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际私法基础习题(2)模拟试题司法考试

1.国际私法上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BD)

B.一国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国法律的域外效力同时作用于同一民事关系,法律的域内效力与法律的域外效力产生冲突

D.受案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律的域外效力

2.识别的依据是国际私法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依何种法律进行识别,学者们的主张主要有(ABCD)

A.依法院地法识别

B.依准据法识别

C.用分析法学和比较法的方法识别

D.按不同的情况依据不同的法律进行识别

3.国际私法上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主要有(ABCD)制度°

A.国民待遇B.最惠国待遇C.优惠待遇D.不歧视待遇

4.物之所在地法决定(BCD)

A.外国法人财产清算法律适用问题B.物权客体范围

C.物权的种类和内容D.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5.知识产权转让适用的法律主要有(ABD)

A.当事人选择的法律B.与知识产权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C.法院地法律D.转让人国家的法律

6.我国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有(ABCD)

A.意思自治原则B.最密切联系原则

C.强制适用中国法原则D.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原则

7.国际技术转让合同适用的法律有(ABD)

A.许可人住所地法B.被许可人住所地法

C.许可人国籍国法D.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8.对婚姻实质要件法律冲突,各国采用的冲突规则主要有(ABCD)

A.婚姻举行地法B.当事人本国法

C.当事人住所地法D.以婚姻举行地法或属人法为主兼采有关国家的法律

9.仲裁机构受理涉外仲裁案件时需要审察的事项主要有(ABCD)

A.是否有仲裁协议以及仲裁协议是否有效

B.申请仲裁的争议事项是否属于仲裁协议规定的范围

C.申请仲裁的事项是否属于可仲裁事项

D.诉讼时效是否已经超过

10.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内容包括(BCD)

A.司法文书送达的豁免B.司法管辖的豁免

C.诉讼程序的豁免D.强制执行的豁免

1.属人法是以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居所为连结点的系属公式,主要解决(CD)等方面的法律冲突°

A.物权方面的B.行为地方面的

C.人的能力、身份、家庭财产方面的D.财产继承方面的

2.经冲突规范援引某国法律作为涉外民事案件的准据法,而该国是一个多法域国家,存在区际法律冲突°各国一般采取(ABD)方面确定准据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

A.以法院地冲突规范中的连接点确定准据法

B.按多法域国家的区际私法确定准据法

C.当事人协商确定准据法

D.法院地冲突规范专门针对多法域国家的法律适用规定了应以哪一法域的法律作为准据法

3.我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如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时,首先由法院查明外国法的内容°法院不能确定外国法的内容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明°(ABCDE)

A.当事人提供B.我国驻该国的使、领馆提供

C.该国驻我国的使、领馆提供D.中外法学家提供

E.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

4.国际私法上,排除外国法适用的制度有(ABCD)

A.反致制度B.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C.法律规避制度D.外国法查明制度

5.知识产权具有(BCD)这几种法律特征°

6.“双国籍国民待遇”中的双国籍是指(CD)

A.出版单位的国籍B.销售单位的国籍

C.作者的国籍D.作品的国籍

7.提单的法律职能表现为(ABC)

A.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凭证B.托运人交付货物的收据

C.货物所有权的凭证D.货物所有权转移的证明

8.船舶碰撞的法律适用,各国一般主张适用(BCD)

A.当事人国籍国法B.碰撞发生地法C.法院地法D.船旗国法

9.对夫妻财产关系法律冲突,各国采用的冲突规则主要有(ABC)

A.意思自治原则B.属人法

C.最密切联系的法律D.婚姻登记地法

10.我国法律规定司法协议的内容包括(ABC)

A.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的送达B.调查取证

C.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D.协助当事人之间进行和解

1.物之所在地法解决与物权有关的法律冲突,具体说来,物之所在地法(ACD)°

A.决定物权客体的范围B.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

C.决定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与区分D.决定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2.识别可以基于以下(ABC)原因产生°

A.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赋予了不同的性质

B.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划归不同的法律范畴

C.与案件有关国家之间,一国法律上的概念是另一国家法律上所没有的

D.受案法院法官对同一事实情况依与案件有关国家的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3.外国法的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仍不能查明,各国采用的解决方法有(AD)

A.以法院地法代替应适用的外国法B.法院强制性要求当事人之间和解

C.以权威学者的学说作为判案依据D.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

4.一国法人到外国进行经济活动,须经外国认许°各国采用的认许制度有(ABCD)

A.特别认许制B.一般认许制C.相互认许制D.分别认许制

5.对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各国作了不同的规定°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可以(ABCD)

A.适用知识产权原始国法律B.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律

C.适用行为地法律D.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上述A、B、C

6.涉外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主要有(ABD)

A.意思自治说B.客观标志说

C.合同自体法说D.最密切联系说

7.国际许可证协议根据许可人授予被许可人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ABCD)

A.独占许可证B.排他许可证

C.普通许可证D.可转让许可证

8.航空器发生碰撞,各国一般主张适用(ABCD)

A.被碰撞一方航空器登记地法

B.受害一方航空器登记地法

C.被碰撞一方也有过失时,适用法院地法

D.碰撞双方的航空器在同一国家登记,可适用其本国法

9.我国加入《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提出的保留有(AD)

A.商事保留B.民事保留C.协议保留D.互惠保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法院享有专属管辖的案件有(ABCD)

A.不动产纠纷案件

B.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的案件

C.遗产继承纠纷案件

D.中外合资企业合同、中外合作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案件

1.《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确立的著作权保护原则有(ABCD)

A.国民待遇原则B.自动保护原则

C.独立保护原则D.最低限度保护原则

5.我国法律规定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ABC)

2.我国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时对公约(BC)作出保留°

A.第1条第(1)款(A)项B.第1条第(1)款(B)项

C.第11条D.第12条

3.在下列选项中我国法律将其视为侵权行为地的有(AB)

A.侵权行为实施地B.侵权结果发生地

C.侵权行为预谋地D.与侵权行为有关的地方均作为侵权行为地

4.我国法律禁止其与外国人结婚的公民有(ABD)

A.现役军人、公安人员B.外交人员、国家机关机要人员、掌握国家重大机密的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正在接受教养和服刑的人员

A.中央机关送达B.邮寄送达

C.司法官员直接送达D.案件关系人直接送达

2.统一实体规范是指在(CD)中规定的用来确定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规范°

A.国内立法B.国内判例C.国际条约D.国际惯例

4.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现在,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已扩展至(ABCD)

A.外国自然人B.外国法人C.外国船舶D.外国物品

6.《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原则有(ABCD)

A.国民待遇原则B.优先权原则

C.强制许可原则D.独立性原则

8.侵权行为之债的准据法,世界各国主要适用(ABCD)

A.侵权行为法B.法院地法

C.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D.与侵权行为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10.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有(ABCD)

A.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

B.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双边协定

C.互惠原则

D.我国国内立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责编:八月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程序

来学宝典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浦东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18号众城大厦15D

静安公司: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547号联通国际大厦C幢902室

THE END
1.我国法律规定一时抗辩权有几种在我国抗辩权是对抗权利人主张的重要法律手段,抗辩权多数产生于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抗辩权的分类有很多,其中可以分为一时抗辩权和永久抗辩权,那么我国法律规定一时抗辩权有几种?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时的抗辩权有哪几种 一时抗辩权一般有以下几种: 1、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https://mip.66law.cn/laws/413736.aspx
2.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3.法律基础知识概览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11.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我国法律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最长期限是()个月。(2.5分) A.6 B.12 C.18 D.24 12.国家创制法的方式有()。 A.制定和认可 B.照搬外国法 C.模仿 D.借鉴 13.用人单位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5591
4.《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修改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所以目前有学者提出,对于非法人社团的管理可以采取备案制的思路。[19]同时不少地方,例如我国山东、安徽、新疆的部分县市在实践中已经有所尝试。这些制度创新一方面反映了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制度创新存在法律空间。 虽然备案制依然没有能够在根本上解决非法人社团问题,但是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结社需求与过于苛刻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50.html