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程主题是—民营医院法律尽调要点详解。这里我先给大家说一下本次课程的讲解思路,尽管医疗行业比较特殊又比较复杂,医院内项目法律尽调就会有比较多特别的地方,但是法律禁调的方法和程序和普通的股权投资类项目基本相同,所以在此不会对程序和方法进行讲解。
这次课程我将会从医院主体资质、医保资质、医师资格、特殊科目资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医疗制剂、资产权属和违法担保等八个方面进行一个讲解。因此,本次课程会更偏向于医疗行业的知识和法律规定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次内容课程比较长,如果各位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任何疑问的话,可以在梧桐课程页面进行留言,我在收到问题清单以后统一进行回答,并由梧桐小助手反馈给各位同学,接下来开始正式的讲课。
当然,这只是法律上的规定,每个地方它在实操中会有一些差异,现在有很多的地方,它的卫生主管部门是要求每年都要效验一次。因此我们在法律禁调过程中,是需要向当地的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一个咨询,明确一下它实操中效验的期限,由此来判断医院它的执业许可证的效验工作是否准时完成。因此,在这一部分的尽调过程中的注意点,第一,需要核查执业许可证是否已经合法取得了,是否已经完成了定期的效验;第二,如果医院存在执业许可证上面载明的内容有变更的情形的话,那么是需要核查相应的变更手续是否已经完成;第三,医院是否是按照执业许可证载明的业务范围开展诊疗业务,核查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医院的实际诊疗业务范围,不是说法律人员单独做就可以了,因为这个会涉及到有一些隐性的一些业务范围,所以我们会需要与业务和财务尽调人员进行一个配合,然后采取可能说实地走访医院、查看科室和科目的设置、抽查病历、核查财务凭证、抽查社保报销记录等一些方式来确定医院的实际的诊疗范围,然后再来核查一下他的诊疗范围是否与执业登记许可证上面的载明一致,是否有违法行医的情况。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医院等级的划分问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任何医院不分背景、不分所有制都需要进行分级、分等。我国是将医院分为了三级十等。我们对医院行等级划分,它的意义主要是说对医疗资源进行一个更好的配置。大家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和复杂程度、费用标准可以选择更适合我们的医院进行一个诊疗,就不必要说大家都扎堆去名气更大、最好的那些医院进行治疗。但是不同等级的医院,他的收费标准和医疗资源配置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以四川省出台的规定为例,如果一个医院要申请甲等一等的话,那么是分别应该在每年的4月和8月期间提出申请,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申请的话,是会被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补办,如果限期不补办的话,那么则视为放弃评审,它的等级证书到期后将自动失效,医院就不得再继续使用该等级证书等级就被视为同级五等,比如说以前评的是一级甲等,那么现在就会变成一级五等。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医院重新申请评审,它的等级评结果不会超过它原有的等级,所以医院他在定期接受评审这个事情就会比较重要。如果说没有及时完成医院的评审工作的话,那么它可能导致医院等级出现问题,甚至出现调等的情况。
接下来讲解一下医保机制的问题。首先要给大家明确一点,取得医保资质不是开设民营医院的必要条件,医院可以不具有医保资质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民营医院它是比较难获得医保资格,国家对于这一块的态度一般都是说医保报销是要优先满足公立医院的需要,所以民营医院会比较难获得医保的资质,而且民营医院就算获得了医保资质,他可以使用的医保的药品和医疗项目也是由国家规定的,比如说民营医院它是专科医院,而且他的主要业务并非医保项目的时候,那么他在申请医保资质的时候就会被卡的更严一点。
因此,就会出现一个情况,民营医院是否能够拿到医保资质,主要还是看社会关系。比如说你关系比较硬,那么你能够争取到医保资质的难度就会更低,而且能够争取到的医保报销的额度也会更高一点。
医保的分类。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医保从参保对象来说分为以下四类,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新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铁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职工医保和城市居民医保大家都比较熟悉,针对城市户口或城市居民的一个医保,我们平时上班所说的医保就是指这一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是针对农村居民,多见于乡镇的医院、诊所、卫生服务站等一些机构;铁路职工主要是针对铁路系统的职工的医保。这几者的医保待遇是不一样的,这里我们不做展开,感兴趣的朋友你们可以自行查阅一下当地的医保政策。
从地级方向来也可以划分为几等,有省医保、市医保、区医保、县医保和农村新农合。不同的地级级别医保针对对象、报销标准和报销范围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省医保就一般只是在省会城市才会有,而且针对的是省单位职工的医疗保险它报销的金额更高,而且自费比例更低,咱们一般平时所说的某些机关单位的他的那些职工的报销就可能就是省医保。
上面这几种医保在结算的时候是需要分开结算的,使用不同的结算系统造成的资源上的浪费。因此,现在全国要统一医保政策的呼声比较高,也有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了这个政策。那么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医院都可以有上述所有类型的医保报销资格,答案是否定的。医院取得医保资质的时候是要具体到每一个类别,比如说你是具体到省医保还是市医保,具体到你是城市职工医保城市居民医保,还是说新农合,一般的民营医院都是城市职工医保和城市居民医保。
然后新农合一般都是在乡镇医院比较常见,铁路职工医保,基本铁路职工医院才会用。关于医保它还有一个异地结算的问题,大家在实际生活中应该都遇到过,比如说我在四川省交的一个医保,那么他可能在外省就不一定能够得到一个报销。目前我们国家是在推行全国医保可以实行异地结算的政策,但是不是每一个具有医保资格的医院都会自动享有这项资格,要想参与该项政策的话,医院是需要向当地医保局进行申请,获得资格以后才可以开通异地结算。
关于医保协议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一下,医保协议都是一年一签,但是不是说一定可都可以续签,比如说医院他在执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说医保协议到期了没有及时续签,甚至可能是社会关系踏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医院会失去医保资格。
第二,关于医保报销的额度,也不是说每一个医院都是一个标准,甚至同一个医院他在不同的年度也有可能有不同的标准,这个都是需要第一看医院的综合实力;第二看他的医院的性质和它的业务构成,第三还是要看医院的社会关系。
关于医保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医保回款,医保回款的模式在实操中一般都是分为门诊和住院两类,它的规则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门诊在使用的时候就会直接从病人的社保卡里面余额直接扣除,而住院手术类项目是需要在计算费用的时候,医保报销的部分先由医院垫付,然后由医院再定期和社保局进行一个对账结算。
但医保从取得资格到回款都存在较多的潜规则,除了之前我给大家说到的,你取得医保资质以及他的回款,这些都可能跟社会关系有关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潜规则就是套社保。什么叫套社保?套社保是指医院利用造假手段骗取医保报销款。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些病人他会和医院合作,然后医院他利用病人的名义开具一些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药品或者做手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病人是不需要掏钱的,这部分的钱是病人自费的,都是由医院他来承担,医院还会给病人一定的好处费。
在整个过程中,那些开具的具有报销资格的药品和一些手术其实并没有实际给过患者。所以相当于是说医院它吃掉了这部分的医保报销的回款,一般住院他的报销金额会比较高,所以套社保的行为主要在住院治疗里会更为常见一些,但是套社保的行为是属于医保局重点打击的内容。这种行为轻则罚款,然后重则吊销你的医保资质和医院执业资质,所以实操中医保局也会定期来抽查医院,然后来核查是否存在套社保的行为。
在实操中民营医院多多少少都会采取一些套社保的行为,但是这个行为核查起来真的非常耗时耗力,一般都是整个尽调团队共同完成。如果尽调需求内容里面没有特别强调这一块的内容,那么我们尽调可以不做,但是一旦民营医院它的收入较大程度都是依赖社保报销的话,比如说像肾病专科医院这一类,因为他肾病专科的话,用到血液透析收费很高,但是它大部分医保是可以报销的,所以像这类医院它对于医保的依赖程度会非常的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他要想去套社保的动力可能会更强。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规定,国家对于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是实行名录管理,它以列举式的一个方式规定了有哪一些科目。目前最新修订版本中是将诊疗科目划分了一级和二级科目,其中一级科目有32个,其中有16个有下设二级诊疗科目一,医院在申请医疗执业许可证的时候,就会根据相应的规则申请诊疗项目,并且会根据审核登记结果进行一个实际职业。
由于特殊诊疗科目比较多,尽调的过程中一般是会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和核查,因此不方便对所有的诊疗科目在这个地方一一给大家进行一个讲解,所以本次课程我们将会分析一下,最常见的特殊科目就是放射科和麻醉科,一般医院它都会有这两个诊疗科目。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他们的资质问题,首先麻醉科和放射科它都是实行的事前审批,也就是说你要先通过审批,然后才能够开始职业。咱们南放射科进行一个举例,医院在设置放射科之前是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在获得了许可证以后,在该科目进行职业之前,医院是应当向核发医疗许可证的卫生主管部门申请诊疗项目登记,登记以后才可以开展放射科业务。
医院是应该向哪一些机关申请资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课件的第26页开展放射诊疗和医学工作的事,应该向省级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需要向社区的市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申请;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事向县级的卫生部门申请办理。同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事,需要向具有高类别审批权的卫生部门申请办理,比如说前面几种业务你都想开展,那么你就是需要向省级的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
第二,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是不得使用被淘汰的产品,而且前述设备和仪表的购置更换重要部件都是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后才可以使用,而且每年是必须检测一次,那么我们在核查放射科的时候,是需要对他的检测记录进行一个翻阅的。
如果医院它要开设麻醉科和精神科等诊疗科目的,是需要像放射科一样做一些前置的审批,通过以后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类药品印鉴卡,只有取得印鉴卡的医院才可以采购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而且并且是只有具有相应处方资格的医师才可以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因此,我们在尽调过程中,如果医院实际上他有使用麻醉类和精神药品作为诊疗手段的话,那么我们是需要核查医院是否已经合法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印鉴卡,而且我们需要核查印鉴卡它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已经完成了定期的效验工作。
接下来要给大家讲一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问题,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课件第30页,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把需要管制的医疗技术以清单的方式进行列明,分为了禁止类和限制类两类。
禁止类技术是指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定的技术,或者是说存在重大伦理问题的技术,或者是说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或者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这样给大家说的话可能大家不是很明白。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克隆技术、代孕技术和医疗目的以外的肢体延长术(增高手术),这些它就是属于禁止类的技术,医院是不可以使用的。国家对于禁止的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是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也就是说它会以清单的一个方式明确列明哪些技术是属于禁止类的。
而我国对于一些需要严格监管的医疗技术,我们称之为限制类技术,或者是说重点加强管理类技术,进行重点管理。其他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则是由医院进行一个自我管理。那么什么是限制类技术?满足下列情形之一就属于限制类技术,第一技术难度比较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比较高的专业要求,需要设置条件的;第二,需要消耗稀缺资源的;第三,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第四,存在不合理临床应用需要加强管理的。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之一,都属于限制类医疗技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像性别重置手术,还有那些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造血干细胞治疗一些血液疾病,这些技术都是属于限制类技术,在实操过程中,一般医院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一些限制类的技术,尤其是比如说一些特殊的器官,涉及到脑部、心脏,还有一些肾脏之类的器官,会有大量的限制类技术。
这个过程中法律人士就需要多向业务人员还有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请教。在医疗技术这个问题的尽调方面,我们只需要把握好,第一,核查医院是否在使用禁止类医疗技术;第二,医院是否有限制类医疗技术,如果有的话医院是否已经合法地完成了备案的手续。
接下来要给大家讲一下医师资格和医疗制剂许可的问题,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课件第34页,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医生需要取得执业医师证或者是说助理执业医师证,并且注册以后才可以正式开始职业。
不同类别的和不同等级的医院对于医师的要求不一样。这里我们以二级医院为例,二级医院它要求医师的配置是说,第一,每床至少配置0.88名卫生技术人员;第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第三至少有三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第四个专业科室至少有一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除了医院等级和类别会对医师配置有要求外,各个科室也会有相应的医师设置的要求,这里我就不给大家举例说明了。因此我们在尽调过程中是需要根据医院的类别、等级、床位数量以及每个科室的设置情况来进行一个综合的一个计算,医师数量以及医师的等级要求。
因此,在尽调过程中我们需要核查医院的实际开展业务的医师取得执业资格证的情况,以及医院是否存在违法用工,因为没有取得执业证的意思是不得开展诊疗业务的。然后我们还需要核查医师的配置和医院的等级、类别、科室、设置等是否相匹配,关于医师这里还有一个多点执业的问题需要给大家讲解一下。比如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知名的医院的那些有名的医生,他们也会在一些小医院提供坐诊服务,这个就叫做多点执业,在核查医院医师情况的时候,是需要对医生的多点执业情况进行一个核查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临床口腔中医医院的执业医师可以申请多点执业,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是不可以的,而且可以申请多点执业的医师,基本都是主治医师以上的级别。
而且多点执业它的原则就是说高级别的医院的医生可以到低级别或是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多点执业,而不得立项选择。它这个的意义主要是说为了一些优质的资源,可以对下一级或是资源没有那么好的医院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但是医生如果想要进行多点执业,那么它是需要进行登记备案的。之前咱们说到医生在取得了医师执业资格证以后,他是需要进行一个登记注册登记注册,它会载明说你目前的职业地点是在哪儿?以及你的职业范围是什么?
一个医生他在多点执业之前已经登记注册的地点,我们称之为第一职业地点。多点执业它有一个要求,就是说你多点执业的执业范围必须和第一执业地点注册的信息一致。比如说你执业地点注册的你是一个外科医生,那么你就不能跑到多点执业机构那边去做外科以外的诊疗业务。
如果多点执业医师没有进行多点执业的登记备案,或者该医师他在实际开展诊疗业务的过程中,超出了第一执业点登记的诊疗服务范围以外的话,这些情况都是属于违法执业。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一下医院处方制剂的问题,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课件的第38页,医院处方制剂它有一个法律上的定义是说医疗机构因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通俗一点讲就是说市面上没有供应,只有这一家医疗机构它有卖的处方制剂,而且是他自己配的,这个就叫我们这里说的医院处方制剂比,如说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很知名的医院,他们会有一些什么自然的药品,就是他们自己研发的处方药,只有在他们这里可以买到,就是我们这里说的这种之计。
但是这个制剂不是说你医院你有水平有那个能力,你自己研发了就可以了的,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医院如果他要使用和配置处方制剂的话,是需要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证书有效期是五年,具有这种证书的医院他才可以自己研制和使用这种处方。既而且可以配制的制剂的范围是严格要按照许可证上面的登记范围来,是不能够超出这个范围的。但是这里就会说,假如说我医院我没有取得制剂许可证,或者是说我有自己许可证,但是我想使用登记以外的那种剂型的话,那么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说我可以向那些具有相应自己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申请、委托他们来帮我配置这种制剂,我直接使用就可以了,这个操作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限制,就是说这种制剂必须是中药类型的西药,就不可以通过委托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且如果你要使用委托配制的这种方式的话,是必须向当地的卫生主管部门部门要提出委托配制的申请的。
接下来要跟大家讲解一下医院实物资产,医院的资产跟普通的资产不太一样的一点,就是说他的那些重要的资产在取得之前基本上都是要通过事前审批,或者是说要通过特殊的采购方式和渠道进行采购。因此我们在核查医院资产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医院实物资产的获得资质问题。医院主要的资产有土地房屋大型医疗设备器械,还有库存药品。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进行讲解。关于医院的房屋和土地,我国民营医院的历史都不长,除非涉及到说之前是由全民所有制或者是国企改制成为民营医院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土地和房屋的船权属核查会比较复杂,其他情况的话,一般民营医院的土地和房屋按照普通项目的进调方式即可。这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说医院它是属于一个特殊的场所,所以需要遵守三同时制度。那么我们在正常核查房屋土地的时候,还应该着重核查一下医院是否完成了消防、环评、职业病防护的验收合格工作,以及是否取得了排污许可证等。
其中要注意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医院业务比较好的话,可能会出现比如说床位不够,或是说科室资源紧张的一个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经常会自己搭建一些建筑,所以我们在核查医院的房屋和土地的时候是必须要进行实地走访的,需要把医院的规划图和它的实际的建筑物进行一个比对。是否有新的搭建的建筑物,如果有新的搭建的建筑物的话,那么需要核查新的建筑物,从建筑规划到最后验收合格,取得产权证的情况,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核查。
关于土地和房屋这部分的核查要点,就是说我们需要核查医院的所有的土地和房屋是否已经合法地取得了产权证明,如果没有取得的,那么原因是什么?目前进展到哪个阶段?是否已经完成了合法的报规报建和各项申请工作?土地和房屋是否存在权利限制,以及它是否存在潜在的纠纷?
我给大家先讲一下大型设备的定义,根据卫生部和发改委财政部于2004年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屏幕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前述管理,但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大型医疗设备它是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类,甲类主要是涉及到放射性诊断,比如说我们常用的PE-CT、治疗(Y刀)、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的大型设备以及500万以上的医用设备以内主要也是放射性诊断,比如说像CT、核磁共振影像诊疗设备,这一类更加小型一点技术难度更为低一点的这种设备,那么不同类别的大型设备它审批机关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甲类大型设备购置是需要国家卫生部批准发放配置许可证,而乙类大型设备购置是需要省级的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法制配置发放配置许可证,因此我们在尽调医疗设备的过程中,是需要核查这个设备是否是属于法律规定的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它是属于大型医疗设备中的甲类或者是乙类,这其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就是说设备它是否是二手的是否为进口的?因为进口的和二手的国家有更为特殊的规定,我们需要根据前面的这些情形来综合的判断设备它的购买是否需要先行取得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
如果需要取得的话,那么我们是需要去核查许可证的文件,或者是说如果他正在申报过程中,那么我们是需要去核查这些申报文件的。在实际操作中,设备的取得方式一般有购买、租赁、赠与和投放等几种方式,咱们先说一下购买。对于一般的医疗设备,他的购买没有前置审批,但是大型医疗设备是需要有前置审批的,就是说我们要先获得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以后,然后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招标。其中如果是说政府拨款资助的设备,那么是必须实行政府采购。
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如果说是以赠与的方式取得医疗设备的问题,赠与的方式核查会比较常规,基本就是核查资产权属文件是否有效,权利人赠与人是否一致,赠与文件是否齐备有效,这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说赠与设备也是需要满足对设备的要求,同时还应该申请获得相应的配置许可证。这一点的话与我们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大型设备的要求基本上是一样的,那么关于赠与的方式我们就不多说,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一个比较特殊的方式,这个方式就叫做是投放。
投放的方式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投放设备,就是说比如说我是一个生产商或者是销售商,我可以把我的那些设备免费给医院用,但是我就一个要求,就是说医院你在使用的过程中,你必须以一个约定的价格从我这个地方采设备所需要的试剂或者是说耗材,而且我一般会对你购买的最低的一个数量和金额会有要求。因此投放设备从权属上来说它并不属于医院,而且这类设备基本上是与中小型设备居多,一般不会出现那种特别大型的医疗设备。
现在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最后一个部分的内容,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说医院违法担保的一个问题。这里我们为什么会提到违法担保?由于医院主体资质它比较特殊,因此国家对于医疗机构的资产是否可以进行担保,它有特殊的规定,从目前主流的说法来说,是认为医院的资产是不能够对外进行担保的。这里面的法律依据是担保法第37条规定,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的资产不得进行抵押。然后在2009年12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住建部的一个请示进行了回复,作出了回复,文件名称叫做是对关于私立幼儿园学校医院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是否能够抵押的请示的意见,这里面的回复意见是同意住建部的观点,及医院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之设施是不能够进行抵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