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2022考研初试大纲:808法学综合课考研

吉首大学2022考研初试大纲:808法学综合课

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08]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内容

(一)宪法约50分

(二)民法学约50分

(三)刑法约50分

4)题型结构

(一)宪法学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二)民法学题型部分

名词解释: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17分,共17分

案例题:1小题,每小题13分,共13分

(三)刑法学题型部分

名词解释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案例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宪法

宪法基本理论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宪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规范与宪法关系、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宪法渊源结构和形式、宪法的价值作用、宪法观念等内容。

3、能综合运用宪法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考试内容: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的涵义及特征;宪法的本质;宪法的种类及其特点。二、宪法的历史发展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宪法的发展趋势;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新中国宪法产生和发展以及我国宪法的发展趋势。

三、宪法的制定

宪法制定权的概念、性质、基本特征,宪法制定权的界限;制宪权主体和制宪机关的概念、区别与联系;宪法制定的程序。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和作用;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的含义、历史发展和其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五、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渊源和形式的概念、分类;成文宪法结构的内容。六、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的概念及特征;宪法规范的要素、种类与宪法规则的逻辑结构;宪法规范的效力和变动。

七、宪法关系

宪法关系的含义及特征;宪法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八、宪法的价值与作用

宪法价值和作用的概念和特定;宪法的基本价值与核心价值;宪法的规范与社会作用。

九、宪法观念

宪法观念的含义、历史发展和作用。十、宪法与宪政

宪政的内涵及其与宪法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条件和模式。

宪法基本制度

1、系统掌握宪法基本制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的内容。

考试内容:一、国家性质

国家与国家性质的概念;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国

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

二、国家形式

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种类和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种类和决定因素;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度保障及其界限;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特定人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其行使原则。

四、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概念、产生发展和作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

五、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组织与活动原则;代议机关;国家元首;行政机关;审判和检察机关;军事领导机关。

六、政党制度

政党的概念、特征、历史发展及地位作用;宪法与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宪法实施

1、系统掌握宪法实施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宪法实施的条件、过程、影响因素、保障和评价,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违宪审查制度,尤其是中国特色违宪审查制度以及宪法制度的内容。

考试内容:

一、宪法实施及其保障

宪法实施的概念、方式、特点和原则;宪法实施和宪法实现的关系;宪法实施的条件、过程和保障;宪法实施的评价。

二、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的含义、分类及必要性;宪法解释机关;宪法解释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三、宪法修改

宪法修改的含义及必要性;宪法修改的限制;宪法修改的方式和程序。我国历次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四、违宪审查制度

违宪审查的概念、特征和主要模式;违宪责任;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

五、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的含义和构成;宪法秩序的实现及实现的因素分析。

(二)民法学

1.对民法的体系有较全面的把握,理解民法的各项制度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联系,掌握物权法、债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继承法和知识产权法。

2.准确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对各类民事行为的性质及其所形成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分析。

3.学会综合运用民法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例进行分析并能够得出有依据的结论。

考试内容:一、绪论

(一)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和含义;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性质;民法的渊源;民法的效

力。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三)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意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一)自然人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住所;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二)法人

法人的概念和特征;法人应具备的条件;法人的分类;法人的民事能力;法人的机关;法人的分支机构;法人的住所;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法人的登记。

(三)非法人组织

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非法人组织应具备的条件;合伙;其他非法人组织: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独资企业、筹建中的法人。

(四)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与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物;有价证券;智力成果;其他客体。

三、民事法律关系变动

(一)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形式;意思表示;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

事行为。

(二)代理

代理的概念与特征;代理的分类;代理权;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三)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与期限

民事时效的概念、作用与种类;诉讼时效;除斥期间;期限。

四、物权

(一)物权总论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物权法的概念与内容;物权的效力;物权的类型;物权的变动;物权的保护。

(二)所有权

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与内容;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法。

(三)共有

共有的概念和特征;按份共有;共同共有;准共有。

(四)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

(五)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担保物权的竞合与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的并存。

(六)占有

占有的概念和种类;占有的效力和保护;占有的取得和消灭。

五、债权总论

(一)债的概述

债的概念和性质和要素;债的发生原因;债法在民法中的地位及其体系。

(二)债的类型

种类之债;货币之债;利息之债;选择之债;连带之债。

(三)债的履行

债的履行的概念和原则;在的适当履行。

(四)债的保全和担保债的保全;债的担保。

(五)债的转移与消灭债的转移;债的消灭。

六、债权分论

(一)合同概述

(二)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

(三)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的概念和条件;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的程序和法律后果。

(四)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类型、方式及赔偿范围;违约责任。

(五)各种合同

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技术合同。

(六)无因管理之债

(七)不当得利之债

七、继承权

(一)继承权概述

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接受、放弃、丧失与保护。

(二)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代位继承的概念和特征;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

(三)遗嘱继承、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

遗嘱继承的概念、特征与适用条件;遗嘱的设立;遗嘱的变更和撤销与执行;遗赠;遗赠抚养协议。

(四)遗产的处理

继承的开始;遗产的概念和特征;遗产的范围和保管;遗产的分割与债务的清偿;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处理。

八、人身权

(一)人身权概述

人身权的概念和分类;人身权的内容。

(二)人格权

人格权的概念和特征与分类;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与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自由权;贞操权;一般人格权。

(三)身份权

身份权的概念和特征与分类;荣誉权;其他身份权:配偶权、亲权、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

九、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概述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二)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和体系;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含义;损害行为;损害事实;损害与行为间的因果关系;过错。

(四)侵害财产权与人身权的行为

侵害财产权的行为;侵害生命权、健康权与身体权的行为;侵害姓名权与名称权的行为;侵害肖像权的行为;侵害名誉权和信用权的行为;侵害隐私权与自由权的行为;侵害贞操权的行为;侵害一般人格权与荣誉权的行为。

(五)侵权责任方式与侵权责任的承担

侵权责任的方式及其适用;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财产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六)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数人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类型体系;共同侵权行为与责任;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及其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与责任;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七)各类侵权行为

特殊侵权行为;职务侵权行为与责任;产品责任;高度危险责任;环境污染责任;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物件损害的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监护人责任;医疗损害责任;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校园伤害责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丧失意识侵权责任;网络侵权责任。

(三)刑法学

1、系统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动态。

2、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的规定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3、能运用刑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刑法规范来分析和解决司法实际问题。考试内容:

一、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概念、刑法的性质。

(二)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刑法的制定根据、刑法的任务。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刑法的体系、刑法的解释。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二)罪刑法定原则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三、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二)刑法的溯及力

四、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一)犯罪概念

犯罪的定义、犯罪基本特征。

(二)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五、正当行为

(一)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的条件;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条件;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六、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犯罪既遂形态

犯罪既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既遂犯的处罚原则。

(二)犯罪预备形态

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预备形态的类型;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三)犯罪未遂形态

犯罪未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四)犯罪中止形态

犯罪中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七、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要件;共同犯罪的认定。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特别的共同犯罪。

(三)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主犯、从犯、胁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教唆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八、罪数形态

(一)罪数判断标准

(二)一罪的类型

1、实质的一罪

继续犯的概念、特征及处断原则;想象竞合犯的概念、特征及处断原则;想象竞合犯与法规竞合的区别;结果加重犯的概念、特征及处断原则。

2、法定的一罪

结合犯的概念、特征及处断原则;集合犯的概念和种类。

3、处断的一罪

连续犯的概念、特征及处断原则;牵连犯的概念、特征及处断原则;吸收犯的概念、特征及处断原则。

九、刑罚概说

(一)刑罚的概念

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

(二)刑罚的功能

对犯罪人的功能;对被害人的功能;对社会的功能。

(三)刑罚的目的

十、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刑罚的体系

刑罚体系的概念;刑罚体系的特点。

(二)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概念与特点。

(三)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刑的概念与特点。十一、刑罚裁量

(一)量刑的原则

(二)量刑情节体系

量刑情节概念;法定量刑情节;酌定量刑情节。

(三)量刑情节的适用

从重、从轻处罚的界限;减轻处罚的限度。十二、刑罚裁量制度

(一)累犯

普通累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累犯的刑事责任。

(二)自首与立功

自首与立功的分类、成立条件、认定、刑事责任原则。

(三)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的概念和原则;三种不同情况的数罪并罚方法。

(四)缓刑

缓刑的概念和意义;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缓刑的考验和撤销;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

十三、刑罚执行制度

(一)刑罚执行的概念和原则

(二)减刑

减刑的概念;减刑的适用条件。

(三)假释

假释的概念和适用条件;假释的考验和撤销。十九、刑罚的消灭

(一)刑罚消灭概述

刑罚消灭的概念;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

(二)时效

追诉时效概念;追诉时效期限;追诉时效计算;追诉时效中断;追诉时效延长。

(三)赦免

我国赦免制度的特点

十四、刑法各论概述

(一)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二)刑法分则的体系

(三)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罪状概念和种类;法定刑概念和种类。十五、危害国家安全罪

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的概念;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十六、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各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破坏公共设施、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罪各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实施恐怖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罪各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及核材料管理犯罪各罪的概念及特征;重大安全事故犯罪各罪的概念和特征。

十七、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各罪的概念;生产销售普通伪劣商品罪与生产销售特殊伪劣商品罪的法条竞合关系及处罚原则;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各罪的概念。

十八、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强制猥亵妇女罪、猥亵儿童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诬告陷害罪、强迫劳动罪、侮辱罪、诽谤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的概念和特征及罪与罪的区别;其他各罪的概念。

十九、侵犯财产罪

抢劫罪的概念和特征;转化型抢劫罪的理解与适用;抢劫罪的刑事责任;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者的概念和特征及罪与罪之间的区别。

二十、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扰乱公共秩序罪各罪的概念;妨害司法罪各罪的概念;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各罪的概念;妨害文物管理罪各罪的概念;危害公共卫生罪各罪的概念;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各罪的概念;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各罪的概念及特征;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各罪的概念及特征;制作、贩卖、传

播淫秽物品罪各罪的概念。二十一、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的概念和特征;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特征;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受贿罪的概念和特征;新型受贿行为的认定;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行贿罪的概念;其他各罪的概念。

二十二、渎职罪

滥用职权罪的概念和特征;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和特征;徇私枉法罪的概念和特征;其他各罪的概念。

三、主要参考书

1、周叶中主编:《宪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3、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THE END
1.法的形式可以分为哪七类法的形式可以分为哪七类 时间2024-05-08 浏览1w+ 法行宝 法的形式在中国法律体系中主要可以分为七大类,这七大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以及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这些分类是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来划分的。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是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5b74e2d4be3082001801
2.中国法律的七大分类中国法律共分为七大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8691008.html
3.法的形式包括哪些一级建造师1、在世界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习惯法、宗教法、判例、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惯例、国际条约等。在我国,习惯法、宗教法、判例不是法的形式。 2、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集体分为七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国际条约。 https://www.233.com/jzs1/zhishiku/195/202312/30154646338922.html
4.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5.2020选调生高分答题技巧河南选调生技巧【猜题】A、B、C选项均为奇数,D选项为偶数,选D。 【正解】代入排除法来解题,试卷中有50道判断题,对+不对或错=50(偶数),根据奇偶特性总的和差奇偶性一致可得,对-不做或错=偶数,A、B、C选项排除。代入D选项,对-不做或错=16,则做对33道,做错17道,得分33×3-1×17=82(分),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https://ha.huatu.com/zt/2020xdsqf
6.粗通根本法只需四十问——宪法知识问答十三、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哪几类? 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单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基本政治制度。依民族构成划分,民族自治地方可分为三类: 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民区为基础,如西藏。 2、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如新http://lyj.gd.gov.cn/news/newspaper/content/post_1871796.html
7.大博医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方式要求发行人为本人增加薪资或津贴,且亦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受发行人增加支付的薪 资或津贴。 3、自本公司/本人完全消除未履行相关承诺事项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之前,本公司/ 本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减持持有的发行人股份。” (七)本次发行相关中介机构的声明和承诺 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诺:“本公司为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090500000015_89.shtml
8.第二节隐喻的分类认知语言学语言学系列丛书如我国刘勰曾提出比义(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义理)和比类(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具体的形貌)的分法(参见第十三章第五节),宋代陈骙曾将比喻分为十大类:直喻(即明喻)、详喻、类喻、对喻、简喻、隐喻、诘喻、引喻、博喻、虚喻。冯广艺(2002:128)曾对陈骙的分类与现代修辞学的分类作了如下对比:https://www.wenjiangs.com/doc/2eb53183-03bbc709
9.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进一步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我们在认真总结“七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针对国家工作人员编写了《湖南省国家工作人员“八五”普法导读·2021》,分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法导读、年度重点、以案释法四个编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专业精湛的剖析、鲜活生动的案例释法明义。希望全省广大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10.国防教育常识8.我国国防法规按立法权限区分为(C)个层次 A.二B.三C.四D.五 9.我国历史上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于(A) A.1955年5月 B.1933年6月 C.1933年7月 D.1934年6月 10.中国的国防类型属于(C) A、扩张型B、联盟型C、自卫型D、中立型 http://www.lpzhj.com/Article/1357b97f-3684-45ef-9d2c-20c97096b3db.shtml
11.矿山安全知识问答答:矿山建设工程项目中有关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是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说明书中有关安全的要求,是否符合矿山安全法规、标准而进行的审查工作。《矿山安全法》第七条规定:“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https://www.safehoo.com/item/12903_8.aspx
12.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GuangdongTapaiGroupCo.,Ltd(广东省蕉岭水泥的初步计划为274万吨。本公司已于报告期前即淘汰了列入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2007年应予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中的2条干法中空窑和1条湿 法旋窑,并对相关资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目前除1条产能8万吨(占公司水泥 熟料总产能的1.52%)的机立窑生产线列入相关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外,公司没有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504/23482194539.shtml
13.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总复习提纲6篇(全文)1.公民法概念:从罗马建国(公元前5)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2.公民法特点:(1)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2)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3.万民法概念:万民法形成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是适用于帝国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8ys16jx.html
14.精品课程这种形式较能适合于有山有水地形起伏的环境3 混合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在创作时运用综合法,即介于绝对轴线对称法和自然山水法之间的一种园林设计方法,因而兼容了自然式和规则式的特点。从整体布局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将一个园林分成两大部分,即一部分为自然式布局,而另一部分为规则式布局;二是将一个园林分成https://msxy.tsnu.edu.cn/xkzyjs/jpk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