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享有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

(一)受教育权(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1.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是指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并受满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开除学生。

常见表现:年满6周岁的儿童,自己不愿意上学、家长不让上学、学校不接受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随意开除学生、对学生劝退等,这些做法都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学习权是指学生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

3.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学生成绩档案中,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

常见表现:教师因个人对学生的喜好随便给学生写评语;班主任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学生写操行评定;学生毕业各项成绩均符合标准,学校却不给学生颁发毕业证等,这些做法都侵犯了学生的公正评价权。

(二)人身权(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教师应尽到特殊的保护责任。

1.身心健康权。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常见表现:教师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体严重伤害并住院;学校校舍年久失修,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向学生出售、出租或以其它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学生的图书、报刊等,这些做法都侵犯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2.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常见表现:教师以学生作业没写完为由将学生留校;教师怀疑学生偷了东西,对学生进行搜身;以学生犯错为由将学生关禁闭等,这些做法都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常见表现: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如将学生拖出教室、罚学生抄写作业很多遍、罚做值日并连续几天;对学生罚跑、罚跪、罚蹲许久;辱骂或讽刺挖苦学生、给学生起难听的外号;敲教鞭,甩东西等,这些做法都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4.隐私权。学校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私人、不愿或不便让他人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被他人所知的权利。

常见表现:翻看学生的日记、偷看学生的信件;未经过学生同意将其成绩公布或张贴成绩排名、将学生家里的私事向全班公之于众等,这些做法都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三)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财富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1.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2.继承权,是指依法享有的、能够无偿取得死亡公民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

3.受赠权,是指接受别人赠予的财物的权利。

4.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著作权、专利权之中的财产权利。

常见表现:教师规定学生迟到或上课睡觉罚款50元;没收学生手机不归还、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竞赛,取得奖金后,学校或教师将其占为己有;家长没收压岁钱等,这些做法都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二、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注意事项:

1.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造成严重的实质性伤害,如骨折、住院等,侵犯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单纯说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侵犯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2.接受教育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

三、练一练

1.(单选题)班主任熊老师在翻看学生王强与朋友的书信时,发现王强对自己形象有调侃和不礼貌的描述,因此要求王强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熊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B.名誉权和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和不被体罚权D.通信权和内心自由权

1.【答案】A。

2.(单选题)某小学为追求升学率,将低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小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B.隐私权C.受教育权D.身心健康权

2.【答案】C。

3.(多选题)某老师私自翻看学生小明的笔记本,发现上面画了自己的画像并标明“黄脸婆”,于是要求小明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该老师侵犯了学生的()。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该知道的那些简单法律事儿在我们平凡的日子里,法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每一步的选择和行动。然而,有的人可能会问: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这不仅是对法律的一种好奇,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法律。简单来说,法律就是规则,是国家为了维护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稳定而制定的规定。这就意味着,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2369.html
2.普法宣传教育及知识普及法规普法小知识: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哦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幼儿。对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的幼儿,应当提http://fw.mwfw.cn/fagui/225925.html
3.法律基础知识探秘解锁法治智囊团的秘密武器一、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然而,许多人对法律知之甚少,这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法律基本知识,以确保我们的行为符合法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cai-pu/422764.html
4.法律基础知识体系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等什么是法律基本知识? 法律基本知识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个人或企业应当了解的最基础的法律原则和规则。它不仅包括了具体的法律条文,还包含了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条文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平正义至关重要。 民法:保护https://www.3svb9bc3.cn/ke-yan-cheng-guo/324727.html
5.苏永钦教授法律作为一种学问,比神学少了点底气后来他的《英国法大全》被美国最重要的这些制宪先贤——大部分都是法律人——几乎都读烂了。这为英国法传到美国,在美国建国后能够移植奠定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他们虽然没有法典,但英国法是通过殖民,再加上刚刚讲的这段因缘,在美国整个传承下去的。这里你看到的是另外一套知识的系统,在生活经验里头去找法律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425788248678203904
6.成都社会科学在线《改革》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报》2003年第3期 周殿昆 (西南财经大学) 14、《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问题的实证研究》(调研报告) 法律出版社 2003年7月 鲁篱(西南财经大学) 19、《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中国司法的新思考》(专著) 法律出版社 2003年3月 https://www.cdsk.org.cn/detail.jsp?id=1249
7.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通用12篇)1、让学生明白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 2、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http://www.db51888.cn/news/548432.html
8.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库资料100题(含答案).pdf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库资料100题(含答案).pdf 26页内容提供方:人才技能培训服务 大小:439.38 KB 字数:约8.9千字 发布时间:2023-06-10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63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7/620405300500514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