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一是将立法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不断增强坚持党领导立法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确定的重大立法项目的落实,通过立法及时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三是健全完善坚持党领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好请示报告制度。

(二)坚持法制统一

坚持法制统一,核心要求就是依法立法。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遵循依据宪法精神,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法规规定之间衔接协调、不相互矛盾,同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三)坚持人民主体

在立法工作中坚持人民主体,核心要求就是民主立法。立法工作中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立法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人民通过各种途径有序参与立法,使立法能够更好地体现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四)坚持实事求是

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核心要求就是科学立法。一是立法要准确反映和体现所调整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规律。二是立法必须符合实际。要科学合理地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使法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三是立法要精细化。科学设定法律规范,精准地设计制度,努力做到法律条文能具体的尽量具体、能明确的尽量明确,确保立出来的法站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并将继续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全过程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摘自《履职工作通》)

THE END
1.中国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3、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4、法治原则,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 5、民主集中制原则,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法律依据】 根据《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https://edu.iask.sina.com.cn/jy/iFHryKJKlt.html
2.中国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律师普法3、人权保护原则,人权是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4、法治原则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 5、民主集中制原则是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17351969018846226940.html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 )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实质由( )组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https://www.shuashuati.com/ti/72131824903c44a79c839ae4fdec664c.html?fm=bdc0e8a57785df0c770d81817a12540221
4.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 1.清末预备立宪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的宪法 4.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954年宪法 3.1975年宪法 4.1978年宪法 5.1982年宪法 6.1982年宪法的五次修改 四、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导读: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保险立法,集中体现保险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特征,对各项保险制度和保险规范起统帅和指导作用的立法方针。主要有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保险补偿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https://www.64365.com/zs/1490580.aspx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七、部门法:(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称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八、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 九、法律部门:是由一个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由法律规范构成的. 十、规范性法律文件: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部门法就是由规范性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2009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下文简称为“《司法解释(二)》”)第12条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理论和实务上的做法,将强制性规定区分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4175
8.国际人道法法律法规泸州市红十字会本章重点介绍国际人道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国际人道法主要法律文书一一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国际人道法的新发展,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的关系。 国际人道法是红十字运动创始人将人道思想从伦理学范畴扩大到法学范畴,把中立性概念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变成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并应用于战争或https://www.lzredcross.org/?n3/31.html
9.理论研究郁琳李忠鲜:我国提升营商环境的破产法应对中国应用首先,我国跨境破产规范较为原则性,尽管《企业破产法》第5条明确了法院承认外国破产程序的条件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不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裁定承认和执行”,但是根http://www.hfsaba.com/html/show-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