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命格言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有关生命格言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安全行车千万里,重在把握每一米。

2)安全行车千万里,事故就在一两米;平时有张婆婆嘴,胜过事后“妈妈心”。

3)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4)安全防护未做好,进入车档把命送。

5)苍蝇贪甜死于蜜,作业图快失于急。

6)不绷紧安全的弦,就弹不出生产的调。

7)杯中酒,行车祸。

8)班前上水想一想,班中安全有保障。

9)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班中讲安全,操作保平安;班后讲安全,警钟鸣不断。

10)班前充分休息好,途中作业事故跑。

11)把握正确停送电,严格标准保安全。

12)安全正点贴线跑,运行揭示很重要。

13)安全在心中,两纪不能松;车轮一滚动,思想要集中。

14)安全行车三件宝,车优技高精神好。

15)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16)安全是增产的细胞,隐患是事故的胚胎。

17)安全多下及时雨,教育少放马后炮。

18)安全第一记心头,生产一步一层楼。

19)安全操作一丝不苟,事故隐患悄然溜走。

20)安全保健康,千金及不上。

1)在线路上打手机,等于在和阎王通话。

2)杂草不除禾苗不壮,隐患不除效益难上。

3)安全生产,生产蒸蒸日上;文明建设,建设欣欣向荣。

4)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5)安全好,烦恼少,全家幸福乐陶陶。

6)与其为安抚死者花钱,不如为保护生者投资。

7)与电打交道,安全是首要;要干电力活,先开工作票。

8)油库安全责任重,严防死守不能松。

9)野蛮作业不可取,安全警示放在心。

10)要辨明云行的方向,要懂得尘起的原因。

11)氧气乙炔是个宝,小心使用很重要,夏天不要阳光晒,冬天不要用火烤。

12)眼镜、手套、绝缘鞋,时刻牢记穿戴齐。

13)严检票证把好关,当好货场守护神。

14)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15)行车信号看在眼,安全意识记在心。

16)行车无戏言,一语重千斤。

17)心中装着方案,眼睛紧盯现场;装车检查彻底,表簿填记完善。

18)限速地段最关键,防止超速莫蛮干。

19)“三品”查堵一宣、二看、三嗅、四整、五问。

20)做好出乘三交一问,安全正点才有保证。

铁路工务安全格言(经典篇)

1)作业严禁钻车底,插管开阀要注意,关阀拔管莫忘记。

2)作业过程忌嬉闹,分散精力事故冒。

3)遵章守纪守法,爱车爱货爱人。

4)遵循科学,虎口能拔牙;盲目蛮干,小河会翻船。

5)装载加固责任大,作业程序标准化。

6)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7)安全是朵幸福花,合家浇灌美如画。

8)专人防护不能少,现场安全才牢靠。

9)抓货运安全寸步不让,管违章作业理直气壮。

10)逐车检查要仔细,多整少扣分主次,双面到位是关键,货车安全放第一。

11)重视安全硕果来,..忽视安全遭祸害。

13)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14)只因监装未重视,有了险情后悔迟;只要以此为教训,亡羊补牢犹未晚。

15)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了事故就傻眼。

16)争当行家和能手,事故永世难出头。

17)张张车票不漏检趟趟列车不忘接。

18)站好安全岗,把好安全门。

19)瞻前顾后勤查看,危险因素早发现。

20)线路信号架架确认,行车安全才有保证。

1.铁路安全名言警句大全

2.铁路安全名言警句

3.铁路安全生产名言警句

1)电虽看不见,一触就危险。

2)登高检修制动机,先要检查扶手梯。

3)登顶作业要登记,网下作业莫大意,电网断电要接地,安全带子要牢系。

4)登顶作业抬头看,有电无电要分辨。

5)道口要安全,责任重在肩;道口不安全,法院门前见。

6)道口如刀口,责任重泰山。

7)道岔清扫登销记,安全木放尖轨里。

8)到岗进线禁以车代步,货物堆码禁超出限界。

9)粗心大意是事故的温床,马虎是安全航道的暗礁。

10)处理故障先断电,保证安全挂地线。

11)出勤达标看仔细,两人确认要牢记,

12)出动迅速急如风,分配任务静如林;现场救援燎如火,安全防护稳如山。

13)出乘提起心,退乘放宽心。

14)车轮一转想责任,闸把紧连行人命。

15)车辆防溜若大意,车毁人亡酿惨剧。

16)车顶作业,脚下留神。

17)常在铁路道心走,等于走近老虎口。

18)操作砂轮带手套,准备医院去报到。

19)苍蝇贪甜死于蜜,作业图快失于急。

20)不绷紧安全的弦,就弹不出生产的调。

铁路安全格言和警句摘抄

1)门边门缝像剪刀,一不小心剪一刀。

2)铆枪不对人,工完不带风。

3)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

4)列车到达有终点,安全永远是始发。

5)立岗走了神,隐患进了门。

6)礼貌待客树新风,运输安全传捷报。

7)冷铆防机具,热铆防高温。

8)唠唠叨叨为你好,千叮万嘱事故少。

9)牢记高压两万五,网下作业不含糊。

10)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11)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12)跨线要走地下道,平底鞋子防滑倒;自身安全注意瞧,莫被他人挤下道。

13)口笛哨子长鸣叫,旅客听从你引导;雨雪冰冻防护好,安全线外提醒到。

14)口笛警示,脚踏黄线,目迎目送列车;心系旅客,执标执纪,确保人人安全。

15)客运工作真重要,窗口服务微微笑;上岗注重仪容表,客服标志佩戴好。

16)举手投足要谨慎,生死常在一步间。

17)禁动牌、安全带,呵护生命不懈怠。

18)进风慢、压不超,无压处理安全高。

19)接触网下莫登高,预防触电很重要。

20)脚蹬好,扶手牢,人身安全最重要。

铁路安全格言和警句大全

1)投放无座讲科学,列车超员我有责。

2)停电不检电,等于不停电;检电不封线,生命有危险。

3)停、检、挂、拆、送,错了就要命!

4)天窗制度要遵守,大小事故靠边走。

5)探身远,真危险,莫坐车帮和车沿。

6)手中方向盘掌握安危,脚下离合器决定生死。

7)手握闸把重千斤,安全责任记在心。

8)手握焊把,心系安全。

9)手套不可戴,眼镜不能少;机械飞铁削,安规要记牢。

10)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11)生产秩序乱,事故到处钻。

12)身在站台边,心系客安全。

13)上下机车莫大意,站稳扶牢需谨记。

14)上水作业轨间走,安全意识不可少,遵章守纪靠自觉,提高警惕是关键。

15)上道作业要安全,专人防护是关键。

16)上班不分神,安全有保证;途中多留神,事故不近身。

17)散堆装,仔细测比量方,小心进入画线车厢。

18)软管检查要卡紧,压试装堵要提醒。

19)入海之前先探风,上岗之前先练功。

20)勤观察,勤检修,锅炉运行无隐患;严守纪,严执标,安全供热有保障。

看了铁路安全格言和警句还看:

1.关于的安全格言警句

2.必看关于安全的格言警句

中图分类号:D91文献标识码:A

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包括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是法的制度、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习惯。中西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差异,这从中西方对法的认识和表达上可见一斑,其中,法律格言是中西法律文化中一种新颖的比较研究路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法律格言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中西法律文化中的某些差异。

法律格言(legalmaxims)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其简洁、精致的语言承载和表述法律规则、法律的原则,乃至法律的精神,凝聚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实践智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其中,法律格言还可大致分为法律人对法的认识和表达和民间智慧对法的语言浓缩。老百姓对法和法律文化的认识表达往往简洁直白,诙谐幽默,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知识分子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对法的认识和表述则很精练和深刻,往往直接是对法的本质、功能和作用的总结,如“法者,定分止争也”,这些在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中更具代表性。本文暂只比较从中西方著作和言论中流传下来的法律格言。培根曾经在其《格言集》的序言中指出:“愿拉丁格言的使用能够……使法律论证得以体现更加健全和完备的法律思维、纠正粗俗的错误、乃至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我国法律的性质和外观。”希望中外法律格言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法律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理性地适用法律!

1中国法律格言映射下的法律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法律格言一部分都出自于当时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知识分子的著作、言论和思想之中,集中体现的是君臣对于法的认识和看法。“明主治吏不治民”,一方面,知识分子运用自己对法的理解和实践取得君王的信任,跻身政治和官吏之列,另一方面。君王又利用知识分子产生对法的认识和总结进行国家的统治和官吏的有效管理。从古至今,我们如数家珍的名字有管仲、孔丘、孟子、商鞅、韩非子、司马迁、长孙无忌、王安石、司马光、沈家本、梁启超等等。这些历史名人传流下来的格言至今影响着人们。

《管子任法》篇有言“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即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

《论语为政》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指用政令引导人们,用刑罚整治人们,人们为了免子处罚而服从君主或勉力按法令去做,但他们并不知道违法犯罪是可耻的事情。在孔子看来,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和理念,才是最真、最美、最有效的。

《孟子离娄上》中“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是说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

“法者,定分止争也”、“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则体现法的功能和作用,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意指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禁奸止过,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日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所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其乱也”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法家的“重刑主义”,以此实现重刑惩奸,以刑去刑。

“札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惩其未犯,防其未然”、“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中的“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相位表里”及犯罪预防原则。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等法律格言体现近现代在受西方法律文化影响后对法的理解,开始用法去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

以上法律格言映射下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可总结为一个国家的良好秩序和有效管理在于要有“良君、良吏和良法”、“有国家无个人”、“外礼内法,礼法结合”、“刑治主义”等。

2西方法律格言反映出的法律文化传统

在西方法律格言的流传方面,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古代西方(如古希腊古罗马等国家)很早就出现了法律职业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而绝少出现“法自君出”的现象。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法律格言,从古希腊柏拉图开始到近现代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中间有断代,不像中国的法律格言那样具有历史连续性),他们的职业中很少是官吏,更多的是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也有法律职业家、法学家,如盖尤斯、乌尔比安、伯比尼安、保罗、莫迪斯蒂努斯、西塞罗、贝卡利亚、梅因、耶林、萨维尼、哈耶克、霍姆斯、弗里德曼、庞德等;以及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法官、律师和作家;很显然,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所代表阶层利益更加广泛,同时对法的认识和思考会更加深刻和全面。

西方法律文化传统在以下西方法谚中明显表现出“自由平等秩序”、“法律至上”、“权利至上”、“正义至上”、“程序至上”、“权力制约”“民主法治”等原则。

(1)“自由平等”原则:“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平等是一项神圣的法律,一项先于其他一切法律的法律,一项派生其他法律的法律”。

(2)“法律至上”原则:“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中,哪儿没有法律,哪儿就没有自由。自由使我们免于他人的强制和暴力,而这在没有法律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3)“权利至上”原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4)“正义至上”原则:“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法律应当与正义保持一致”。

(5)讲程序、重秩序原则:“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正义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6)“权力制约”原则:“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7)“民主法治”原则:“民主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种制度”、“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8)“公平公正”原则:“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3中西法律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

语言能表达出什么内容法律格言能还原多少法律文化传统经过对中西法律格言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1)在我们比较的这一部分法律格言中,比较的客体大致相同,都是中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精英人物对法的认识和表达,具有可比性:(2)这些法律格言能够流传至今,它们本身就是中西法律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充分体现中西法律文化传统;(3)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都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沉淀,纵向来看,我们可以比较中西法律文化的整体差异,相互之间有何优劣,取长补短;横向来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形成和转变都经历过几次重要的历史时期,截取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法律格言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西之间法律文化曾经惊人的相似,似出同源,中国法律格言“惩其末犯,防其未然”和“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则与西方法律格言“智者非因犯罪已然发生才去惩罚,实乃为了防止犯罪而施刑责”和“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相得益彰,但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流向不同的方向。其根由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中西法律格言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为有治人无治法、重良君良吏良法、重国家轻个人、重刑轻民、隆礼重法;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则体现为法律至上、正义至上、程序至上、权利至上、权力制约。这些差异从法律格言中体现出来,更反映到了中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著名教育家井深大说:“我强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仅把教育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他还说:“要把被忘却的‘另一半教育’置于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二位。”这位教育家为什么要将“被忘却的‘另一半教育”’放在首位呢这是因为他所说的“另一半教育”指的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而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在各方面制约着智力的发展。所以,有关专家昭示我们:“孩子最重要的品德就是自制力”(指意志的抑制功能,引者注)。有趣的是,松下幸之助在向我们谈到动物磨炼本领的做法时,说:“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溪谷,让它们从危险中,自己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虽然这个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才不会泄气。”而且据说,鹰在训练小鹰的时候也有些特殊的做法。作为具有高等意识的人,自然不能与狮子和鹰等同而语,但狮子和鹰这种磨炼生活本领的做法对于我们磨炼学生意志不无可取之处。由此可见,培养和磨炼学生意志品质之重要。

2.进行挫败耐力锻炼。任何学习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磨炼学生在失败和挫折、迷惘和困难面前知难而进,要有七跌八起、屡仆屡起、直至战而胜之的决心和勇气。特别是对那些意志力薄弱、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和失败就卸帆停舟的学生,教师更有责任,用心血浇灌他们的意志,使他们的意志在与失败斗争的实践磨炼中茁长起来,让他们真正地明白一切成功都是在失败的土壤上顽强生长的。美国教育家代尔卡耐基在培养挫败耐力上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记住,你的生命是以某种节奏前进的,你若感到失意消沉,无力面对生命,你也许会沉至山洼的底部;但是你若保持勇气,便可能利用当时正吸扯你下坠的那股力量,摆出洼谷之外。”他还要我们记住:“夜晚比大白天更容易使你感到挫败和气馁,勇气与太阳一道升起。”卡耐基的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3.增强行动力。意志是人意识的能动表现,是指人为达到目的、排除困难、自觉组织自己行动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意志力时,必须让学生增强行动力。磨炼意志的实践告诉我们,意志锤炼的成功都是由于过去采取的行动次数和当时决意的程度所使然:所有的成长都仰赖于行动,每有一次行动,智慧就会成长一次,而意志力也随之增长。那些光说不练的人,外表看起来非等闲之辈,可是实际上他所发挥出来的勇气不论何时何地都受到限制。这就很难形成真正的意志力。帕德罗斯的一位崇拜者对帕德罗斯说:“我要演奏得像你那么好,恐怕得豁出命来干。”这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回答说:“我就是那样干的!”因此,教师培养学生意志力必先抓学生行动力的培养,要使他们懂得“不是先有动力,而是先有行动”,要让他们在“干”中萌生出意志来。此外,要有行动力,必须采取行动措施,这样才能干得起来。尤其要注意,不应该等到情绪好的时候才行动,那样便是没有行动力的表现,是难以培养出意志品质来的。须知,有不少人正是等情绪好的时候才做,就是这样,他们等完了一辈子。

楼梯,每栋楼房里都有,我们很多人每天都要涉足,在上面走来走去,但对于这种熟悉的场景,诗作者却从中发现了哲理,在这里,楼梯无疑有了更多的寄寓――人生处在不同境遇和位置的象征。同一个人,因为位置不同,立足点不同,对人对己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人生感受。

不由得想起一次同学聚会。那次聚会时大家都是毕业后20年不见面了,有的人已是“成功人士”,开着名车而来;有的境况还比较窘迫,某位老兄是个修理工,带着一身机油味就来赴宴了,闲聊起来,大家的言谈举止间渐渐有了差别,有的人满面春风高谈阔论,有的人渐渐少言寡语,吃饭时也呈小集团式地分坐,好像重新划分了亲疏。于是感叹岁月弄人,使原本在一个屋子里平起平坐的一群人有了如此的差别。这是否是由于大家不同的境遇和社会位置使然呢?

我想起了与梯子有关的几个格言警句,像“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攀登”,“勇气是一架梯子,其他美德全靠它爬上去”,“梯子上的横档从来不是用来休息的,只是为了在一只脚迈向更高一格时,另一只脚可以落一下”……这样的格言,曾经激励过多少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让他们去奋斗去进取,在人生道路上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但现在重新审视才发现,几乎所有这样的格言都是单方向的,都是劝导人们向上爬的,从没有一句格言告诉过我们:梯子,能把人送到高处,同样也会把人送到低处。

生活的语文,就是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或将语文课程资源向学生的生活延伸,让学生自觉去发现、挖掘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服务于语文。《诚实与信任》、《手捧鲜花的花》让学生再一次受到诚实的人格的震撼。

二、挖掘人物的美好人性

《一个忠告》讲的是两个朋友在遇到危险,其中一个朋友只顾自己爬树逃跑求生,而不顾朋友的安全。朋友不会爬树只得装死蒙混大黑熊才得以求生。当树上的人问“熊在你耳边嘀咕什么”时,朋友说出了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语:“你不能和遇到危险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的人作朋友。”

人性的语文,就是要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课文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实现其育人的价值。

本课学生很容易把文中主人翁的形象加以批判,而忽视真正的人物的美好人性的赞赏。针对这一可能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作为教师的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挖掘、领悟人物的美好人性。

那个不会爬树的人所说的话,虽然谴责了朋友的不真情,实际上也就告诉我们,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帮助之手。这才是真正朋友应该做的事,这才是一个永远值得赞美的人格人性。

同时,我依据话题,我设计了一段拓展想象说话:那个人听了朋友说的忠告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小朋友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一来,就把学生往美好人性这一方面引导。通过讨论,学生普遍认为,那个人,如果再遇到困难时,会不顾一切地照顾朋友。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在教学中我有如下感悟:

1.语文活动课应做到如下几点:

1.1多层次。语文活动课可以在个人、小组、班级、学校四个层次上开展。个人活动如图书阅览、三分钟演讲、小日记;小组活动如兴趣小组、小报编辑部、小小文学社等,还有班、队、校的集体活动更是增加了学生交流的空间。

1.2多形式。根据具体情况,语文活动课可以灵活机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竞赛式:辩论赛;文艺式:将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将约定俗成的成语让学生演绎成生动的故事等。还可以采用语文游戏式,语文情境式等。

1.3多渠道。语文活动课不仅仅是依靠课本,而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所以开展活动的渠道是很多的。植树节那天,笔者组织学生到田间参观农民植树,还亲手实践,又到附近企业访问。最后围绕"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开展"讨论会"。

1.4多系列。例如,设计"学雷锋"活动,让学生人人收集有关雷锋的事迹、日记、图片后进行讲雷锋的故事、唱赞雷锋的歌、明雷锋精神等系列活动。又如,在高年级设计"互赠格言"活动,课前,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立志的格言,上课时,讲格言,课后进行格言展览等活动,由此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充分体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2.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2.1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一个里程碑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鲜明地提出了基础教育"为了生存"和"学会生存"这一主题;面向21世纪的"德洛尔报告"则更明确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被视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基础教育关照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建构,成为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对人生与社会自主思考的忽视,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导致教育丧失生活意义。总之,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的教育难以体现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无法给予学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正是从此意义上,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重建的根本依据。

当下的英语教学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温吞水。由于一般普通中学缺乏必要的英语语境,学生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学了十多年还是不能流畅地用于交流。教学母语以外的英语,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英语,使用英语,浸润在英语语境里才能快速掌握英语。当下的英语教学仍然脱离不了“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做不到以人为本,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用机械、单一的死记硬背来学习英语,造成“哑巴”英语的现状。

二、组织课堂活动激活英语课堂教学之实践

(一)课前5分钟演讲激“活”学生思维

一场音乐会,精彩的前凑是一曲吸引人们观看的重要部分,一堂课的开场白恰如一曲的前凑,吸引学生的兴趣,进入到上课的氛围中,因此,课前的5分钟演讲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前5分钟的演讲,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演讲内容,让他们利用这5分钟展示他们自己喜欢的作品。在这5分钟的演讲里,学生们运用所学过的词组和句子用英语来讲述小故事、谚语和身边发生的小事件等,以轻松的心情、活跃的思维进入英语课堂的学习。

一次,我们组织学生们去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活动结束后,要求以此为主题进行讨论。一个上午下来,学生既疲倦又兴奋,并且,对看到的乱扔烟头、乱穿马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很是愤怒,课堂讨论的时候纷纷发言,既使学生们受到了环保教育,又提升了学生们听、说的实际能力,学到了新的词汇。

(二)课堂讲故事激发学生求知欲

初中生正处于由儿童向少年的转型期,好奇心强仍然是他们的性格特点。而讲故事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有着独特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讲故事,使用的是大量的词汇、活泼的语言、甜美的声音、丰富的表情和有趣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词汇,逼真的语言环境,真切的语境感受。课堂教学中,把文本内容和讲故事运用起来后,我想,如果能让学生也能参与进来,那岂不是效果更好?为此,我设计了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接龙比赛的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比如,学习who、where、when、what时,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将who、where、when、what四个部分让每个学生各承担一个,分头用自己承担的那部分内容写成句子,然后组合起来,造出很有趣的句子。例

S1:LiuXiang?S2:swimsS3:inthekitchenS4:everySunday

然后组合起来就成为一句:LiuXiangswimsinthekitcheneverySunday.

接龙活动每组分人数可以不限定,由一个学生先说第一句话,后一个学生根据前面那句话的意思接着往下编,我还要求一个学生和下一个学生之间不得停顿,速度不能太慢,这样一来,学生们越编越有兴趣,既学习了词汇、句子,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句子的印象,令他们不会忘记。例

A:IfIgetuplate,I’llbelateforclass.

B:IfI’mlateforclass,myteacherwillbeangry.

C:Ifmyteacherisangry….

(三)教师自编顺口溜,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英语语言富于节奏感,动听的语音语调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学生读起来有乐感。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别出心裁,把那些枯燥的、不易记住但词和词之间有关联的词语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或小诗,教师或充满激情、或诙谐幽默的朗诵、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都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单词、词语印象深刻,那些枯燥、晦涩的词语都不攻而破,让学生牢牢记住,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名词的复数时,先让学生巧记以-o结尾加-es的词:

A.两人两菜(hero,negro,potato,tomato)

B.一句话Negroesandheroesliketoeatpotatoesandtomatoes(黑人和英雄喜欢吃土豆和西红柿。)

C.有生命的加es,无生命的加-s.

再让学生巧记f(e)结尾的名词复数:f(e)ves(wife,knife,wolf,thief,shelf,leaf.)

编成顺口溜:

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

编顺口溜虽然对教师的个人素养要求很高,但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一课堂活动使艰涩的英语文本内容变得简单易记、生动形象,印象深刻。课堂上,教师生动、夸张、声情并茂的表演,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知识,从而产生积极向上,快乐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们自己也会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去编口诀,写顺口溜来强化单词、词语的听说能力。

(四)格言警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五)玩游戏激发学生好奇心

玩游戏是孩子们最乐意的一件事,初中生正处于由儿童转为少年时期,玩游戏他们同样喜欢。在游戏中,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兴致勃勃。因此,教学过程设计几个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寓教于乐。

比如,猜身上的五官部位是孩童时经常玩的小游戏,教学eye、nose、ear、mouth、hand、face等单词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做起了“Touchyourhead”的游戏。游戏开始,教师先说Touchyournose.学生边听边点自己的鼻子。同样,老师说ear、eye、mouth、hand、face时,学生点自己的五官,为增加游戏乐趣,我设计了小组比赛,并且加大了游戏的难度,当学生听到“Pollysays,Touchyourears”时,学生才可以用手摸自己的耳朵,小组违规最少者得胜。由学生自愿轮流当发令官,相互竞猜。生动夸张的游戏,点燃了学生的快乐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创设表演语境,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birthday”这个主题时,我结合学生所学过的内容,分成Athome、Inthesupermarket、Atabirthdayparty几个系统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在课堂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中复习了有关food、drink、fruit、color、number等单词,对句型“Howmucharethey?”“Whenisyourbirthday?”熟练掌握了,最后,在Happybirthday的歌声中结束整堂课的教学。在学生们意犹味尽的回味中,既巩固了学生所学词汇,又拓展了语言内容,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作为英语老师,把握“讲在必要处,练在活动中”,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发掘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在活动中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了一个直观形象的语境,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课堂成为了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场所。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二、民间故事

三、卜卦巫辞

四、谚语格言

五、传统禁忌

六、伦理道德

七、宗教规范

【课型】

习作指导。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笔表达“生活”。

2.打开学生习作思路,围绕所选内容写清过程。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真实,能给读者以启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笔表达“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启示”。

【教学准备】

教师下水文。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联系所学、合作交流。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以生活启示引入,激发兴趣,抛砖引玉

1.出示图片。

2.教师讲述与图片有关的生活经历并出示所获得的启示。

【设计意图:教师用自己生活中获得启示的小故事导入,内容选择、表达方式上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内容上,贴近生活,紧扣本次“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让“生活”这个宏观的抽象词变得更加具体可感,让学生的选材更有具体方向。表达上,“叙事”+“启示”的方式也起到对学生交流的范例指导作用。】

二、回顾口语交际,确定、交流习作内容

1.同学们,生活就像一本书,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本好书、一张照片、一次活动,都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感悟。

3.生交流。

【设计意图:本次习作是建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条件允许,口语交际应该和习作一气呵成。而本次的习作指导课独立开,那么就有必要回顾口语交际内容,唤起学生对交流内容的回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宽广内容中梳理、确定出自己将要写作的内容,让学生“有米可炊”。】

三、由“分”到“总”,提炼习作要求

1.看来同学们都确定了自己要写的内容,有的想写写生活中一件小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的想说说一句格言警句对自己的帮助,还有的想讲讲从漫画中明白的道理。翻开书,请自读《口语交际、习作4》的内容,分别找出要写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书中都提出了怎样的习作要求?

2.生交流。

3.交流三方面习作要求的共同点,提炼出本次习作要求:事情写清楚,启示写明白。(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习作要求是写作的方向,在确立了写作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写作要求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本次习作要求在分述的同时实则异曲同工,提炼出共同的写作要求,缩小了“要求”的范围,弱化了“要求”的硬度,精简了“要求”的繁琐,大大降低了学、教的难度。习作要求的提炼还训练了学生信息整合、概括的能力。】

四、合作交流,评析下水文,相机指导习作方法

1.出示下水文,学生自读评析。

【设计意图:下水文的出示目的有二:(1)作为示范,让学生看老师是如何从“讲生活故事谈启示”到“用笔表达启示”的。(2)下水文不是用来框住学生的思维、定势学生的思路,它有它的教学价

值,通过有“问题”的下水文,让学生在评议中看到借鉴之处,同时在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中内化写作方法。】

2.预设交流:

(1)交流优点。

相机明确事情记叙要做到生动、具体,还应写出真情实感。

(2)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①缺题。为下水文命题,相机指导本次习作命题。

②缺启示。联系本单元课文,确定“启示”位置及写法。

【设计意图:教材中每单元课文的学习和习作的练习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课文”就是“例文”,通过总结、借鉴本单元课文,帮助学生写好“启示”。】

五、小试牛刀,当堂习作片段(略)

【板书】

习作4写写生活中的启示

【教学反思】

乐哉:反观三难,终定三法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笔表达“生活”。写出自己得到的启示是本节写作指导课的重要任务。

怎样寻找生活素材?从生活经验入手,让生活与课堂亲切对接。

的确,生活就像一本书,其中的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本好书、一张照片、一次活动都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感悟。于是,课堂伊始,我用自己生活中获得启示的小故事导入,让课堂与生活亲切对接,内容选择、表达方式上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生活”这个宏观的抽象词变得更加具体可感,让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生活小事,选材更有具体方向。

怎样降低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从出示下水文入手,让“说”与“写”自然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指导了写法,但提到“写”,学生还是较多地流露出畏难情绪。

现状1:阅读习惯不良

现状2:阅读品质不高

现在的小学校园,文化快餐充斥其间,名著叫好不叫座。调查结果显示:喜欢读小说的学生有78人,主要喜欢读武侠、言情、玄幻之类的作品。关于名著的阅读很不乐观。以四大名著为例,《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占98%,其次是《三国演义》,占81%,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分别是75%和25%。阅读的方式也大多以看电视剧为主,以《西游记》为例,阅读过原著的仅有5人,其他作品读过原著的更是凤毛麟角。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更让人失望。只有两三个同学间或阅读过《基度山伯爵》《简爱》和《堂吉诃德》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

现状3:阅读数量不足

一学期读10本书的仅2人,读5―6本的25人,读3―4本的占30人,读1―2本的43人。

二、解决小学生阅读问题之策略

学生阅读现状让我们忧虑,更促使我们思考:小学生阅读路在何方?教师应拿出怎样的阅读策略?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抛弃传统意义上的“功利性阅读”,即以写作、积累为出发点的阅读,变阅读为“悦读”,让他们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一)自主选择――为“阅读”奠基

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较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也有其不同的认知水平。教师不能把读书作为命令生硬地下达。可以根据新课标要求,且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和学生共同推荐可读性强的、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如: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人物传记等,然后由教师提出本学期阅读的最低数量,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书目,做到“我的读书我做主”。因为是自己选择的书,读起来也格外带劲儿,从而为“悦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为“悦读”加码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墙壁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图书角有足够的藏书;“佳作欣赏”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你追我赶”公布学生读书情况;比一比谁读书多,谁的读书笔记写得好。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最近读到的好书,说说书里好玩、惊险的故事情节,聊聊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书中人物;在班级网站建立读书交流平台,让学生切磋、交流;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每一本书作用最大化。可以和本班同学交流、同年级同学交流,也可以参加社会上举行的大型图书漂流活动。学生手中的书流动起来了,激扬的文字、飞扬的思想,洗涤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学生的读书兴趣空前浓厚,读书热情空前高涨。书,与孩子如影随形,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THE END
1.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80条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 禁藏》 https://3g.yjbys.com/mingyan/mingren/724219.html
2.依法治国,总书记这些用典寓意深刻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引用典故强调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一起学习。https://www.12371.cn/2024/12/04/ARTI1733280370469102.shtml
3.法治金句(二)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原标题:《法治金句(二)》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36658
4.中国法律名言名句大全中国法治名言警句中国法律名言名句大全_中国法治名言警句 古往今来,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很多关于法律的名言名句,很值得我们去体会。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法律名言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法律名言名句【经典篇】 1、知法明理,做“四有”新人! 2、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jingdianmingyan/1272524.html
5.中国古代法律名言80、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81、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82、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 83、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84、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法律名言的全部内容,更多名言警句资讯请关注美德网。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26/10/152409_953540433.shtml
6.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大全有关尊重法律的名人名言大全法律如同阳光,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法律如同清泉,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保证。想要感受法律瑰宝的魅力,首先从了解法律的名言开始,下面是42句经典的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不仅是先哲大家的思想精华,更是对法律的开悟启迪。 关于法律的名言: 一、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 http://m.xuexili.com/mingyan/falv.html
7.遵守纪律的名言警句15篇(全文)? 中国教育之两大需要:一为发达学生之自创心;一为强学生之遵从纪律心。——张伯苓 遵守纪律的名言警句 第2篇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名言出自:孔丘 2、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名言出自:芥川龙之介 3、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名言出自:伊索 4、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9r60svd.html
8.名言警句成语摘抄大全丶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一些中国古文名言警句和成语故事名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https://www.edusy.net/72603.html
9.关于法治的名言(精选14篇)[6]马凯.忠实执行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M].中国人大.2011. [7]江必新等.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篇5:法治的古代名言 2) 当公法篇不阿亲戚。 3)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4)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p0f7uo0.html
10.法制名言警句法制名言警句 1、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2、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3、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4、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40328164143_241677.html
11.高尔的名言名句大全412句.doc高尔的名言名句大全-412句.doc,高尔的名言名句大全 这里为您整理了高尔的名言名句412句,供您参考。 1、窗户框上翘着很多玻璃碎片,窗外边黑洞洞的,活像一只被挖掉眼珠的眼睛。——高尔基的名人名言 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3、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004/6204235105005000.shtm
12.名言摘抄标签:法律名言 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在很多的情况上,我们都可以引用绝大多数的名人格言,名人格言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您有在寻找一些关于的格言句子吗?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关于关于法律的名言, 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https://www.liuxue86.com/k_%E5%90%8D%E8%A8%80%E6%91%98%E6%8A%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