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路径的迷与思——论法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规划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提示:本文主要探讨现阶段我国法学学生应如何设定适合自己的法律职业,围绕法律执业和学术两大方向,研究如何根据职业目标具体设计学业与发展路径,并对如何在职场生涯初期获得职场资本提出了若干建议。

进入“法门”并从事法律行业,通常会获得较高的物质回报和职业成就感。而且法律职业看中经验的积累——越有经验、资历越深,回报越大,与其他一些高回报职业相比没有明显的职场危机与年龄压力。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一、如何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法律职业;二、如何根据职业目标具体设计学业与发展路径;三、如何在职场生涯初期获得职场资本。每一章节主要围绕法律执业(含律师、法务等职业)和法学学术两个大方向展开。

一、如何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法律职业

图1:法律职业分类

在这三类职业中,律师和法务虽然有所不同,但职业发展初期对候选人背景、资质要求相似,而且职业相互转换率高、职业发展路径重合度高,实务中往往先从事律师再转法务,因此主要以律师和学术两大类具体展开。(具体而言,法务,in-housecounsel,受雇于一家公司或雇主,不再像在律所一样服务很多不同的客户,视雇主所处行业/领域不同,通常需对合同,知识产权,基本的公司法/证券法,争议解决等有一定经验。大公司可能倾向于招有律所经验,特别是有知名律所经验的律师做法务。好处是工作生活平衡通常比在大律所要好一些,但往往会经历减薪)。

律师根据执业法域大致分为中国市场(含香港地区)、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根据执业领域大致分为诉讼类和非诉讼类;根据具体执业地域又可做更为细致的划分(比如在中国分为大陆和香港,大陆又分为在一线城市执业,和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执业)。根据以上区分,我们在具体的学业和发展路径设计上有很大的不同。

1、笔者做此类划分,毫无对特定地区或职业类型歧视之意,只是为了初入职场的同学提早规划而准备。法学职业是一个有很高门槛的行业。不同的细分领域对候选人的资质和经验有不同要求。做出细致划分可助于我们以目标为导向,倒推行动路径;

3、职业设计与规划需紧密结合自身情况,尽可能符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格特点。盲目追逐热点和逐利,最终可能导致被利所反噬,职业规划要忠实于自己。

下面具体讨论一下律师职业所看重的基本素质:

想成为律师,不管做什么业务、在什么地方执业,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学学历和执业资质(参见图2)。律师往往都具备特定的性格特点,比如对自己的主张坚定、自信甚至一定程度的自负(assertive),具备高强度和多线作战的能力(workingunderpressure,multitasking),需要有团队意识(teamplayer),具有亲和力,并能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独当一面(leader),能为结果负责。

图2:律师职业的要求(以中国和美国为例)

图3:法学学术职业要求(以中国和美国为例)

从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当一名成功的学者在一个重要的层面是要难于当一名成功的律师的:学者需要较强的思辨能力,能够洞悉出抽象问题所在,并提出理论化的解释和/或解决方法;律师则需要熟悉业务规则,并熟练应用,甚至利用规则为我所用。

当然,好的律师和好的学者往往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好的律师往往具有公众心态(publicly-mindedlawyers),他们通过解决一个个实务问题,对法律和规则进行过了充分思考,能够看到个中不足和漏洞,并将之理论化,凝结成业界指引或学术论文,引发行业探讨和进一步的改进。好的学者则不应通过提高发表形式等方法固化行业门槛,相反,他们应当“送法下乡”,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用外行听得懂的语言传播法的精神,要能把复杂的问题说的浅显易懂,而不是相反。

那么,作为一名初入“法门”的学生,到底如何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职业呢?

这些电影、电视剧、综艺,为了艺术和戏剧效果,往往乐于制造冲突,喜欢“造星”,将一个个还没入职的实习生打造成光芒万丈的法律奇才,将律师生活中不到20%的戏剧冲突放大为80%,实属误导。法学学生若以此为依据选择律师职业,则大概率会失望到谷底。

那么靠谱的方法是什么呢?

因此,律政剧、电影、新闻、综艺,往往因制造冲突获得奖励,若想从中获得全面信息,恐怕得看100集才能有些许了解,太过低效且信息不准确。而真实的律师、法学教授、讲座嘉宾则以个人声誉担保信息之准确,直接输出干货,务必加以充分利用。(参见图4)

图4: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法学职业(获取信息的渠道)

当确定了大的方向以后,还要确定具体的执业方向。

首先看自己有没有非实现不可的点(deal-breaker),比如必须在什么国家、什么城市发展;或者非常希望在某个领域执业。如果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我们直接根据目标倒推行动路径(包括对学校、城市、执业的选择,见下文)。如果没有,则先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从课堂和靠谱的渠道尽量多的获取信息,再通过实习进一步印证或排除某个方向。

二、如何根据职业目标具体设计学业与发展路径

那么,如果确定自己想成为律师,如何具体设计学业和发展路径呢?

首先,要先明确自己想在哪里执业,如果想入职海外律师事务所或者国内外国律师事务所(外所),现在的形势是几乎一定要有海外法学院学位并有国外律师执照。如果想入职国内所谓“红圈所”(君合、金杜、中伦、方达、海问等),往往需要海外法学院经历和海外律师资格(Bar),抑或国内知名法学院硕士学历+律师资格。如果想入职其他一线公司制律所,往往需要至少法学本科或法学硕士和律师资格。如果想在除上述律所以外的律所执业,或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律所执业,则往往具备法学本科学位与律师资格即可。

因此可见,律所的发展程度(年轻vs.资深)、规模(单一办公室vs.多家分所)和业务领域(以个人客户为主vs.大型商业律师事务所)往往对应律所运营形式和分润模式。在大型公司制律所工作,年轻律师可以享受到较强的平台支持,资源共享,工资年薪制,且与所在团队关系不大,容易接触到大客户和知名案件。而在小型或传统提成制律师事务所工作,年轻律师往往需要早早独当一面,虽然资源支持较少,但可能会较快积攒客源案源,“起点低”却“进步快”,年轻律师薪水和所在合伙人团队有很大关系。从地域看,越国际化的城市大型商务律师事务所越密集,地域越下沉,获客模式越依赖人情关系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参见图5)

图5:律师如何设计学业与发展路径

由此,如果职业规划是在一线、超一线城市的商业律师事务所工作,则务必注重学业成绩和学历,并相应规划本科后教育和实习。而如果想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执业,则留学没有太大必要,不如早早在当地法院、律所实习,尽快熟悉本地市场和具体的业务内容。

如果决定出国留学,那么先要确定读什么学位。

以美国为例,共有三个学历:法律博士JurisDoctor(J.D.),法学硕士MasterofLaws(LL.M.),以及法学博士DoctorofJuridicalScience(S.J.D.或J.S.D.)。由于美国的法学院是职业、研究生教育(professionalgraduateschool),没有普通的四年制本科学位,因此在国内读过四年法学院的同学若想出国深造,需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仔细考虑所读项目。

图5:律师如何设计学业与发展路径(2)

如果你的职业目标是进入学术圈,则必须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法学总体而言比较看重学校排名,所以需要尽可能的去更好的法学院,并尽早的形成观点发表论文,在圈内流通。

图6:学者如何设计学业与发展路径

三、如何在职场生涯初期获得职场资本

好了,那么如何在职业初期快速获得职场资本呢?

此外,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最好尽量参与实习和模拟法庭(mootcourt)等活动。实习可以直接接触潜在雇主,而模拟法庭往往被各大知名律所资助,比赛评委往往包括律所资深律师或合伙人,对于优秀学生或直接发录用通知(offer),为一条绝佳捷径。(参见图7)

图7:初期如何获取职场资本(律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eorgeA.Akerlof在其开创性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一文中以劳动力市场为例,论证了人才市场候选人素质确定性的重要性。他认为,对于背景高度同质化的候选人,只有充分释放“信号”(signaling),才能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symmetry)而产生的雇主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问题,这样雇主才能最高效的识别、区分资质良好的职场候选人和资质不佳的候选人。[2]

那么从应聘者的角度来看,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识别成本,向潜在雇主充分释放自身的质量“信号”,才能帮助自己在职场初期脱颖而出。而参加模拟法庭和实习,便可以直接对接雇主,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成为绕过复杂招聘流程的有效方法。

图8:初期如何获取职场资本(学者)

如果职业理想是研究学术,初期职场最重要的资本就是学术论文发表。

最后,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且由于无论走哪条路都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无需预设或畏惧困难,只顾往前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年轻的法学学生都能在法律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刘思达,田佳敏:“商务律所的创建、发展与国际化——从《中伦的秘密》谈起”,《上海律师》2014年第10期,第21-24页。

[2]GeorgeA.Akerlof,TheMarketfor‘Lemons’:QualityUncertaintyandtheMarketMechanism,84Q.J.Econ.448,494–95(1970).

原标题:《法律职业路径的迷与思——论法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规划》

THE END
1.适合法学生的APP有哪些?首先是学习类,其实在校的法学生对于网站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论文、法规、案例的检索,那么下面的三个网站,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595904/answer/2032272049
2.法学Q3: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特色有哪些?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在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中,我校法学专业在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应用。学院配备有多层次、多样化的法律实训平台,采取理论教学https://zb.ujs.edu.cn/info/1098/6722.htm
3.法律法规《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相关部门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 10.问:对擅自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性竞赛活动的行为,如何处罚?https://jyt.nmg.gov.cn/ztzl/mbjy/flfg/202309/t20230913_2378194.html
4.学生有那些法律法规学校法律法规有哪些? 学校生活中相关的法律规定 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生身边的法律有哪些? 为你推荐 学校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681069531094807027.html
5.普法软件有哪些?青少年普法教育平台普法网手机版免费下载手机普法平台APP是为用户提供智慧普法服务的应用,例如法宣在线、百姓法治宝典、有章阅读等app,其主要目的是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以及提供大量最新的法律信息。普法平台可以在线宣传法律知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应用,了解各种法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在平台上咨询各类法律问题,获得专业的法律建议和解答,我们还为http://www.danji100.com/k/pufaapp/
6.第三章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责任相关法律学生权利保护——总结梳理 第三节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制度 第三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第四章 教师和其他工作者 第五章 受教育者 第六章 教育与社会 第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第八章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https://blog.csdn.net/qq_44774198/article/details/126654562
7.上海政法学院有哪些学院?上海政法学院有哪些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有法律学院(调解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法学院(丝绸之路律师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警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的信息为准。https://www.dxsbb.com/news/12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