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概念特征与分类2020年《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预习考点

第八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一单元物权法基本理论

【知识点】物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1.概念

物,是指人们能够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

2.特征

(1)客观物质性;

(2)可支配性;

(3)可使用性;

(4)特定性;

(5)独立性;

(6)稀缺性。

3.分类

内容

1.动产、不动产

(1)不可移动,或如移动将损害其价值的物,为不动产,如土地、附着于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

(2)动产则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2.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1)流通物是指可自由进入市场流通之物,绝大多数动产(如葡萄、小汽车)以及不动产中的房屋均属流通物

(2)限制流通物是被法律限制市场流通之物(如文物、黄金、白银、药品等)

(3)禁止流通物是法律禁止流通之物(如国家专有的物资、土地、矿藏、水流、淫秽出版物等)

3.特定物与种类物

(1)特定物,是指具有独立特征或“被权利人指定”,不能以其他物替代的物(如齐白石的画)

②特定物在交付对方当事人之前灭失的,可以免除义务人实际交付原物的义务,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损失

(2)种类物,是指具有共同特征和同样经济意义并可以用度量衡计算的可替代之物(如大米、书)

①有些合同的标的物只能是种类物,如借款合同

4.主物与从物

(1)主物,是指独立存在,在与同属一人所有的其他独立物结合使用中起主要作用的物

(2)从物,是指独立存在,在与同属一人所有的其他独立物结合使用中处于附属地位、起辅助和配合作用的物

如:电视机和遥控器;房间的钥匙;书的封套;汽车后箱中的备用胎;机器的维修工具等

【注意】在法律无相反规定或合同无相反约定时,主物所有权转移的,从物所有权也随之转移,即对主物的处分及于从物

5.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1)可分物,是指可以分割且分割后不损害其经济用途或改变其性质的物(如数吨面粉)

(2)不可分物,是指按照物的性质不能分割或分割后将损害其原有用途或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如手机、牛、汽车)

【注意】分割共有财产时,对可分物,可以采取实物分割的方式;对不可分物,只能采取变价分割或作价补偿的方式

6.原物与孳息物

(1)原物:产生新物的物;孳息物,是原物产生的新物

(2)天然孳息,是指原物依自然规律产生的物(如母鸡下的蛋、母牛生的小牛)。法定孳息,是指原物依法律规定产生的物(如房屋租金、存款利息等)

【注意1】一般认为,天然孳息如果实未与原物分离之前,不能作为独立物存在,属于原物的一部分,而非孳息

【注意2】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7.消耗物与不消耗物

(1)消耗物,指仅能供权利人一次性使用的物(如水果、粮食)

(2)不消耗物,指能够供权利人反复使用的物(如汽车、手机)

【注意】消耗物无法成为使用借贷、租赁等合同的标的物

8.单一物、合成物与集合物

(1)单一物:独立成一体的物(如单个轮胎)。单一物只成立一个所有权

(2)合成物:数个单一物结合为一体的物(如汽车、房屋)。合成物只成立一个所有权

(3)集合物:多个单一物或者合成物集合在一起构成的聚合体(如企业的全部机器设备)。集合物也可成为物权的客体,如动产浮动抵押的规定即是以集合物作为抵押担保。对集合物而言,其所有权仍然存在于构成集合物的每一个物之上

【注意】当集合物以一个整体作为权利义务标的时,只产生一个所有权

9.有主物与无主物

(1)有主物:是指所有权人明确的物

(2)无主物:是指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所有权人或所有权人不明的物

10.定着物与附着物

(1)定着物,是指固定于地上或地下、不能移动的物,定着物不是它所定着的物的一部分,也不是从物,而是独立的物(属于不动产)

(2)附着物,是指附着于其他物上、可以与所附着之物分离,但分离之后不能正常发挥其用途的物(有的是动产,有的视为不动产)

11.特殊种类的物

(1)货币

货币的所有权与占有不能分离,占有货币的人即被推定为货币的所有权人

(2)证券

①广义的证券,是指在特制的专用纸单上记载一定的文字,表明一定财产权利或法律事实的书据。包括:票证、证书、单据、特种格式合同书、有价证券

②狭义的证券,仅指有价证券,包括票据(本票、汇票、支票)、债券(公债券和企业债券)、股票、提单

THE END
1.法律可以分为几大类我国的法律分类:四大部门,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1、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另一类是程序法,即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骤的法律。2、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另一类是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条例等。3、经济方面:实体法主要有税法、产品质量法等https://www.64365.com/tuwen/gjzoj/
2.法和法律的概念法的本质和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2.法律的概念 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加区分的必要,法指前面所讲的特殊的规范体系,而法律则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 决定。 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286
3.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分类法律体系 30:30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分类 27:48 播放中 法律行为的效力(1) 34:10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效力(2) 32:37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效力(3) 32:38 立即学习 代理(1) 31:54 立即学习 代理(2) 40:07 立即学习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 14:30 立即学习 仲裁(1) 42:12 立即学习 仲裁(2)https://www.acc5.com/course/course_14740/learn/lesson_91461/
4.法学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现在世界上关于法的定义五花八门,有几十种之多。对法律是什么的回答既体现不同的价值观,也体现不同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法的以下几个基本特征。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04-02/29/content_337831.htm
5.《法规》高频考点:法的特征和分类法的特征 1.规范性;(范):可为,勿为、应为 2.国家意志性;(意) 3.国家强制性;(制) 4.普遍性;(遍) 5.程序性。(程) 记忆技巧:惩(程)治(制)一遍(遍)嫌疑(意)犯(范) 我国法的分类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https://www.med66.com/zhiyeyaoshikaoshi/guanlifaguifudao/zh2303137515.shtml
6.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1. 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2. 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二)法律部门及其划分1.法律部门的概念 2.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7.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8篇(全文)(一)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行政法的概念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bqy958k.html
8.法律的特征有哪些法律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的规范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种规范性体现在法律对人们如何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可以怎样行为(授权性规范)、必须怎样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394531230971505140.html
9.地役权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四)法律特征与分类 1、法律特征 地役权是一种他物权中的用益物权,属于定限物权,其主要法律特征表现: (1)地役权是存在于他人土地之上的权利。地役权的客体通常是土地,并以该土地附属于他人所有或使用为要素。地役权的成立,以有两块土地为必要,享有地役权的土地叫“需役地”,供使用的土地叫“供役地”,需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12/id/1526193.shtml
10.安全生产月交通违法行为概念分类特征及认定的4大基本原则!(四) 根据行为方式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行为方式来分,即按交通参与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范的方式来分,可以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分为作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不作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作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主体不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不作为义务的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606903446576851837.html
11.西北师范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23年考研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一、行政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三、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四、行政法学 第二节行政法的渊源 一、行政法渊源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第三节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9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