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条款≠霸王条款,详谈《民法典》格式条款规制规则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市场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为了简化订约程序、提高交易效率,通常选择使用格式条款。然而,有时格式条款的提供方会利用己方信息及资源优势,迫使相对方接受未实际磋商的合同条款,致使格式条款背离了契约自由,冲击了契约正义。

关键词:格式条款

2021年1月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平衡“便捷交易”与“保护相对方利益”为宗旨,对格式条款规制规则进行更新。在介绍《民法典》格式条款规制规则的新变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格式条款”。

一、什么是格式条款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一款: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案例君注:我国《合同法》采用格式条款而不是格式合同的概念,意味着在一个合同中可以将所有条款分为两类,即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摘自:王利明:《对<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的评析》)格式条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定型化、单方指定不可协商的特点。

01

为了重复使用而拟定的合同条款

《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前数稿曾删去“重复使用”,但最终稿仍保留了该表述,这说明“为了重复使用而拟定”是我国格式条款的重要特征。若合同条款并非重复使用,则不属于格式条款。

02

在订约前即已经拟定的合同条款

格式条款并非经过合同双方协商交流后固定下来的合同条款。合同相对方收到的是提供方在进入订约程序前就已经拟定好的合同条款。

03

合同相对方不能协商的合同条款

“相对方不能协商”是格式条款最重要的特征,合同相对方只能选择接受格式条款或者放弃合同缔约的机会,而不能提出修改要求。格式条款提供方有时利用自身信息优势,以繁琐至极的文字掩饰不公平格式条款之本质;又利用其资源优势,迫使合同相对方无奈全盘接受包括格式条款在内的合同。合同相对方并未参与到格式条款的实际磋商,这也就是民法必须规制格式条款的原因。

格式条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运用的场合亦相当普遍,虽难以周延列举,但以下类型的合同可能包含较多格式条款:

与房产有关的合同。具体包括商品房预售/出售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居间合同等

与消费有关的买卖及服务合同。例如“一经售出,概不退换”之类的店堂公告、注册app及平台网站的服务协议等

运输合同

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

保险合同

出借方为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等

二、《民法典》格式条款规定有哪些新变化

1.明确提供方应当就“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进行提示及说明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二款第一句

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第一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民法典》格式条款规制规则的重大创新之一,就是新增“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规定。认定条款是否属于“重大利害关系条款”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但是,合同的主要条款、与合同目的有关的其他条款以及影响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平衡的条款,应当被认定为“与合同相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案例君补充:《民法典》第470条规定了合同一般应包括的条款。一般说来,该条列举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均属于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其中,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当然属于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2.明确提供方违反提示及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二款第二句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

第九条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关于提示和说明义务的规定,导致对方没有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对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该格式条款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相比合同法司法解释规定的可撤销与无效的法律后果,《民法典》将违反提示及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明确为“合同相对方可以主张不成为合同内容”,也即经相对方主张后,该格式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对合同双方均没有约束力。体系上更为科学、严谨。

案例君注:

指导案例第64号:刘某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电信服务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6年6月30日发布)

关键词民事电信服务合同告知义务有效期限违约

裁判要点

1.经营者在格式合同中未明确规定对某项商品或服务的限制条件,且未能证明在订立合同时已将该限制条件明确告知消费者并获得消费者同意的,该限制条件对消费者不产生效力。

2.电信服务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未向消费者告知某项服务设定了有效期限限制,在合同履行中又以该项服务超过有效期限为由限制或停止对消费者服务的,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新增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无效情形、突出合理性审查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

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第十条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并具有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格式条款无效。

相比于《合同法》将免责、限责的格式条款一律认定为无效的规定,《民法典》就某些情形新增了“不合理”要件,即前述格式条款仅在人民法院合理性审查后认为不合理时方才无效。这样的新规定体现了《民法典》对合同双方意思自治的尊重,免责限责条款仅在不合理时司法方才介入、否定其效力。同时,《民法典》新增“限制对方主要权利”这一无效情形,更有利于保护合同相对方的利益。

三、格式条款规制规则审查思路

通过上述格式条款规制规则的更新,《民法典》与《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相比有了显著不同。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文以图表展示《民法典》格式条款各条文在适用上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需注明的是,本图表将《民法典》第498条置于第497条之前,系考虑到审理中可以先通过解释规则来固定条款含义,然后对已明确含义的格式条款进行效力性评价。这一思路仅供参考。

四、如何应对格式条款?

格式条款提供方的应对建议

作为开发商、商家、保险人等格式条款提供方,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使用格式条款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但是在制定与提供格式条款时,尤其是合同风险审查中必须更加审慎、更加注意交易的公平:

1

在制定格式条款时

应当拟定具备合理性与公平性的格式条款,避免因内容不当致使格式条款无效;拟定格式条款时应语义明晰,避免可能产生歧义的表述,以防产生两种以上解释。

2

在提供格式条款时

要采用包括特殊字体、字号、符号、内容加粗等形式在内的显著方式,将需要提示、说明的条款予以重点标注,并对格式条款进行必要的说明,将说明过程形成证据。

《民法典》作为维护交易公平的重要法律,在格式条款规制规则的更新上更加侧重保护合同相对方利益。故而,格式条款提供方在今后的交易活动中应当更加审慎地对待格式条款,在充分理解《民法典》新规定的前提下,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格式条款相对方的应对建议

作为一般购房者、消费者、投保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作为合同相对方,被动地接受开发商、商家、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那么我们在将来应当如何运用《民法典》的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订立合同时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要求提供方就重要条款(比如以特殊字体、符号予以标识的条款)进行说明,尽可能地了解及理解合同信息,从而决定是否缔结合同。

合同签字后

双方就格式条款产生争议时:

其次,在无法协商的前提下,如果发现产生争议的条款是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且对方并未提示及说明时,应当及时向提供方主张不成为合同内容,并保留有关通知函及送达证明。

再次,若发现格式条款明显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提供方责任、加重相对方责任、限制相对方主要权利,以及排除相对方主要权利时,可以及时告知提供方该格式条款无效,同时准备好有关证据材料以便于救济自身权益。

“格式条款”作为专业法律术语,普通人会感到十分陌生,但它也并非是完全难以理解和运用的概念。《民法典》格式条款规制规则对《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进行更新后,合同相对方的利益保护更加周全、完善。作为一般购房者、消费者、投保人,可以在将来大胆地运用《民法典》的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案例君补充内容摘自:《民法典合同编理解与适用(一)》,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THE END
1.100个法律法规知识点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A2NjEwNg==&mid=2247569975&idx=3&sn=2b2cad9688ccaa459cc5e5f6ef4fb988&chksm=cf87e53f399fcff71e02546edf9b72a3357c7e657232440b8189ed3da00cc7c443d50aadd090&scene=27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3.宪法法律规范的种类包括哪些律师普法4、程序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具体规定宪法制度运行过程的程序,主要涉及国家机关活动程序方面的内容。程序性规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直接的程序性规范,如人大召开临时会议的程序,二是间接的程序性规范,即宪法典本身对程序规范不做具体的规定,而是通过法律保留形式规定的具体程序,如具体的选举程序。 https://www.110ask.com/tuwen/2460161239827856879.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5.法律中都有哪些法六、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类 这类法律主要调整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如劳动法、工会法等,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类 这类法律主要涉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如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 八、刑法类 刑法主要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24c4b43ca88eb7000710
6.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知识问答(CISCN)本文涵盖了多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内容涉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跨境传输、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强调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696568/article/details/125030825
7.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法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