汲取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各方面的法律制度,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为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于同年5月1日http://sfj.baotou.gov.cn/fzzfjs/25014626.jhtml
4.法学这一时期法家的法律思想对中国后来的思想家有深远影响。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法律已从习惯法向成文法、从秘密法向公开法发展。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到战国时期,魏国执政李悝在各诸侯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封建社会的法典《法经》。这部《法经》虽早已失传,但在一些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5.中国第一部保护环境的法律是什么朝代制定的思念是一种病 环境评价师 精选回答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殷商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最早出现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国家。早在公元前3世纪。杰出的先秦思想家荀况就在《王制》中指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就可以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殷商时期有https://edu.iask.sina.com.cn/jy/30itc2owqsM.html
6.2022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导师简介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6月任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9年11月30日获得中国法学会“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为第三批入选者;2005年4月,入选吉林省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2005年被收入《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第一卷https://law.synu.edu.cn/2022/0425/c2512a81948/page.htm
7.?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由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同为古代辉煌的史学巨著,被后世并誉为“史学双璧”。:司马光(1019~1086年),宇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大臣。由于司马光感到以前的史书“文字繁多”,《史记》至《五代史》1500 卷,读之极费时http://edu.szhk.com/2024/03/28/31808383629976954.html
8.一条古道,半部西藏史文章中国国家地理网一路跋涉三千余公里 抵达吐蕃逻些(今拉萨) 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所走的这条唐蕃古道 连接拉萨和中原内地 是古代汉、藏两族人民间往来之路 以及贸易商道等交流之路 文成公主进藏后 传统的唐蕃古道、蕃尼古道与尼竺古道 自然连为一体 成为古代中国至南亚的一条国际大通道 http://www.dili360.com/article/p6146b71632a6856.htm
9.中国历史上的首部法典中国法律第一法典 时势造英雄,大批改革者不断涌现,作为当时天下的“显学”,法家的先驱们无疑是“鹰派”中的“鹰派”。他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为各国政治界的“新贵”,其中的代表人物李悝,总结各国长期以来的变法经验,形成了中华法系最早的法典——《法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103/11/2283188_2454575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