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之光温暖每一个公民心田

在银川市西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名群众向窗口值班律师咨询有关法律问题。记者白景辉摄

如何让法律成为群众最安全的“家”,让公平正义成为全社会最普惠的红利?

2014年9月,宁夏跻身全国司法体制改革第二批试点省区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以诉讼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公益诉讼制度改革……一系列颇具含金量的举措让法律之光温暖每一个公民心田,一些改革新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司法体制四项基础性改革、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扎实推进基础改革

“今年员额考试新增加了模拟案例考核,我觉得非常棒,更能考查办案能力。”2018年11月25日,参加全区员额面试的贺兰县法院政工科干部苏蓓蓓说。

为破解“案多人少、审者不判”等顽疾,我区强力推进员额制改革,全区法官检察官迎接“大考”,一大批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法官检察官上岗。经过三次差额遴选,现有法官检察官1806名,分别占政法专项编的35.8%和36.8%。与此同时,法官检察官员额退出办法出台,100名法官、60名检察官有序退出员额。

“现在制定了检察官权力清单,压缩了办案流程,检察官对案件负责,检察官的权限大了,责任也重了,促使检察官在办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对办案质量会有一个提升。”自治区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员张万顺说。

我区深化审(检)委会制度改革,改革法律文书签发机制,下放办案事项决定权,90%以上案件由独任法官、合议庭或检察官签发文书。加强新型办案团队建设,组建以法官检察官为核心、以审(检)务需求为导向、以落实责任为前提的新型专业化办案团队。如今,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可随时组建调整办案团队,全区法院则组建了332个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以法官为中心、辅助人员为支撑的新型办案团队。院、庭(处)长一律编入一线办案团队,带头办理重大复杂疑难和新型案件。2018年前三季度,全区法院受理案件数超过2017年全年,人均办案量大幅增加;全区检察机关一审公诉案件办理期限同比缩短7.29天。

通过司法体制改革,优秀人才向办案一线流动的趋势正在形成。全区检察官队伍整体上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员额检察官平均年龄为43岁,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占14%,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7%,具有5年以上的司法实务经验的占94%,办案力量明显增强。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

2018年4月,白某诉王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法院开庭。法官、书记员就座并宣布开庭,但被告席上空无一人,仅多出一块电子显示屏。此时,从事长途运输的被告王某某尚在千里之外。

最终,白某和王某某在网络法庭达成和解。这仅是我区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

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目标是推动完善人权司法保障,保障审判公平。为此,我区制定《关于加强分工协作推进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严格落实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三项规程”,发挥庭审在诉讼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台《关于刑事案件证据审查认定工作指引》《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的实施办法》《公检法联席会议制度》等规定,确保侦查、起诉、审判各阶段的证据审查认定、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等规范有序;制定刑事案件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作证操作规范和出庭保障机制的意见,推动了“四类人员”出庭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庭审实质化,保证了案件质量。

司法体制改革以来,宁夏高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对杨金柱犯抢劫罪、马宏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牛虎犯投毒罪等3案3人依法予以纠错,宣告无罪。

兴麟系合同诈骗案,近万名被害人分布在全国17个省68个地市,仅宁夏被害人就达近千人。在审理中,银川市中院结合本案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以省为单位,由每个省的被害人自行推举2至5名代表参与庭前会议、赃款退还、领取法律文书、向法院表达诉求等诉讼活动。通过做诉讼代表人的矛盾化解工作,稳定被害人群体,保障审判活动顺利进行。

互动互通互相配合

打破部门间壁垒,解决制约司法能力、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体制性问题。统筹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形成互动互通互融的工作格局。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统筹指导政法机关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明确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等部门19项试点任务;建立联席会议、政策法律问题及案件协调、重大事项及信息报告备案等机制;完善与自治区纪委监委工作衔接机制,联合印发了《自治区监察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衔接办法》《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移送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审查基本要求与案件材料移送清单》等文件,转隶后共受理职务犯罪案件33件37人,起诉职务犯罪案件27件34人,保障了工作衔接。

2018年9月,自治区检察院负责人承办了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移送审查起诉的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秦亚兵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案,从审查决定逮捕开始直接、完整办理了该案。

2018年10月23日,自治区检察院负责人首次列席自治区高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并就检察机关抗诉的一起案件发表意见。

让公正公平入民心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司法体制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2018年4月,我区部署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行动,当年集中执结案件39462件,实际到位金额79.4亿元。当年4月8日,在最高法院召开的执行工作视频督导会上,宁夏高级法院和银川市中级法院汇报了执行工作情况;7月10日,最高法院确定宁夏高院为5个基本解决执行难“样板法院”之一。

近年来,自治区司法厅制定了27项便民、快捷、详实的改革举措,全力打造满载着老百姓法律期盼的司法行政“多功能便民服务快车”。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做为改革重点,投入资金1670万元,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大平台”,并投入使用。其中“12348”宁夏法律服务网实现了咨询服务兜底、快捷信息查寻、法援业务系统对接等功能,群众满意度达98%。

何某等5位农民工跟随包工头焦某在银川市某工地做混凝土浇筑工作。2016年12月,焦某给何某等5人出具一份欠条,分别欠何某等人劳务费1万元至4万元不等。何某等5人多次索要劳务费无果,后咨询“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向银川市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寻求帮助。援助律师李群受理了该案,最终法院判决,焦某分别向何某等5人支付劳务费1万元至4万元不等。

自治区公安机关明确自治区层面推动落实的31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自身解决的70余项改革任务。社会治安治理机制改革、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一一落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目前,全区“云+网+端”信息化建设应用格局初步形成,网安警务室管理触角全面延伸。银川“人脸识别”、石嘴山“两实系统”、沙坡头章鱼APP、泾源县执法宝典APP等一大批创新成果落地,全区公安机关接警数、刑事案件立案数和治安案件受理数同比实现下降。

“出门放心”的安全环境是公安改革的硬指标,“办事方便”的服务则是改革的软环境。2016年以来,宁夏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服务型窗口建设,率先出台省级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居住证管理办法,推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便民利民“两个30项”措施,简化新生儿落户手续,增设身份证异地申领受理点,为特殊人群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一个个司法痼疾,在改革中被一一解决。持续推进的改革,把我区各项事业进一步步纳入法治轨道,公平正义防线进更加牢固;持续不断的改革红利,一步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公平感。

今后,我区将纵深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权责统一、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体系,以司法体制改革新突破推动司法公信力新提升、政法事业新发展、法治宁夏建设新进步,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记者杨超张涛李锦白景辉陶涛)

THE END
1.新时代的守护者民法典如何温暖人心新时代的守护者:民法典如何温暖人心 一、民法典,法律之舟 在浩瀚的法律海洋中,民法典如同一艘坚固的航船,它不仅承载着公正与平等,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希望之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而有序的生活环境,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法律保护。 二、制度化保障人权 在这个快速发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00873.html
2.法律援助温暖人心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岑试菲)近日,魏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常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向为其父亲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人员及援助律师表示感谢。 2023年1月5日,魏女士父亲在做钟某、康某承包的房屋装模工程时不幸摔伤致残,但发生的医药费、误工费、康复治疗费等费用与钟某、康某一直未能达成协议。2023年10月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12/21452857.html
3.温暖一抱,让法律更为高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辆营运车辆涉嫌非法营运,身在其中的乘客多一些麻烦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当执法人员看到有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困难时,张开双臂将老人抱上边上的轮椅,这温暖的一抱,不仅感染了现场,也完美诠释了文明执法的真谛。 法律是刚性的,同时执法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包括和执法对象有关或者无关的各种http://m.taihainet.com/comment/plms/2020-11-19/2449083.html
4.让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从业23年,无论群众的事情大小,刘宁益都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均等、普惠、优质、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让每一位遇到法律问题的人民群众都能够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何丹)http://www.hn.xinhuanet.com/20240411/d6f30ed839ae42d4b1286a7e11b592b5/c.html
5.关注依法治区怎么做?光明区正式成立法学会,温暖法律工作者~法学法律工作者有了温暖港湾 12月26日,光明区法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市法学会副会长吴力夫,光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奕飞,以及来自区属各部门、政法机关、区重点企业、律师事务所等共109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法学会建设筹备工作组组长王丹卫主持。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12/27/c2936960.html
6.1+1法律援助路上的温暖守护者本网原创宋照伟,出生在陕西北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自幼便对法律怀有满腔热忱与敬畏之心。其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由北京某国家级媒体高管的岗位转为一名律师。当司法部、中国法律援助和司法行政英烈关爱救助基金会举办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消息传来,他毅然舍弃高薪厚禄,从陕北榆林奔赴海南屯昌,凭借自身专业知识,https://www.ishaanxi.com/c/2024/1016/3269176.shtml
7.经区:法律援助温暖弱势群体08-24经区:法律援助温暖弱势群体时长:00:24 播放:375 08-24小小碰头会 解决大问题时长:01:45 播放:430 08-24供电公司:及时抢修 温暖客户心时长:02:28 播放:369 08-2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促进市区容貌再上新水平时长:02:02 播放:376 08-24切实优化行政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时长:01:47 播放:389 08https://v.weihai.tv/mobile.aspx?s=details&c=dfpn8nadw1eha37j
8.刘军强:做一名温暖的法律守望者父亲曾经是一名乡镇法庭的书记员,于是,法律这颗种子从小就开始扎根于刘军强的心底,后来,当他如愿以偿地穿上检察制服后,当初心中对法律的正义感和良知一直指引着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用这个“初心”不断校正他前进的方向。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责编:刘梦琪 http://m-jingmen.cjyun.org/p/28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