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

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分别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还要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现行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既要保持法律的连续性、稳定性,也要有适度的前瞻性。我们有七个编,这么多内容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整体,相互之间不能有矛盾,包括内容上、表述上,这是内部统一。还有一些民事法律它在法典外部的,民法典和其他的民事法律也有一个和谐统一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个法典化的立法还是讲究体系性。

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总计10万余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字数最多的一部法律草案。草案内容涵盖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每个组织的业务活动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监护就会产生,抚养关系就会产生,我们说慢慢长大之后就会涉及婚姻关系,就业之后涉及合同关系,死亡时候涉及继承关系,所以这些都是和老百姓的权益密切关联的,我们说民法规则覆盖了老百姓的生老病死。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也是一样的,我们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终止(规则),总则里面,都是有详细规则。

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色人民特色

专家表示,民法典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编纂,不仅要符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还要以人民为中心,让民法典更好地保护人民的民事权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大特色,在内容上,民法典草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特色。

民法典草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中,倡导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等价值理念。在草案中体现绿色原则,要求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民法典草案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增加居住权制度,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为老年人以房养老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减少轻率离婚、冲动离婚,维护家庭稳定,草案中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另外,在高空抛物坠物治理方面,草案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细化各方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最大亮点之一:人格权独立成编。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表示,把人格权单独成编,既是落实党的关于“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精神,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的要求,也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人格权保护的需要。

诠释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编纂民法典,民法典编纂第五次立法活动启动,并很快迈出了第一步。

两步走,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根据工作安排,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并将修改完善的各分编草案同民法总则合并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在立法过程中,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立法精神。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次数达10次,从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至2019年12月民法典草案首次合体亮相,民法典草案共10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常委会每审议一次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总共有425600余人参与提意见,提出的意见总数达到102万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有些公众的意见我们是在草案中予以采纳吸收,比如说小区的治理问题、性骚扰的防治问题、高利放贷的禁止性问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等等。

五种方式听取意见建议,黄薇介绍,在民法典草案的编纂过程中,立法工作机构通过召开部门、专家学者座谈会;赴地方开展立法调研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成立民法典编纂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以及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专项调查等五种方式,广泛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立法编纂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其实很艰难,(因为)民法典确实对中国社会,对中国老百姓太重要了,它这里面我们说需要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解决社会(民商领域)各方面的争议和矛盾,这个我们通过紧紧围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来解决。

THE END
1.我国有几大法律部门?在宪法之下,我国有几大法律部门,分别是啥爱问知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上分这几个门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https://iask.sina.com.cn/b/8tu5gDSU4QV.html
2.宪法知识问答政策文件广西老干部工作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制定过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3.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先后进行了几次修改和补充? http://www.gxlgbgz.gov.cn/html/2015/zzwj_1204/7205.html
3.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资料11.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多部法律都提出要推广、使用普通话。更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l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https://www.scst.edu.cn/yywz/50/7b/c1940a20603/page.psp
4.抖音电商客服考试题内容及大众评审试题4、在评论区发布以下产品广告,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的是? 正确答案:电动牙刷 5、作弊行为千奇百怪,以下评论内容不属于有意作弊的是? 正确答案:看右下角原声就行 6、盲目跟风效仿以下哪种行为,可能会造成自己或他人不同程度的受伤? 正确答案:以上行为都存在风险 7、平台禁止赌博相关的违法行为出现,https://www.mmker.cn/article/6760.html
5.2017年1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北大法律信息网任庆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以及处罚金400万元,同案的其他15人也均获刑。近几年,手机被偷偷扣费了这种现象让人头疼,各种手机费用偷跑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而这起案件是我国首例以盗窃罪入刑的手机软件恶意扣费案。这标志着,不法分子通过手机软件恶意扣费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最终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详细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564&year=2017&data=2017/2/1015:39:10
6.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了几部宪法王书圣律师法律短视频*注:法律短视频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几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4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二部《https://www.110ask.com/video/178005003909944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