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领域有哪些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为了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84号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全文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是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为了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1996年10月29日修订通过,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五十条中引用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改为“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是为了加强国防交通建设,促进交通领域军民融合发展,保障国防活动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9月3日发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1年4月28日通过,予以公布施行。2018年4月27日,根据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等六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作出修改将第八条第一款中的“民政”修改为“退役军人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和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制定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由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根据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1年8月20日修订通过并予公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军事设施的安全,保障军事设施的使用效能和军事活动的正常进行,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抵御侵略,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由1990年2月2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是为了健全预备役人员制度,规范预备役人员管理,维护预备役人员合法权益,保障预备役人员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加强国防力量建设,根据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22年12月30日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THE END
1.重要的法律法规有哪些重要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 小时前 重要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等。 一、宪法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行政法类 包括《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064453924091895427.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3.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属于法律法规吗?张静律师律师解答: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很多种,有: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生活中我们为了说起来方便,有时候就简称统称“法律法规”,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说法,但是老百姓听得懂就行了。司法解释即不属于法律,也不属于法规,而是一种单独的法律形式,就是司法解释。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713.html
4.法律法规的形式有哪些?法律法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利和义务。2.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3.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4.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具有地方性约束力的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112151413.shtml
5.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有哪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有哪些 叶聪 浙江君安世纪(台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 1、制定者不同,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制定的;规章是国务院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及地方政府制定的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07874.html
6.法律的分类有哪些律师普法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规。 (1)刑事方面。它又分两类, 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等。如:刑法、惩法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有关决定、通知、补充规定等。另一类是程序法,即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骤https://www.110ask.com/tuwen/12520075828264825192.html
7.法律咨询法律法规法邦网是国内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为您解答婚姻、房产、继承、刑事等热门法律问题咨询,浏览法律知识、法律法规、法律案例等法律信息,就来法邦网!https://www.fabao365.com/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包含哪些法规法律常识宪法虽然说非常的权威,但是也并没有就能够绝对包含哪些法规的资格,因为我国的每一个法规都是相对独立,所针对的事务事项也完全不一样,因此小编也是给大家列举了几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法规,比如说游行示威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等,都带有比较浓重的行政色彩,和一般的民间法律是不一样的。 https://www.lawpa.cn/changshi/542210.html
9.学院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四、地方人大制定的 地方性会计法规 ·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规。根据规定,实行计划单列管理的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允许范围内制定、实施的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http://www.hnlgzy.net/861/866/content_4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