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看待“除三害”——关于邯郸初中生杀人案的理性分析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本文从案涉各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入手,探索加强家校教育、学校管理可行之道,杜绝校园恶性事件再次发生。

未成年不应成为免责金牌

众所周知,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经调低了部分刑事犯罪的责任年龄,规定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因此,本案中三未成年行凶人的理论最高量刑只能是无期徒刑。

那么,

涉案三未成年行凶人果真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吗?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能否适用无期徒刑在理论和实务中曾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针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作出司法解释,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在罪行极其严重时,可以适用无期徒刑。但同时又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因此,从司法解释看,最高院似乎给出了明确答案,但同时又作了严格适用的保留性意见。最高法院之所以作出“模棱两可”的解释,表面上看是行文表述的问题,但深究其因,则是源自刑法内部个别条款的理解与适用问题。

我国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是单独适用的,但同时第17条又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结合两高量刑指导意见,年满12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减少基准刑30%—60%的规定,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应当”而不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如果未成年人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其量刑起点为无期徒刑,但是,由于无期徒刑没有从轻区间,无法体现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处罚的规定,故只能减轻处罚,适用有期徒刑。

以上论证从理论上看似乎是合理的和行得通的,但是,如果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同时又无法适用无期徒刑的话,这将导致刑法的量刑严重失衡,对情节特别恶劣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无法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也与刑法的立法本意相悖。如果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同时又不适用无期徒刑,可以直接在法条中明确规定。既然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就不应该超出其本意,做扩大解释。“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犯罪主体的法定从轻或减轻量刑情节,在否决适用死刑时被评价过,就已经体现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了,如果在适用无期徒刑中再次被评价,则存在重复评价问题,也就背离了刑法的立法本意。

回到邯郸杀人案。据媒体报道,涉案三未成年行凶人年龄均未满14周岁,在12至14周岁之间。根据最高院关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司法解释,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尚且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那么对于年龄更小的涉案三未成年人是否能够判处无期徒刑,的确存在一个巨大的疑问。

笔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十一)根据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切,降低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等恶性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已经与时俱进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既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就应该按照刑法第232条的规定,在不能适用死刑的前提下,适用无期徒刑。

当然,上述论证完全是依据媒体报道,且是在假设三未成年行凶人作案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基础之上。那么,在舆论高呼“严惩凶手”“未成年人保护法不是禽兽保护法”“必须判处死刑”等汹汹民意下,无期徒刑或许是本案最好的判决。

民事责任与家庭教育

1、施暴学生家长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均明确规定,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职责,对于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家长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以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本案中,如果最终查明受害人系被三名学生所杀,无论三名学生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他们的家长作为监护人均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受害学生家长应如何请求赔偿?

由于目前三名施暴学生的年龄还未公布,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仍未确定,受害学生家长请求赔偿的途径会因三名学生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有所不同。

如果三名学生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害学生家长可以直接起诉施暴学生家长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赔偿范围除丧葬费、医疗费、交通费等以外,还包括死亡赔偿金等。

3、如何加强家庭教育,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有媒体报道,此前三位学生曾多次欺负受害学生;事发前受害学生有厌学现象,家人没有重视;事发后三位学生家长曾拒绝孩子配合询问,担心吓到孩子;施暴家长迟迟未表示道歉,甚至两户人家人去楼空。这一系列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家庭教育的缺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如“海恩法则”中所说,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很多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不良习惯和点滴小错开始,霸道任性、大手大脚花钱、迷恋游戏、喜欢暴力、厌恶学习,这些看似小毛病都有可能将孩子推上了一条不归路。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健全的心灵

1、学校在防止校园霸凌有哪些法律责任?

校园霸凌行为往往会涉及多种法律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防治校园欺凌作了专门规定,包括建立防控制度、开展教育培训、家庭协作等;对于家庭专门规定了父母的教育,包括配合处理校园欺凌行为,不得放任孩子欺凌他人。该法所体现的主要精神是保护其身心健康,集学校、家庭、社会及司法保护于一体,相互配合。

但总体而言,当前立法对于校园霸凌行为的规制在惩戒力度、可操作性上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2、我国社会在治理校园霸凌问题上,

有哪些困境?

第一,立法不足。尽管《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加入关于校园欺凌的内容,但并不能看作是专门法律的制定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成年人学生接触电子产品、多媒体等网络信息媒介的机会大大增加。社会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式具有多样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施行的过程中,也不断遇到新的难题和挑战。《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学校在发生欺凌事件时,是否尽到管理义务的认定等都有待进一步细化。

第二,司法救济不足。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未成年人以特殊照顾,校园霸凌事件,往往因行为人年龄较小,遇到出现公安部门不介入、法院不立案等难题。在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后,学生家长和校方也常常积极寻求私下解决问题的路径,成为这类案件进入审判程序的阻碍因素。

第三,法治教育不足。我国因地区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导致地区性法治教育素质呈现不平衡态势。依法治校、法制教育具有地区差异性,法治教育专业人才水平具有差异性。法治教育副校长作用不显著。

3、其他国家在治理校园霸凌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

校园霸凌事件是全球性的治理难题。近年来,各国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并且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各国在立法、监控、跟进治理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有不少值得借鉴。

第一,加快立法调研,强化立法保护。1999年,美国佐治亚州最早通过了《校园反霸凌法》(schoolantibullyinglegislation),截至2015年4月蒙大拿州通过该法,美国50个州已经全部通过了《校园反霸凌法》。美国通过严格的法律来表达出了对霸凌行为的零容忍。2019年,法国推出“防校园霸凌计划”,并于2019年至2021年在六个学区进行试点实验。2021年至2022年尝试在中小学校园全面推行。2021年12月,通过《校园霸凌法案》草案,将校园霸凌行为定为刑事犯罪,刑期最重可判10年。法国据此成为全球对校园霸凌行为处罚最重的国家。2013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霸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多国实践验证,制定专门规制校园霸凌的法律规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

第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有效的校园霸凌现象监测评估。以法国为例,SIVIS系统是法国政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平台、构建的校园暴力排查系统。法国教育部绩效预测评估司每年会将SIVIS的调查结果和定期进行的全国校园氛围与受害情况调查结果相结合,对校园氛围做出整体评估并发布年度报告。

4、为防止校园霸凌,大家能做些什么?

第一,积极呼吁、推动、参与《反校园霸凌法》立法,支持、拥护国家立法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详细的界定和分类,加大对校园霸凌行为的惩处力度,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二,探索霸凌预警-通报-追究-心理干预机制,教育部、地方教委、学校都应当建立相应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加大教育部门观察、研判、干预力度。学校和教师及时发现和制止学校霸凌,适时施以必要的惩戒措施和保护措施。强化教育、警政、司法多方相互联系及支援机制等。

第三,教育系统、司法系统应当加强普法工作,提升家长法律意识。

第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和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反对校园霸凌。鼓励建立相应的反霸凌社会组织和专门的反霸凌网站或政府热线,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对霸凌行为进行预防和控制。

原标题:《法律如何看待“除三害”——关于邯郸初中生杀人案的理性分析》

THE END
1.法律有哪些法律有哪些 一曲红尘梦 2023-12-07 05:52:53 免费咨询 一、法律的定义和分类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些规范旨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法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等。2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37452155
2.我来告诉你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让小明带你一探究竟小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深入了解了法律法规的种类和重要性。作为一名热爱学习的人,他决定将自己所学的一切都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今天,小明要跟大家聊聊一个问题: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这不仅是对知识的一个探索,更是一次智力上的挑战。 首先,我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27327.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学习指南法律文书撰写技巧 撰写有效且准确的法律文书是律师职业中的一个关键技能。无论是起草合同条款、提供建议函还是准备诉讼文件,都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清晰性、逻辑性和专业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对方可能对某些术语或概念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在使用专有名词时应当避免误导。 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32368.html
4.我来告诉你法律大放送揭秘那些让你头疼的基本知识首先,你需要知道什么是法律?简单地说,法律就是一套规则,它指导着社会成员如何行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这些规则可以通过立法机关制定,也可以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释和裁决。 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宪法:这是国家最高的、最基本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根本制度、权力分配等核心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435774.html
5.法则精髓法律知识的全方位解析一、法律知识的基础:法则与原则 在探索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理解什么是法律,以及它所蕴含的基本法则和原则。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它是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规定的权限,通过立法程序产生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是现代社会治理体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6326.html
6.关于校园暴力法则有哪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不可取的,如果上升到法律层面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相应的制裁,从上述的校园暴力法则法规可以看出只不过如果年龄不够的话会处罚相对轻一些并不会免于处罚。发生校园暴力说明学生对法律的无知没有畏惧心里,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加强对此的教育,如果等到触犯了法律再后悔就来不及了。https://www.64365.com/zs/774636.aspx
7.程序员不得不知的定律法则和模式我们可以用哪些定律预测黑客行为维基百科:计算机科学界的经验法则,因吉恩·阿姆达尔而得名。它代表了处理器并行运算之后效率提升的能力。阿姆达尔定律是固定负载(计算总量不变时)时的量化标准。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程序由两部分(A和B)组成,A必须有单个处理器执行,B可以并行执行,那么在执行该程序的系统中增加多个处理器带来的好处是有限的。它可能会https://blog.csdn.net/yangjingshi/article/details/90239420
8.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例如,依有关法律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生的子女,视为婚生子女。一方当事人要否定这一推定事实,必须提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夫妻于该子女出生前,已分居两年,且无往来,从而使推定事实是否存在陷入真伪不明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就不能再适用推定法则认定该子女为婚生(参见昂高人民法院1956年9月《关于徐X X所生的小孩应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096
9.法律行为有哪些法律行为的分类→MAIGOO知识有偿民事法律行为是双方当事人各因给付而取得对待利益的行为,即约定各方当事人均需履行义务,并获得有对价利益的权利。所谓对价或对待利益,是按市场法则判断当事人在交易中各得其所,而不是按观念判断的绝对均等。 2、什么是无偿行为 无偿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当事人履行义务,对方当事人不给与对价利益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3616.html
10.法律的分类有哪些?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民法和刑法:民法是涉及个人财产、家庭关系、合同等私人法律关系的法律;刑法则是规定各种犯罪行为和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措施。 行政法和立法法:行政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程序和责任;立法法则规定了法律的制定程序和效力等。 国际法和国内法:国际法是各个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国内法是各个国家内部的法律规范。 http://www.jinzhicheng.com/col_hyzx/202308/DD2BC9916B84649999BC18DE7CE0DB76.htm
11.法律的分类有哪些律师普法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效。除了母法--宪法之外,们可以把其余一切法律、法规分为以下四大部门。 即: (1)刑事; (2)民事; (3)经济; (4)行政。 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规。 (1)刑事方面。它又分两类, 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https://www.110ask.com/tuwen/12520075828264825192.html
12.休谟法则与道德和法律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建立,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休谟法则的正确。正因为事实世界本身是价值中性的,所以,才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事物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不同的价值判断决定了不同的行为动机和行为。 当人类还是自然界的产物的初期,没有价值判断,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所以也没有基于价值判断的道德问题。而当人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5817642_1.html
13.保险有哪些法律专属性保险有哪些法律专属性 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和法律规定。因此,保险具有一定的法律专属性。以下是保险的几个法律专属性:1. 合同性质:保险是一种合同关系,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险合同具有合同的基本要素,如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2. 法律监管:保险https://www.xyz.cn/toptag/huaxiarenshoubaojianhui-95159.html
14.斯多葛学派:法律与法则法律的基础并不是某种由个人或团体所创造的东西,好像是有权有势决定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正当一样(“强权即公理”)。有效的法则是存在着的。因为它们存在着,所以我们可以去发现它们、说明它们,并公布我们所发现的东西。 但我们无法发明法则。法律的基础因此就被提高到人类的任意的愿望之上。它也被提高到多样的实际存在https://www.jianshu.com/p/ee2c9de3d37c
15.共同法则(豆瓣)共同法则的剧情简介 ··· 本剧是一部由USA电视网出品的双男主喜剧,讲述了“一黑一白”两名警探搭档破案的故事。韦斯(沃伦·科尔 Warren Kole 饰)和特维斯(迈克尔·伊雷 Michael Ealy 饰)是洛杉矶警署最优秀的两名警探,他们已经搭档5年。韦斯为人沉稳,却因自身工作关系导致和妻子亚力克丝离婚,而特维斯生性活泼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5372978
16.从一起案例浅谈经验法则的运用从一起案例浅谈经验法则的运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该规定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依法独立审查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3/07/id/726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