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百年法治进程中的基本线索

《大事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党百年法治探索奋斗史的宝贵资料和生动教材,它鲜明地反映出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历史线索。梳理百年法治进程中的史料线索,应坚持尊重历史事实、以点带面、纵向对比、横向关联的阅读方法和原则,注重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渊源和实践特征,深刻领悟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发展理念。

在百年法治进程中,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百年法治进程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法治、探索法治、建设法治、推进法治、厉行法治的发展脉络。研读《大事记》中的史料线索可知,针对革命、建设及改革不同时期党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的变化和不同,党在法治建设领域提出了不同的立法方针和司法政策。在百年法治进程中,通过学习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法律、法规、规定、命令、训令和决议等方面制定的历史背景,以及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司法政策出台的价值目标和实践目标可知,各个历史时期的法治工作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为法治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在百年法治进程中,始终坚持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百年法治进程中,研读《大事记》的历史线索可知,不同时期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党领导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内法规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建设方向和任务不一样,这既反映出党对自身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也反映了党对中国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这表明党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重点方向进一步明确,对全面从严治党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在《大事记》中有关这方面的规范文件、重要会议内容及领导批示等方面的历史事实也不断增加。例如,该书在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法治进程中,对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会议、文件及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出台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录,这为深入研究百年法治进程中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线索。

在百年法治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目标。纵观不同时期有关法治的历史事件、代表人物和具体法律法规,其都体现出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方针。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改革劳动制度,因此在《大事记》中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记录的比较多;再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中心工作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转为发展本国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为此有关吸引外资和繁荣本国市场的法律法规不断被制定,这一时期有关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法律制度成为了党领导法治建设的重要方向,这亦是《大事记》编排的重要历史线索。纵观不同历史时期法治建设的基本立场和价值目标可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反映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仔细研读《大事记》,既为我们深入理解党在不同时期领导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提供历史资料,也为深入研究新时代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宝贵史料,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一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历程? 自治区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黄凯一行到鄂尔多斯市调研督导知识产权检察工作 ? 同过政治生日 共忆入党初心 ——市检察院各党支部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 学习强国 原标题:《【宪法宣传周】一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历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22312
2.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循法而行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们对于公平和规则的向往自古有之。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积极发挥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25688
3.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循法而行图片新闻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们对于公平和规则的向往自古有之。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积极发挥http://www.tibet.cn/cn/zt2024/conweek/picnews/202412/t20241204_7723966.html
4.百年法律大事记:一图梳理“法治中国”的发展史法学百年法律大事记:一图梳理“法治中国”的发展史,法治中国,发展史,法学,大事记https://www.163.com/dy/article/GP9IFGCE0514JCP6.html
5.《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学习体会这些在中华法律文明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进步史上具有彪炳史册意义的伟大成就,有力增强了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志气、豪气、骨气、底气。 二是坚持典型化、标识化标准,精心绘制了百年法治大事图谱。百年法治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战胜法治发展中的重重艰难险阻,在法治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持续http://sft.shaanxi.gov.cn/yw/hydt/58296.htm
6.回顾法律历修改而今迈步从头越《文物保护法》的第一次大规模修订,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修订,修订工作开始于1996年冬,历经六年时间,既有继承也有重大发展,这次修订为解决文物保护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是进入21世纪文物法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是文物法制建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k2ODc5NA==&mid=2653308503&idx=3&sn=a119529ed1e759b8e61daf6affa58d65&chksm=8a5c15c809bad40a9eb60d0bf19e89cb998f7712e19f755e3baff1f250483044b4d64e249609&scene=27
7.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2017)(一)系统了解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把握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理论发展研究,特别注重外语、计算机运用及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训练。 (三)具备扎实的区域经济、金融、产业经济、劳动经济http://sass.cn/912021/47830.aspx
8.开展“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重大意义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诞生后,xx成为早期中共党员频繁活动地区之一,在近100年的革命斗争史中,孕育了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和无私无我、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都是值得我们https://www.888ppt.com/word/547887243879f23211590035.html
9.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全文)4 国吸收利用外资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转变,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不仅仅在局限于引进来,更拓展到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https://www.99xueshu.com/w/p3mcb7zmim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