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义务教育的的起源和发展是教资教招考试中的常考点,常以客观题考查。对于涉及的考点,接下来进行一一讲解:

一、西方义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兴起阶段:16世纪

义务教育起源丁德国。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1483—1546)为了争取人民信仰新教,提倡公费设立学校,强迫人民送子女上学。1619年,普鲁士的魏玛共和国率先尝试通过立法的手段,以国家权力强制全体适龄儿童接受初步的国民教育,规定送6--12岁儿童入学,一般认为这是义务教育的开端。

2、初具雏形:17世纪至19世纪50年代

顺着宗教、政治上的原因,慢慢发展,初步具有义务教育的形态。

3、大规模发展: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大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迅猛发展,不但要求大大增加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要求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从事机器生产的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因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普及初等教育就成为急迫的问题。到19世纪半期,一些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在1852年,英国在1880年,法国在1882年,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令。到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二、我国义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旧中国的义务教育

1、拟议和提出

我国义务教育的拟议和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一系列“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其中规定“儿童自6岁起受蒙学4年,10岁人寻常小学堂修业3年。俟各处学堂一律办齐后,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7年教育,然后听其任为各项事业”。但这个章程因故未能实行。

2、出现了“义务教育”一词

1904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务纲要》中最先出现了“义务教育”一词。

3、第一道正式法令

1906年,学部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十条,规定“幼童至7岁须令人学,及岁不人学者,罪其父兄”。这是中国政府计划实行强迫义务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

4、正式试办义务教育

我国正式试办义务教育是在1911年。清政府学部在《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中明确规定以4年为义务教育期,并提出了试办义务教育的办法。但是3个月以后,清政府的统治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了。

5、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并成立教育部。9月3日,《壬子癸丑学制》颁布。该学制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

(二)新中国的义务教育

1、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

1982年12月,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2、我国义务教育的确立

1986年4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

THE END
1.中国法律的历史发展.pptx中国法律的历史发展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法律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演进宋元明清时期的法律变革与发展近现代中国法律的转型与发展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启示01引言研究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目的深入了解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国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8735044.html
2.章太炎论中国法律之产生与发展期刊章太炎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革命者也是个学问家,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形势面前,章氏发挥了很大作用。章太炎的法律思想可谓独具一格,他认为法律的产生源于社会之特质,亦因为人类本身所造就,人类社会愈发向前发展,法律的严密性则与之剧增,人民违法犯罪的机会则愈发加大,所以法律的产生是社会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150049cjzfzx.html
3.中国法律的立法历史中国的立法历史源远流长,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下是中国立法历史的一些关键时期和里程碑: 一、古代立法时期 在古代,中国的法律主要由君主和官僚制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者的利益。如《秦律》、《汉律》等,都是当时的重要法典。 二、近代立法时期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7ea5bcc2c56074001018
4.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5.人民日报署名文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拾遗补缺。其次,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是不断发展的,适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发展要求的法律也必须是发展的。在这个意义上,制定新法,应对新情况仍是立法机关的主要任务。再次,由于法律的稳定性始终与社会的变动性之间产生着矛盾,这个矛盾的结果即表现为法律的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312/100245.shtml
6.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中国宪法之国家基本制度国家允许外 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 式的经济合作。 3.分配制度 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在分配原则上,我国实行的是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宪法》第6条规定:“http://www.hebeigwy.org/html/ggjczs/fl/201309/51_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