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法律事实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

按照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

1.含义

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2.种类

根据事件的起因可以分为绝对事件、相对事件。

(1)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

例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或生老病死、意外事故。

(2)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事件。

例如:社会革命、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事件的出现都是不以人们(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注意】出题时经常将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结合在选择题中考查。

2.法律行为的分类

(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应受惩罚的行为。

【提示】不是只有合法行为可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2)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是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3)(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是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

(4)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这是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所作的分类。单方行为,是指由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行政命令等;多方行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方法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等。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行政法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将法律规定的相关制度具体化,是对法律的细化和补充。 国务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了大量行政法规,包括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等各个方面,对于实施宪法和法律,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分哪几种类型法律可以分为多个类型,这些类型涵盖了不同的法律领域和规范对象。以下是对法律分类的详细解答: 一、按照法律部门划分 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法律部门还包括与宪法实施相关的法律规范,如选举法、代表法等。 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0c483f5fd64568001012
3.法律渊源的分类主要包括()根据《国家能源集团调度规程》规定,度机构人员参与群组工作交流、信息沟通时,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保密规定,不得谈论、发布( )信息。 A. 调度 B. 工作 C. 企业 D. 涉密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根据《国家能源集团调度规程》规定,子分公司应及时汇报重大报警信息或影响正常安全生产运营工作的异常情况,并在( https://www.shuashuati.com/ti/a8d974f352244925a17eaa69731e78c6.html?fm=bd7a4915e0de850fb0dbaa09a100089111
4.法律的分类有哪些?法律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1.按照法律的性质分类:包括公法和私法两种。公法是指国家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私法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民法、商法、劳动法等。2.按照法律的形式分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3.按照法律的效力分类:包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30522155853.shtml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和法规;⑦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⑧军事法规等等. 三、法律的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可分为(5类法):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法律规范的分类律师普法2、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者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与非确定性规范。其中,非确定性规范包括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 法律规范终止生效的时间通常有: 1.新的法律公布实施后,原有法律自然失去效力https://www.110ask.com/tuwen/6996730592563521702.html
7.法学的分类但根据通常的认识,对中国法学一般作如下的分类较妥:(1)理论法学,包括法学基础理论(法理学)、法哲学、法社会学、比较法总论、现实法理论(包括立法学、法律解释学等)、法律控制论(法制系统工程)等;(2)法史学,包括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外法律思想史,法学史等;(3)国内部门法学,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劳动法学https://baike.sogou.com/v175683067.htm
8.简析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分类特点内容与实施路径/徐凤林最近,笔者就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分类、特点、内容与如何完善劳动法律制度的方法路径进行了法理探析,撰文如下,可商榷与指正。 一、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法理分类 类型一: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 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最基础的法律制度。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是劳动者提供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5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