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课程建设系列成果之四,案例教学让法律的温度传播每个人——记郭栋老师《经济法》课程

《经济法》课程虽然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但教材的内容偏重理论研究。针对商科学生未接触过基础法律体系教育的背景以及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的要义,郭栋老师在《经济法》课堂上尽量避免枯燥理论的讲解,采用案例教学方式,结合每个章节中的知识点,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与自己司法实践中实际操作案例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努力缩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让枯燥的法律知识生动化,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中

课堂互动,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寓教于乐,需要学生的深度参与。而课堂互动,则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最重要的方式。郭栋老师在《经济法》课堂上,在努力让课堂讲授生动化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与此同时,通过课堂中的“一问一答”、“再问再答”,传递法律知识,解构法律风险,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起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法律意识。

课堂互动

国家立法有温度,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与时俱进,课件紧跟最新立法动向

课程思政--树立合法合规意识先行

法律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对于《经济法》课程而言,几乎每个章节都会涉及到课程思政元素。例如,合同法里面的契约精神、诚实信用;工业产权部分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部分的国家立法对消费者全体的保护;产品质量法里面国家立法对于不良商家的制裁;反不正当竞争法里面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劳动合同法领域党和国家对于劳动者群体的倾斜等等。郭栋老师在对上述内容讲解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醒学生一定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为,树立合法合规意识和守法意识。

写在最后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法律纠纷,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法治的国度,与法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郭栋老师真诚的希望《经济法》课程能够为同学们法律意识的建立、法律兴趣的培养奠定基础,与法同行,体会法律的魅力,感知国家的立法关怀。

THE END
1.嘉鱼:让法律更有温度创新工作理念,邀请我院聘请的心理咨询师参与案件处理,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威严的同时,还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去年通过引入心理干预机制妥善处理了6起家事纠纷。四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和“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深入社区、学校进行普法宣传,并积极利用院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网站等多媒体http://m-jiayu.cjyun.org/p/40958.html
2.附条件不起诉新模式让法律有温度更有力度——中国青年网附条件不起诉新模式 让法律有温度更有力度 “张某某,100分;张某某的爸爸,100分;李某某,90分……”在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宣告会上,检察官对涉案未成年人做出不起诉决定,同时宣读了他们及各自父母的法律知识测试成绩。据悉,这是该院创新启动的“一书一令一册一卷”附条件不起诉宣布新模式,在山西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sx.youth.cn/qyqy/202205/t20220511_13683760.htm
3.关注丨让法律更有温度!这期央视《今日说法》,看得人热泪盈眶他从没想到“开荒”也会犯罪。砍伐55棵香樟树,可能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是让他去坐牢,还是罚他去种树,司法机关如何解读法律,关系到这一家人的将来 最近的一期央视《今日说法》,把不少网友看得热泪盈眶。 @蓝檬曦若:法律无情,在这里看到了温暖 http://m.news.cctv.com/2017/04/01/ARTIwSjGTgrkHoNTSZyJnSRR170401.shtml
4.全省首家!萍乡:让法律拥有接地气的“温度”全省首家!萍乡:让法律拥有接地气的“温度” 当他们身陷困境,难获赔偿;当他们无计可施,期待救助全省首家社会性质的司法救助协会应运而生,安源法院牵头探索救助方式,传递司法温度。不一样的救助,让法律拥有了接地气的“温度”。http://m.yun.jxntv.cn/c/RUZNYi9WZmRpUGR0SEVETytEUkY0QT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