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02115信息管理基础复习资料自考

摘要:许多自考生正在备考2022年自学考试。自考课程的试卷遵循一个原则,以自考教材大纲为主,参考辅导资料为辅。下文是希赛网自考频道整理的2022年自考02115信息管理基础复习资料,供各位考生参考。

自考复习需要重视考试大纲,考试命题是围绕大纲来的,所以复习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再结合考试大纲来弄懂重点、难点、疑点。因为考试大纲一般都是含有命题来指导思想工作、考试范围、命题要求等重要信息。为了辅助各位考生学习,希赛网自考频道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自考02115信息管理基础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自考02115信息管理基础复习资料

前言

信息管理的实践虽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管理,则是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信息活动各环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领域。它主要研究信息的生存、传播、分布、获取、加工、利用的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和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技术方法和社会机制。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信息管理基础》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是为检验自学应考者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和掌握程度而设置的一门学科基础性课程。

《信息管理基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继续深入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入门与先导性课程。本课程的学习,需要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除信息的生产、传递、获取、加工(组织、检索)和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外,为了对信息进行管理,提供有效利用,还需要研究信息的分布、信息管理的支持工具——信息系统及技术方面、信息管理的社会机制——信息机构管理和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内容。

II、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关于信息

(二)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三)信息管理概述

(四)信息管理的沿革发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1)通信领域中信息的定义(2)本体论层次的信息、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3)社会信息;

2、领会:(1)本体论、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的差别;(2)信息的特征。

3、应用:信息链,其中的数据、信息、知识及其转化。

1、识记:(1)信息化;(2)三网融合;(3)信息社会;

2、领会:(1)信息化概念的内涵;(2)信息社会与以往社会形态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1、识记:(1)信息流;(2)信息管理的实质;(3)广义的信息资源概念;

2、领会:(1)信息管理的对象及其内涵;(2)信息管理的总目标及其分解。

3、应用:(1)霍顿与马尔香“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的思想,及横向管理阶段

(四)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1、识记:(1)知识管理的实质与核心;

2、领会:(1)信息管理的四个阶段;(2)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新概念提出的背景;(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局限性;(4)知识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信息交流

(一)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

(二)信息交流机制

(三)网络信息交流

1、识记:(1)信息交流的定义

2、领会:(1)共时信息交流、历时信息交流及其功能;(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1、识记:(1)社会信息流;(2)信息栈;(3)信息交流中的社会代理;

2、领会:(1)信息栈按功能特征划分及举例;

3、应用:(1)信息传递模式的四种方式及其特点比较

1、识记:(1)移动网络;(2)科学信息交流过程

2、领会:(1)网络作为新兴信息载体的优势;(2)网络信息交流模式中信息用户的种类;(3)网络信息交流的过程阶段;(4)移动网络的特点

第三章信息分布

(一)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

(二)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

(三)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

1、识记:(1)马太效应;

2、领会:(1)为什么会出现信息分布的“富集”与“贫集”现象;

3、应用:(1)马太效应在实际信息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意义、负面影响

1、识记:(1)信息的离散分布;(2)布拉德福定律;(3)齐夫定律;

1、识记:(1)洛特卡定律;(2)普赖斯定律;

1、识记:(1)指数增长律;(2)文献的半衰期;(3)普赖斯指数;

2、领会:(1)文献信息老化的四种情形

第四章信息获取

(一)信息源的概念

(二)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

(三)信息质量的评价

(四)信息获取途径

(五)网络信息获取与利用

1、识记:(1)广义的信息交源

2、领会:(1)信息源的基本属性;(2)信息源的特征。

1、识记:(1)记录型、智力型、实物型和零次型信息源;(2)网络信息源;(3)隐性知识;

2、领会:(1)零次信息对经济活动和科技活动的作用;

3、应用:(1)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及其区分

1、识记:(1)信息质量评价;(2)信息质量评价的定性评价法、定性评价法、综合评价法;(3)网络计量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2、领会:(1)信息质量评价的意义;(2)借鉴影响因子评价网络信息质量的思路;(3)信息源评价的目标;(4)信息质量评价的实施过程;

3、应用:(1)信息质量评价的一般维度,及各维度指标、评价内容。

1、识记:(1)采全率;(2)采准率;

2、领会:(1)采全率与采准率的关系;(2)信息搜集的原则;

3、应用:(1)信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

1、识记:(1)数字图书馆;(2)社会化问答平台;

2、领会:(1)网络信息源及其特点;(2)搜索引擎及其组成部分;

3、应用:(1)通用型搜索引擎、专业型(或垂直)搜索引擎,各自典型代表,各自特点。

第五章信息组织

(一)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

(三)信息描述与揭示

(五)知识组织

1、识记:(1)信息组织及其基本对象;

2、领会:(1)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2)信息组织的客观性原则及其要求;(3)信息组织的目的性原则及其要求;

3、应用:(1)一次信息组织、二次信息组织、三次信息组织及其特点。

(二)信息组织的思想方法

1、识记:(1)分类、信息的分类组织;(2)主题、主题法;(3)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

2、领会:(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2)主题法的特征;(3)分类法和主题法的比较

3、应用:(1)标题与标题法、单元词与单元词法、叙词与叙词法、关键词与关键词法

1、识记:(1)信息标引及其环节;(2)标引语言;(3)元数据;

2、领会:(1)信息标引所用标引语言的种类(2)受控语言和自然语言,及其各有哪些?(3)HTML、XML及两者差别;

3、应用:(1)信息标引的两种类型。

(四)网络信息组织

1、识记:(1)众包;(2)Wiki;(3)Tag;(4)分众分类;

2、领会:(1)网络信息组织的特点;(2)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两种方式;(3)网络自编分类体系的特点;(4)为何关键词技术在网络搜索引擎等信息组织中被广泛应用。

3、应用:(1)目前应用较多的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各自优缺点。

1、识记:(1)知识组织;(2)知识表示;

2、领会:(1)主观知识表示、客观知识表示,及各自方法。

3、应用:(1)本体,基于本体的网络信息组织的特点;(2)知识图谱及其作用。

第六章信息检索

(一)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二)信息检索的步骤与策略

(三)网络信息检索

1、识记:(1)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检索的本质;

2、领会:(1)根据检索内容,信息检索有哪些类型?(2)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1、识记:(1)信息检索策略;(2)P@N;

2、领会:(1)信息检索的步骤;(2)信息检索语言及其作用,如何按表述信息内容特征划分;

3、应用:(1)查全率、查准率,影响查全率、查准率的因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识记:(1)关键词检索工具、目录型检索工具、混合型检索工具;(2)综合型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移动搜索引擎;

2、领会:(1)网络信息检索的特点;(2)独立搜索引擎的功能模块;(3)垂直搜索引擎与综合型搜索引擎的区别;

3、应用:近几年移动搜索引擎的发展种类。

第七章信息服务

(一)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二)信息服务的演化与现代发展

(三)信息用户及其需求和行为研究

(四)网络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行为

1、识记:(1)信息服务及其内容;(2)信息服务的基本构成要素;

2、领会:(1)信息服务的特性(2)信息服务的原则;(3)从资源依赖模式来划分信息服务类型;(4)信息服务的几种主要方式

1、领会:(1)网络信息服务及其特点;(2)个性化信息服务,其包含的两个方面、作用;(3)信息集成服务及其四种类型;(4)移动搜索引擎与计算机搜索引擎返回用户的信息搜索结果的差别;(5)LBS和移动应用服务结合可提供哪些个性化服务?

2、应用:(1)现代信息服务呈现出的新发展趋势;

1、识记:(1)信息用户;

2、领会:(1)信息需要及其层次结构状态;(2)信息需求的特征;(3)用户向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工作者提出咨询的两种现象;(4)几种主要的信息用户研究方法;

3、应用:用户信息行为的共同规律。

1、识记:(1)网络信息查询行为、网络信息检索行为、网络信息浏览行为、网络用户信息选择行为、信息利用行为;(2)人-机交互;(3)网络社群

2、领会:(1)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2)5种主要的网络用户信息行为;

第八章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信息系统的开发

(三)信息系统的管理

(四)信息系统的安全

1、识记:(1)系统、信息系统;(2)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

2、领会:(1)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2)信息系统的类型;(3)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模式;(4)C/S模式的缺陷,B/S模式的优点

1、识记:(1)信息技术;(2)局域网和广域网;(3)数据库;(4)对象、类、消息、继承、封装

3、应用:(1)结构化开发方面的基本思想、优缺点;(2)原型法的思想基础、过程步骤、优缺点;

1、识记:(1)信息系统的质量管理;(2)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3)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4)TAM模型和TTF模型

2、领会:(1)信息系统开发引入项目管理的主要原因;(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性;(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4)信息系统的质量特性

1、领会:(1)信息系统安全,及其4层含义;(2)信息系统安全危害的种类;(2)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内容和主要策略;

2、应用:(1)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中非技术性安全策略的内容;(2)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第九章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一)信息机构的类型与职能

(二)信息机构的运行与管理

(三)公益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四)营利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1、识记:(1)一级信息部门、二级信息部门及两者差别;(2)公益性信息机构、营利性信息机构;

2、领会:(1)信息机构的类型划分及举例;(2)公益性信息机构的职能、发展特征;(3)信息机构的职能;(4)针对企业的信息研究主要包括哪些?

1、领会:(1)信息机构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1、识记:(1)排他性、竞争性、公共物品

2、领会:(1)对公益性信息机构中“公益性”的理解;(2)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主要组成;(3)非营利性公益信息机构管理的本质;

1、领会:(1)常见的营利性信息机构,及其举例;

2、应用:(1)营利性信息机构市场营销战略;(2)营利性信息机构市场营销策略;

第十章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

(一)信息政策

(二)信息法律

(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政策与法律

1、识记:(1)国家信息政策;(2)信息政策目标;(3)信息政策问题;(4)信息政策形式

2、领会:(1)信息政策的主要作用;(2)为何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知识产权政策的原则;(3)制定信息流通与信息安全政策的原则,及其原因;

1、识记:(1)信息法律;(2)信息法律关系;

2、领会:(1)信息化给社会带来的矛盾;(2)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联系;(3)信息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4)信息法律的立法模式;

1、识记:(1)数字作品;(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隐私权

2、领会:(1)互联网对国家信息政策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网络作品的种类;(3)数字作品的特征;(4)目前世界上对数据库的保护形式;

III、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理解并清楚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的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并可以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与表达这些知识的主体内容。

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与分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将信息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技能与方法。

二、自学方法指导

2、掌握信息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方法,在全面系统地学习各个章节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考核要求的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

3、学会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除信息的生产、传递、获取、加工(组织、检索)和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外,为了对信息进行管理,提供有效利用,还需要研究信息的分布、信息管理的支持工具——信息系统及技术方面、信息管理的社会机制——信息机构管理和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内容。

三、对社会助学者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单纯备考的倾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和应用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把基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

3、要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由于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内容与一般内容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在全面掌握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再突出考核的重点内容。切忌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随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者降低考试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个章节,并适当突出重点内容。

2、考试试题要合理安排难易结构,可分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此外,在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之间的区别。

3、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各种题型的格式见大纲附录的参考试卷。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类社会的信息活动要素包括信息、信息生产者和(D)。

A.信息管理者B.信息消费者

C.信息系统D.信息技术

2.下列选项属于实物型信息资源的是(B)。

A.数据库B.样品

C.图纸D.书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空,每空1分,共5分。

1.二次信息属于记录型信息资源。

2.信息资源管理的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信息组织

答: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1分),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1分),使信息从无需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以阅读一本书为例,说明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

答:信息资源的具有共享性是指其资源利用者在资源利用上不存在竞争关系(2分)。以阅读一本书为例,某人阅读一本书时,他从这本书中获取的知识内容(或称信息量)并不会因为其他人已经阅读而受到影响(2分),也不会对将要阅读这本书的其他人产生影响(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从便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哪些主要类型?论述这些信息资源类型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答:从便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零次信息资源。(2分)

记录型信息资源: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等)和各种现代介质(如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各种书籍、期刊、数据库、网络等。(2分)

实物型信息资源:这是用实物本身来贮存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某种样品、样机,它本身就代表一种技术信息。(2分)

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主要表现为人脑存贮的知识信息,包括人们掌握的诀窍、技能和经验,又称为隐性知识。(2分)

零次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播的信息。(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案例:

李家峡水电站是由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和西北陕、甘、宁、青共同投资合建的特大型水力枢纽工程,该厂每天承担着大量的业务,并分析、整理着海量的数据。为了对整个电厂实施信息化管理,李家峡水力发电厂与长天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其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长天企业在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李家峡水力发电厂现行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设计并开发一个覆盖电厂大部分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和电网实时信息进行决策服务,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了电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根据系统总体逻辑模型,遵循功能相对独立并考虑到业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同时结合李家峡水力发电厂的实际需求,长天将李家峡水力发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设备管理子系统、检修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计划管理子系统、安全监察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等。

问题:

(1)结合案例,论述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网状结构。

(2)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阶段各有哪些工作内容?

答:⑴职能型的纵向信息分系统和层次型的横向信息分系统共同组成了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网状结构(2分)。表现为:首先,它是由几个对应于企业业务子系统的纵向信息分系统构成,如供销信息分系统、科技信息分系统、财务信息分系统等(2分);其次,企业信息系统在横向的层次结构也是综合性的,对应到最高决策层、中间管理层、基础业务层(2分)。

⑵统设计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确定系统目标、建立概念模型、考虑约束条件(1分);系统评价:对系统总体设计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1分);系统详细设计:在系统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具体地着手建立系统个,力争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1分)

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人员培训,系统测试,系统转换。(1分)

本课程使用教程:《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三版),马费成、宋恩梅、赵一鸣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THE END
1.常见法律法规概念解释及应用案例分析在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考试中,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概念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问题,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法律法规的整体认知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法律法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读者的理解。 法律基础知识概述 首先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408250.html
2.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行政管理条例是指由政府机关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它们涉及到税收征收、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为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刑事司法制度 刑事司法制度包括了犯罪定义、刑罚种类以及诉讼程序等内容,旨在惩治犯罪并维护社会安全。这一体系通过明确罪行界限,保障被告人合理权利,同时防止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2663.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不同行业如金融、医疗等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定。在这些领域内,《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帮助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国际贸易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了解国际条约和协议,如WTO规则,对于避免跨境交易中的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4.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5.法律法规全集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法律等多个领域的规范性宪法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法律,是由最高权力机关根据国民利益制定的。它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形式、公民权利义务,以及中央和地方关系等基本制度。宪法具有最高效力,不受其他任何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普通法律影响。 行政法人又如何界定其作用? 行政法人是指行使行政职能并享有相应权利的一种特殊法人实体。在现代国家中,https://www.cehhoilbv.com/jun-lei-wen-hua/465873.html
6.法律法规大全一览各类规范的全面指南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规范经济活动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它们在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领域,从宪法到行政法、刑事法、民商事法,再到环境保护和税收等多个方面。 宪政与人权保障 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 https://www.vydtlwhhp.com/jun-lei-zuo-fa/400097.html
7.华夏回报二号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2016年第1次)或对本招募说明书作任何解释或者说明。 本招募说明书根据本基金的基金合同编写,并经中国证监会核准。 基金合同是约定基 金合同当事人之间基本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基金合同的当事人包括基金管理人、基金托 管人和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投资者自依基金合同取得本基金基金份额,即成为基金份额 https://fund.eastmoney.com/gonggao/002021,AN201603290014113760.html
8.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医学人文素养,具备基本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常规临床操作技能,毕业后能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口腔诊所等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及预防工作的高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3.htm
9.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复习篇【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复习篇 举例说明常见系统中的静态口令和动态口令机制 静态口令:静态口令实际就是一个口令字;是日常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认证方式,但是安全性也是最脆弱的一种认证方式,如密码 动态口令:动态口令也叫做一次性口令字,它比静态口令更安全。一般分为两种:同步和异步,如短信验证码https://blog.csdn.net/qq_35481726/article/details/125190843
10.按照编集的时段和体裁来划分,总集有哪些种类?请举例说明。一是通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古文辞类纂》,选取录了战国至清初的作品700多篇,分为论辩、序跋、颂赞、词赋等13类。 二是断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唐文粹》100卷,收录了有唐一代诗文作品近2000篇,分古赋、诗、颂、文、论等16类。 三是通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https://www.shuashuati.com/ti/cbd0a7b7a7314d2b97c09e9751f633f3.html
11.公文基本要素范文11篇(全文)说明的方法非常多,常用的包括定义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分类说明、数字说明、引证说明、解释说明。 1.定义说明 所谓定义说明,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给人以一个明确的概念。 2.举例说明 所谓举例说明,就是通过列举事例来揭示诸种事物的共同特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pwkeucw.html
12.2种类分类编者按1基本简介 2种类分类 介绍性 评论性 综合性 3语言特色 4举例说明 例1 例2 例3 5词条图册 1基本简介编辑 定义 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作者或编者附加的说明或判断。 (注: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无此释义。) 编者按按语:(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 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另https://baike.sogou.com/v7296983.htm
13.开发者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开发者保证已在APP隐私政策中明确告知用户已接入具体SDK产品作为合作方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并遵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的要求,在APP隐私政策的第三方信息共享清单中披露具体SDK产品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情况,包括SDK名称、公司名称、处理个人信息种类及目的、采集方式、隐私政策链接等内容。https://www.pangle.cn/en/support/doc/60cee2eeecf02000460af4fb
14.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GB/T21374—2008(20080601)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记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法律状态及其有关事项的文件。 注:专利登记簿上记载的事项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的保护;其记载事项包括专利权的授予、转移等。 参见:登记簿(3.1.17)。 3.2.55一次专利文献primary patent documentation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版的各种类型的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074617.html
15.2024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1.法治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提高法律知识的水平和应用能力。 3.公民素养: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使其具备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能够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履行公民职责。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15/5330010213011310.shtm
16.招教教综考点必背之心理学,重难点都在这里了!1.举例说明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例如,把人脑比喻成一台电视机的话,意识是它所包含的全部节目内容,而注意就是对电视节目进行选择的过程,它决定着意识反映的哪些内容在电视屏http://gzjsksw.com/gzjszpw/191.html
17.施工企业会计制度法规库(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三、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 (二)会计报表编制说明 附录: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 一、总 说 明 一、为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施工企业。 http://www.110.com/fagui/law_12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